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林

易林

十六卷。汉焦延寿(生卒年不详)撰。焦延寿字赣,梁(今河南商丘)人。初以好学得幸于梁王,学生而为郡吏,察举补为小黄(今河南开封东北)令。曾从孟喜学《易》,授于京房,故其事附于《汉书·京房传》后。又宋代黄伯思《东观余论》以为其名赣,字延寿,与史不符。后汉《小黄门谯君碑》称焦延寿之后裔,疑其为谯姓,但史传无不作焦,汉碑本多假借通用,如“欧阳”之作“欧羊”者不一而足。至于旧本《易林》首有费直之语,称王莽建信天水焦延寿,其词盖出于伪托。按治《易》于象数之中别有占候一派,实自焦延寿始。其《易》著除此《易林》外,又有《易林变占》十六卷,并见于《隋书·经籍志》。《易林变占》久佚。此书内容是以一卦变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又通变为四千零九十六卦,各系以辞,皆四言韵语,与《左传》所载的“凤凰于飞,和鸣锵锵”相似。专以卦变、纳甲、飞伏等说讲阴阳灾变、吉凶福祸而不及人事义理。此书对后世的影响历代不衰,凡占卦术士皆以此为本。关于《易林》是否真为焦延寿所作,后世人也曾怀疑,如《汉书·艺文志》所载《易》十三家,蓍龟十五家而不及焦氏,《隋书·经籍志》始录于五行家中。清代顾炎武曾说,《易林》疑东汉以后人伪托,焦延寿在宣、昭之世,《左传》尚未立学官,而《易林》引《左传》语甚多,又往往用《汉书》中事,如“彭离济东,迁之上庸”,事在武帝元鼎元年;“长城既立,四夷宾服,交和结好,昭君是福”,事在元帝竟宁元年等等。今人钱钟书先生《管锥篇》对此也多有评论。此书有《汉魏丛书》本、《津逮秘书》本、《四库全书》本、《学津讨原》本等。

猜你喜欢

  • 神器谱

    五卷。明赵士桢(1554-?)撰。赵士桢,字常吉,号后湖,乐清(今属浙江)人。累官文华殿中书舍人。喜谈兵,精于火器研制。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赵士桢东嘉神器谱四卷”,即为此书。今存赵氏《神器谱续》

  • 钟鼎字源

    五卷。清汪立名(生卒年不详)编。立名号西亭,婺源(今属江西)人,官工部主事。此编成于康熙丙申(1716年),其自序称:“金石虽皆传自三代,而铭器与篆碑之文,不容相同,乃专采钟鼎文,依今韵编次为五卷。其

  • 近体乐府

    一卷。宋周必大(1126-1204)撰。必大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授徽州司户参军,淳熙年间累官至右丞相。有《玉堂杂记》,已著录。此编共

  • 长治县志

    ①八卷。清于公胤、姜宣纂修。于公胤字星沙,湖南善化县(今长沙)人。副贡生,顺治十八年(1661)任长治县知县,后升刑部主事。姜宣字西岩,湖北武昌县(今属武汉)人,进士出身,康熙八年(1669)任长治知

  • 曲洧旧闻

    十卷。南宋朱弁(?-1144)撰。朱弁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朱熹族叔祖。朱弁在太学时,即以诗文见重于晁说之。建炎元年(1127)奉诏使金,为金拘留,金人迫仕伪齐,誓死不屈,被留十

  • 韩魏公家传

    二卷。作者不详。记宋大臣韩琦事迹。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以为是其家所传;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则认为是韩琦子忠颜所撰。又《直斋书录解题》和《宋史·艺文志》均作十卷,传世明、清刊本及《韩魏公集》中所录亦为

  • 尚书说要

    五卷。明吕楠(详《周易说翼》)撰。《尚书说要》一书,为吕楠与其门人论说《书经》之语,其后编次成帙。是书之说,大多采自前人,与蔡沈传注时有不同,并间出己意。其中亦难免臆度无据之辞。有明抄本,今藏上海图书

  • 考古文集

    二卷。明赵撝谦撰。赵撝谦,原名古则,字撝谦,以字行。浙江余姚人。幼孤贫,寄食山寺。长大后,与诸名人游,博究六经百事之学,人称“考古先生”。著有《六书本义》。《明诗综》引黄宗羲之言,称:“其诗集名《考古

  • 游桃花源记

    一卷。清李澄中撰。李澄中,字渭清,号渔村,诸城人。康熙时举鸿博,授检讨,著有《卧象山房集》、《滇程日记》等书。此记康熙二十九年(1690)秋,云南典试后,回道桃源,游之所作。桃源山在桃川宫东,距常郡不

  • 碧琅玕馆诗钞

    四卷。《续诗钞》四卷。清杨光仪(生卒年不详)撰。杨光仪字香吟,号碧琅玕主人,天津市人,道光至光绪年间人。事迹不详,曾教授弟子,讲课之余吟咏不缀,时与人论于诗,他认为:“诗以理性情,虽偶尔唱酬,亦必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