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它斯罕

它斯罕

鱼肉松。赫哲语音译。又称“鱼毛”。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以渔猎为生的赫哲人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许多保存和食用鱼肉的方法,对脂肪多不宜晒鱼干的鲤、怀头、胖头、草根、青、白、鳇等鱼,通常制成鱼肉松保存备食。其法:先将鱼煮熟,取出骨刺,切成碎块稍凉干,捣碎放入锅中加火炒。火候需适当,火大会有苦味,欠火则不易保存。炒好后放入桦皮篓、木箱或坛罐里,外涂泥或封口保存。夏天炒的,为防风干,将盛装物埋在室内地下。既可作菜,也能当饭吃。有的为增强其美味,还将晾干的稠李子饼、山丁子粒放入其中,是招待客人的上等食品。一般由妇女制作。进入20世纪,粮食逐渐成为赫哲人的主食,制之者渐少。

猜你喜欢

  • 姚苌

    330—393十六国之一后秦创建者。字景茂。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东南)人。羌族。※姚弋仲第二十四子。初随兄※姚襄征战,参与谋策。晋升平元年(357),兄死,率众降前秦苻生。及苻坚即位,拜扬武将军,封益

  • 青海史

    书名。藏文历史著作。18世纪时青海蒙古族※益西班觉应固始汗后裔之请而作。故一说即是青海蒙古5部29旗中之和硕特部兴衰史。自吐蕃统治者占领青海始,历述青海的起源、地理、蒙古各部进据青海的历史过程、尤详于

  • 鄂扎

    ?—1702清宗室、将领。满洲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信郡王多尼次子。顺治十八年(1661),袭爵。康熙十三年(1674),蒙古察哈尔部布尔尼乘“三藩”叛乱之机,起兵反清。次年,命为抚远大将军讨之。大败

  • 扎巴且哇·罗桑坚赞

    清代青海夏琼寺高僧。藏族。幼时,于曲当日则从罗桑曲央受戒出家。在夏琼寺学习经典。13岁赴西藏,入色拉寺结扎仓求学,获林赛和拉萨大祈愿法会之拉然巴学位。后入下密院拜达赖喇嘛和班禅等为师。任夏琼寺新建密宗

  • 弘隐

    见“耶律化哥”(1307页)。

  • 森本堪布

    藏语音译,僧官名。过去在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宫内随侍起居的僧官,为内侍系统最高僧官之一,受※基巧堪布(又作基恰堪布,意“总堪布”)管辖。秩二品。对下、对外权力很大。

  • 高昌垒

    见“高昌故城”(1918页)。

  • 捏兀歹

    即“赤那思”(1012页)。

  • 苏尔相

    1724—1800清朝将领。字君辅。甘肃灵州吴忠堡(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人。回族。乾隆六年(1741),投贵州总兵吉隆,为上江协马兵,随征南江苗民反清斗争,由右州镇外委升把总、千总至守备补用。三十

  • 邵循正

    1909—1973元史、蒙古史学家。汉族。福建省福州市人。祖父光绪年间(1875—1908)任贵州布政使。少年时家境中落。1924,年入福州英华学院,1926年初考入福州协和大学,复考入清华大学政治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