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上蔡语录

上蔡语录

三卷。宋谢良佐(1050-1103)语。谢良佐字显道,上蔡(今属河南)人。元丰进士,宰应城县。建中靖国初,召对,忤旨而去。后盐京西竹木场,因口语有失下狱,废为民。良佐记性甚强,对人称引前史,不差一字。与游酢、吕大临、杨时称程门四先生。著有《论语说》。其学派以仁、天理为主体,掺杂禅学思想,讲究修身养性。宋胡安国、曾恬收集他的讲学谈话,为《上蔡语录》。今本三卷,为朱熹所删定。是书成于绍兴二十九年(1159)。朱子《后序》说,初得括苍吴任写本一篇,皆曾天隐所记。最后得胡文定公写本二篇,凡书四篇,以相参校。胡氏上篇五十五章,记文定公问答;下篇四十九章,版本与吴氏本略同,然时有小异。因其旧定为二篇。有失本旨,以至毁谤程氏以助佛学的篇章一律删去。而得先生遗语三十余章别为一篇。共定为三篇。后乾道戊子,重为编次,又以良佐与安国手简数条,定为今本。良佐之学,以《近思录》为要,其论足以启发后进。唯才高意广,不无过中之弊。故《语录》云,看道理不可不仔细。程门高弟如谢上蔡、游定夫、杨龟山,下梢皆入禅学去。又云,上蔡《观复斋记》中说道理皆是禅底意思。又云,程子诸门人,上蔡有上蔡之病,龟山有龟山之病……。其论皆颇以良佐近禅为讥。然良佐作《祠记》则又云,以生意论仁,以实理论诚,以常惺惺论敬,以求是论穷理,其命意皆精当。而直指穷理居敬为入德之门,尤得明道教人之纲领。乃深相推重,良佐之学,醇疵相半。朱子于《语录》中举其疵;于《祠记》中举其醇。似矛盾而非矛盾,合而观之,良佐之短长可见矣。

猜你喜欢

  • 书目答问

    不分卷。清张之洞撰。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河北南皮人,著名目录学家。同治二年(1863)一甲三名进士,官至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军机大臣。卒后,谥文襄。该书为其督学四川时,令其幕

  • 博野县志

    ①四卷。清王国泰修,刘声等纂,韩维基续纂。王国泰,字开先,辽东益州人,曾任博野县知县。韩维基,字只君,山东淄川人,曾任博野县知县。《博野县志》康熙十五年(1676)刻本,共四卷。卷一,疆域、沿革、星野

  • 周易观象

    四册。清蒋绍宗撰。绍宗字湜庐,吉林长白县人,嘉庆举人,官至湖南石门、沪溪、浏阳等县知县。此书系其官湘潭时所著,不分卷数。书前有河图、洛书、小横图、大横图、先天图、圆方之图、后天图。分上下经、上下系、说

  • 毛诗遵朱近思录

    二卷。清宋在诗(生卒年不详)撰。在诗字雅伯,解州安邑(今山西安邑县)人,康熙辛丑(1721年)进士,官至鸿胪寺少卿,是编自序曰:“孔曾思孟之说诗,不泥本旨、断取义,偶指其一章一句,皆足为箴铭鉴戒,得此

  • 类经

    三十二卷。明张介宾(1563-1640)撰。张介宾字景岳,又字会卿,别号通一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年时随父游历京师(今北京),求学读书,拜名医金英(金梦石)学医、尽得其传。壮年投笔从戎,遍历我国

  • 春秋握诚图

    不分卷。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辑。该书是《春秋纬》之一,又名《春秋纬握诚图》。诚为天道,王者应该掌握,有图相配,故名《握诚图》。其中载“刘媪梦赤鸟如龙戏己,生执嘉”(《史记·高帝本纪》正义引),

  • 凤凰厅志

    二十卷,首一卷,清黄应培修,孙均铨、黄元复纂。黄应培,字竹庵,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举人,道光元年(1821)任凤凰厅同知。孙均铨,字秋崖,辰谷人,进士,曾任永顺府学教授。黄元复,字柳桥,浙江仁和

  • 竹书纪年补证

    四卷。清林春溥(1775-1862)撰。春溥字立源,号鉴塘,福建福州人,一说闽县人。嘉庆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任编修、教习庶吉士、文渊阁校理等。后讲学于南浦、鹅湖、鳌峰十九年,对儒家经典著作和中国古

  • 黄元龙诗集

    八卷。《附尺牍》二卷。明黄奂(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黄奂,字元龙,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著有《元龙小品》等。其诗意力主独创,而失之生硬。集中诸体皆备,独无七言律诗。因流俗唱和,多用七言诗,故黄奂

  • 四书类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论语》、《孟子》原各为书,《孟子》至宋代取得经的地位,得与《论语》并立。宋人又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与之相配。宋淳熙年间,朱熹作《四书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