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邓埠镇

邓埠镇

①即今江苏高淳县东六十里定埠镇。南宋《景定建康志》卷16:“邓步镇在溧水县南一百二十里。乾道四年正月差官收税。宝祐四年权镇张师鲁申府移东坝市收税。”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高淳县:“邓埠即古东坝镇,亦曰广通镇。在治东五十里。”

②即今江西武宁县西南邓埠。明嘉靖《武宁县志》卷1:“邓埠港源出杨港山。”清同治《南昌府志》卷6武宁县:邓埠市“距县三十里”。有渡,为西通修水县要道。

③又名邓家埠镇。即今江西余江县驻地,地当上清水合青田港水之口。《清一统志·饶州府二》:邓家埠市“在安仁县西南四十里,与抚州东乡县、广信贵溪县接界。本朝嘉庆十六年移县丞驻此”。


在江西省余江县西南部、白塔河下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55.9平方千米。人口5.9万。镇人民政府驻邓家埠,人口3.6万。传宋代邓氏建村,后成为资溪、金溪等县物资出口水运埠头,故名邓家埠。1949年属紫云、西畈乡,1958年设邓埠公社。1961年余江县人民政府由锦江镇迁此,设邓埠镇。为县粮食、黄麻重点产区,特产无核蜜橘。有农机、制药、水泥、陶瓷、塑料、染织、工艺雕刻、皮鞋、服装、印刷等厂。浙赣铁路、梨温高速公路、320国道经此。


猜你喜欢

  • 浮梁州

    元贞元元年 (1295) 升浮梁县置,属饶州路。治所即今江西浮梁县。明洪武初复降为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浮梁县置,治今江西省浮梁县。属饶州路。辖境相当今江西省景德镇市和浮梁县。明洪武初降为县。

  • 蒙舍池

    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唐樊绰《蛮书》 卷5: 蒙舍川 “又有大池,周回数十里,多鱼及菱芡之属”。唐代由阳江曲回圩积为湖,称蒙舍池。今已不存。

  • 苏历江

    亦名来苏江。在今越南河内市东北。《资治通鉴》:南朝梁大同十一年(545),交州刺史杨㬓讨李贲,前锋陈霸先败李贲于朱鸢县,“又败于苏历江口,贲奔嘉宁城”。《方舆纪要》卷112安南:来苏江“

  • 罗秀山

    在今广西南宁市北二十里。《舆地纪胜》卷106邕州: 罗秀山,“《皇朝郡县志》 云: 在宣化县北”。《方舆纪要》 卷110宣化县 “马退山” 条下: 罗秀山 “上有龙潭。山高峻,俯瞰北湖。亦曰罗山”。

  • 龙须门镇

    即今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东北十五里龙须门镇。《清史稿·地理志》 承德府平泉州有“龙须门”镇。旧于此设把总驻守。在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北部。面积186平方千米。人口2.3万,满族居多。镇人民政府驻龙须门,

  • 汨罗村

    旧为粤汉铁路所经站名,即今湖南汨罗市。1966年于此置汨罗县。1987年改设汨罗市。

  • 浪泊

    今越南河内市西北,东英县西南之西湖。《后汉书·马援传》: 建武十八年 (42),援由海道讨征侧,“军至浪泊上,与贼战,破之。…… (十九年,马援) 谓官属曰: ……当吾在浪泊、西里间,虏未灭之时,下潦

  • 蜀堰

    即都江堰。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岷江上。《元史·河渠志》: “蜀堰,江水出蜀西南徼外,东至于岷山,而禹导之。秦昭王时,蜀太守李冰凿离堆,分其江以灌川蜀,民用以饶。”

  • 荣哈

    即宗喀宗。今西藏吉隆县驻地宗嘎。

  • 嵓录县

    即岩绿县。隋置,为朔方郡治。治所在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古城。《新唐书·地理志》 夏州朔方郡朔方县: “本嵓录,贞观三年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