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逆

小逆

①出《伤寒论》,在治疗上犯了较小的差错。②运气学说术语,见《类经图翼》。五运与六气合参时,如果岁运与司天之气在五行属性上为母子关系(岁运为母,司天之气为子),则称“小逆。”如壬子年木气主运少阴君火司天,木生火,岁运生司天之气,故该年运气属小逆。小逆之年,气候将较为反常。

猜你喜欢

  • 苦龙胆草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金龙胆草,详该条。

  • 七表脉

    脉象分类之一。《脉诀》把二十四脉分为七表、八里、九道三类。七表即浮、芤、滑、数、弦、紧、洪七种脉。

  • 老虎爪

    见《河北药材》。为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 直阳之脉

    即督脉。《素问·刺腰痛论》:“刺直阳之脉上三痛,在蹻上郄下五寸横居,视其盛者出血。”张志聪注:“直阳之脉,督脉也,督脉总督一身之阳贯脊直上,故曰直阳。”

  • 衰者补之

    治则。即虚者补之。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对虚弱机能衰退的病证用补益的方药治疗。补有峻补、缓补,峻补剂大力强,用于大虚之候,非大剂补药不能挽回者,如回阳用参附汤,产后亡血用十全大补汤之类。缓补是缓缓调

  • 白洋参

    见《昆明药用植物调查报告》。为土党参之别名,详该条。

  • 蓄水证

    太阳腑证之一。详伤寒蓄水证条。

  • 胡本草

    书名。见《新唐书·艺文志》。7卷。唐·郑虔撰。《本草纲目》称本书所收“皆胡中(泛指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以及西域地区)药物”。已佚。

  • 血瘀崩漏

    病证名。属崩漏证型之一。多因经期、产后、余血未尽,或挟外感,内伤,以致瘀血停滞于内,冲任失调,瘀血不去,新血难安,血不归经发为崩漏。症见阴道突然出血,量多不止,或血量虽少而淋沥不断;色紫黯有块,小腹疼

  • 病名。亦称痃气。①指腹部两侧筋脉扛起急痛的疾患。《太平圣惠方·治痃癖诸方》:“痃者,在腹内近脐左右,各有一条筋脉急痛,大者如臂,次者如指,因气而成,如弦之状,名曰痃气也。”《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