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徕宁城

徕宁城

古城名。又名喀什噶尔汉城。位于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回城西北2里许,临喀什噶尔河。乾隆二十七年(1762),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永贵奏建。城周2里5分,高1.4丈。设四门:东承恩、西抚羌、南彰化、北辟远。驻参赞大臣。三十年(1765),参赞大臣移居乌什,设办事、协办大臣各1人。有满营、锡伯营、绿营兵等驻防。三十六年(1771),乾隆赐今名。五十二年(1787),城内置有仓库、衙署、兵营、万寿宫、关帝庙等建筑,商旅骈居,壮丽繁华,为新疆重要都会。道光六年(1826),以张格尔叛乱,城被焚毁。八年(1828),扬威将军长龄别于其地附近建新城,名“恢武”。城周8里6分,于东、南、北各建一门。仍为参赞大臣公署。后为阿古柏占领。光绪三年(1877),喀什噶尔收复,辟为直隶州驻地。二十八年(1902),新疆设郡县,改为疏勒府驻地。

猜你喜欢

  • 云南回民起义

    清咸同年间云南回族人民反清起义。***战争后,清政府对云南回民歧视、压迫日甚,滇西他郎(今墨西)南安(今双柏)屡次发生汉族恶霸强夺回民厂矿事件。道光二十三年(1843)、二十五年在永昌(保山),咸丰四年

  • 若干凤

    西魏、北周大臣。字达摩。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人。其先世原居漠北,与鲜卑拓跋氏俱起,以部落名为姓。西魏司空※若干惠子。少深沉,有识度。大统(535—551)末,袭父爵长乐郡公,尚宇文泰女。西魏废

  • 曷烈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辽12宫下皆有瓦里之设。曷烈为辽道宗太和宫下之一瓦里。

  • 钦定剿平粤匪方略

    书名。清廷镇压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文书汇编。420卷。清奕訢(1833—1898,爱新觉罗氏,字静轩,道光帝侄,满族)领衔总裁,朱学勤(字修伯,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汉族)等总纂。据地方官员奏报及清廷谕旨

  • 乌斯滿

    ?—1951哈萨克族。新疆富蕴县人。早年曾做过小商贩。1940年参加青河、富蕴哈萨克族牧民暴动。1943年后历任阿勒泰哈萨克族解放委员会委员长、阿勒泰临时革命政府主席、“三区”临时政府阿勒泰行政公署专

  • 索诺木达什

    ?—1749清外札萨克蒙古青海和硕特北左翼旗台吉。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塔萨博罗特次子。康熙五十九年(1720)准噶尔军占据拉萨,清军分二路向西藏挺进,奉命率所部驻柴达木。雍正元年(1723),因拒附

  • 恭简皇帝

    见“乌雅束”(337页)。

  • 合扎谋克

    金朝皇帝侍卫亲军的称谓。女真语“合扎”,意为亲军;谋克,百夫长之意。因以皇帝近亲领之,故名。

  • 彭士然

    即“彭士愁”(2176页)。

  • 三边回汉支队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队伍。成立于1947年1月。由中共宁夏工作委员会委派何广宽、梁大钧等在盐池县的红井子、余庄子、内蒙古的三段地等三个点,组织的三个小部队,会同金三寿在定边组织的回民武装合编而成。有盐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