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营口直隶厅

营口直隶厅

清末民初地方建置。位于辽河下游东岸,境域南北平均约90里,东西平均约80里。南与东南至盖平县界,东北至海城县界,西北至盘山县界。古为营州地。夏、商属青州。战国至汉属辽东郡。南北朝为后魏所据。隋入高句骊。唐为安东都护府地。辽置耀州,隶海州。金为东京路辽阳府所属。元属辽阳路。明隶辽东都指挥使司,置海州、盖州卫。清初属盛京将军(旋称奉天将军,后改东三省总督,设奉天府)。同治五年(1866)设营口海防同知。光绪三十四年(1908,《清史稿》作宣统元年,1909),改营口直隶厅,辖海州,盖州附近营口地方直隶行省。清末民初,境内有汉、满、蒙、朝鲜等族居住。

猜你喜欢

  • 弟史

    西汉时乌孙公主。肥王※翁归靡长女,汉※解忧公主生。宣帝地节元年(前69)左右,奉母命至长安学鼓琴,随汉侍郎乐奉过龟兹,为其王绛宾所爱,被取为妻。元康元年(前65),偕绛宾进京朝觐,获赐紫绶、车骑、旗鼓

  • 博布

    门巴族妇女服饰。门巴语音译,意为“披挂在背部的整张毛皮”。相传唐代文成公主入藏时背披毛皮,当地妇女竞相仿效,后相沿成俗。一般为牛犊皮,岩羊皮或麂子皮等,以周围有白毛者为佳。民间以为妇女出门必须披挂此物

  • 杨轨

    ?—400十六国时期后凉大臣。略阳(治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吕光时为后凉后将军,镇守西平(今青海西宁)。曾以扬武将军职随吕纂征伐西秦等。东晋隆安元年(397),被郭黁、张捷等推为盟主反后凉,自称大将军

  • 安尧臣

    明代贵州土司。又名陇澄。彝族。明贵州水西宣慰使※安国亨之子,※安疆臣之弟。先入赘镇雄土司,改姓陇,取名澄。从征播州、叙州有功。后阴助永宁宣抚使奢效忠之妾奢世续与其妻奢世统争印仇杀。奉命回水西。万历三十

  • 阿史那苏尼失

    ?—634唐代东突厥汗族。阿史那氏。※启民可汗母弟。始毕可汗(608—619年在位)时,任沙钵罗设,有属众5万帐,游牧于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西北。颉利可汗(620—630年在位)时,立为小可汗。贞观

  • 不亦鲁黑罕

    ①见“不欲鲁罕”(270页)②见“梅禄”(1979页)。

  • 富贵城

    鄂尔浑回鹘汗国古城。故址位于今蒙古国境内色楞格河上源大乌拉附近。公元8世纪中叶回鹘※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磨延啜时建。据考古发掘报道,城呈正方形,长、宽、各260米。四周城墙下宽上窄,高3米,以土石构成。

  • 元应昌路故城遗址

    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里诺尔西南约2公里处。元至元七年(1270)修筑。名为应昌府。二十二年(1285),改应昌路。由于世为鲁王及鲁国大长公主等居地,故被称为鲁王城。城墙用土夯筑,呈长方形,南北长约

  • 披袍仡佬

    古族名。又称披袍革老。以穿着贯首披袍而得名。族称始见于清代。分布在贵州镇宁、平远(今织金县)、水城、施秉、黎平等地。男女皆穿短衣,外披一袍,方而阔,无领,无袖,洞其中,以首贯之,前短后长。妇女以青线扎

  • 朵思麻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下朵”。元代史籍中对藏族聚居地区的译称。又译脱思麻、秃思马等。包括今青海、甘肃等省藏族地区。元于此设吐蕃等处(又称朵思麻)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置驿站13以通乌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