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房陵县

房陵县

①秦置,属汉中郡。治所即今湖北房县。东汉末为房陵郡治。三国魏黄初中改为新城郡治。北周保定三年 (563) 改为光迁县。唐贞观十年 (636)复为房陵县,为房州治。明洪武十年 (1377) 废入房州。

②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迁州。治所在今湖北房县境。七年 (624) 废。


古县名。秦置,治今湖北省房县。属汉中郡。东汉末为房陵郡治,三国魏以后为新城郡治。北周武帝改名光迁县。唐贞观十年(636年)复改房陵县,为房州治。元至正二年(1342年)废入房州。


猜你喜欢

  • 五老山城

    即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东北五女山城。(明)朝鲜郑麟趾《高丽史·恭愍王世家》二十年九月辛亥条:“遣西京都万户安过庆、安州上万户李珣往伐五老山城。”即此。

  • 汗腾格里山

    即今新疆温宿、拜城县北之天山。主峰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米。清乾隆《西域图志》卷21:汗腾格里鄂拉,“特克斯郭勒发源北麓。东北距伊犁一百五十里,南距库车三百里。……山势尊严,群峦环拱,为天山之主峰”

  • 韩世忠墓

    在今江苏吴县西南三十里灵岩山西南麓。韩世忠 (1089—1151) 字良臣。绥德 (今属陕西) 人。南宋名将。死后追封蕲王。与夫人梁红玉合葬于此。碑额 “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碑文长达一万三千九百余

  • 东胜堡

    ①北宋筑,在今陕西府谷县东北。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仁宗庆历元年(1041),民乏饮水,麟府将张亢“以(府)州东焦山有石炭穴,为筑东胜堡”。即此。②明置,属海州卫。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开河城。《清

  • 乌泥泾镇

    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华泾。元置巡司及太平仓芦子税课局于此。元贞年间黄道婆自崖州返乌泥泾,传授纺织技术,遂发展成为当时著名棉纺织手工业中心,至明中叶始趋衰落。古镇名。在今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街道东湾。地当乌泥

  • 英巨山

    在今江西临川市东。《清一统志 ·抚州府一》: 英巨山 “在临川县东三十五里。荀伯子 《临川记》: 岩内有石人,坐盘石上,体尘秽则兴风,润则致雨,晴则遍体鲜洁,如王莹净”。

  • 闾河口镇

    即今陕西旬阳县西南三十里吕河镇。唐曾置闾川县于此。

  • 桃树镇

    在今江西浮梁县西北桃墅店。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85浮梁县: 桃树镇在 “县西北百二十里。以桃树岭名”。古镇名。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西北。明时置巡检司于此。清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与清军

  • 牛泉山

    即今安徽黟县北五十里拜年山。黟山主峰之一。《寰宇记》卷104黟县:牛泉山“在县北五十七里。顾野王《舆地志》云:牛泉峤,通故广阳县。自下上至山顶,九里一顿,凡九顿。山常风,树至合抱而高不至丈。当顶有泉方

  • 永宁江

    ①椒江支流。在今浙江台州市西南。《元丰九域志》卷5:台州黄岩县有“永宁江”。《方舆纪要》卷92黄岩县:永宁江在“县北二十里。有二源:大源出县西南三百余里之尘山,东南流二百十里,至左溪村;小源出黄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