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儒要语
九卷。明王化振(生卒年不详)编。王化振字宇春,滁州(今属安徽)人。万历三十七年(1609)举人。官至户部主事。周汝登的门人。此书是节录诸儒学家的语录,编次而成。于宋代则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而外,只取陆九渊、杨简二人。明代则取薛瑄、罗汝芳、周汝登三人而已。其宗旨不出于姚江一派。
九卷。明王化振(生卒年不详)编。王化振字宇春,滁州(今属安徽)人。万历三十七年(1609)举人。官至户部主事。周汝登的门人。此书是节录诸儒学家的语录,编次而成。于宋代则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而外,只取陆九渊、杨简二人。明代则取薛瑄、罗汝芳、周汝登三人而已。其宗旨不出于姚江一派。
①八卷。清胡元郎纂修。胡元郎字丘溪,安徽桐城县人,雍正六年(1728)拔贡,十年(1732)任天镇知县。按天镇旧志,为雍正七年(1729)邑令陈际云创修,书成未梓,仅有抄本二帙。乾隆四年(1739),
不分卷。清刘文淇(详见《左传旧疏考正》)撰,子毓崧(1818-1867)、孙寿曾(1838-1882)续撰。文淇祖孙三代都是著名经学家。毓崧字伯山,一字松崖,道光二十年(1840)优贡生。传父《左传》
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金福曾、顾思贤修、张文虎等纂。金福曾,吴江县令,光绪初年知事南汇县,曾主修《吴江县续志》等。张文虎,本邑人,纂有《重修奉贤县志》等。此志首卷为序文、凡例、诸图;卷一志疆域,
无卷数。清陆文籀撰。文籀字周篆,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书首有自序及例言。题曰“四书典故通考”,实止于《论语》。注四书者多详于义理,略于典故,或间及之,也不如他经详博。周柄中《四书典故辨正》颇审核,但
二十卷。明孙维明撰,其子孙越续成。维明字克晟,江苏江宁人。该书多取宋元以来诸说,而不太考究古义。每节之下都敷衍语气,如同坊间讲章之式。孙越补入的各条以及引述其父之言,都有标志,但也没有什么深意。《四库
十卷。明谢铎、黄孔昭同编。谢铎,字鸣治,天顺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兼国子监祭酒,谥文肃。黄孔昭字世显,天顺进士,官至工部侍郎,谥文毅,事迹见于《明史》本传。谢铎、黄孔昭皆为天台(今属浙江天台县)人。《赤城
四卷。宋冯时行(约1131前后在世)撰。冯时行,字当可,号缙云,恭州壁山(今四川巴县)人。生卒年不详。宣和初进士。绍兴五、六年间为丹稜令。以奉礼部召对,力言和议不可信,忤秦桧,出知万州,不久罢职。桧死
三十二卷。清汪有典(生卒年不详)撰。有典字起谟,一字订顽,安徽无为人。该书记明代忠义之士,仿太史公司马迁列传体,取名《史外》。书中所记,大半为正史所末及。议论激切,记载详慎,惟稍嫌冗杂,卷二十八标题布
三十八卷。王掞、张廷玉等奉敕撰。康熙三十八年(1699),礼部尚书王掞、礼部右侍郎张廷玉等奉敕撰《春秋传说汇纂》,至康熙六十年始成。康熙《御序》云:“朕于《春秋》独服膺朱子之论。朱子曰:‘《春秋》明道
五十三卷。清圣祖仁皇帝御定《律历渊源》第二部。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清圣祖),爱好数学与天文,在他晚年接受了泰州进士陈厚耀“请定步算诸书以惠天下”之谏,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下诏开蒙养斋,并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