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
齐相关字典
齐[qí]字在开头的词语
- 齐疾[qí jí]迅捷。齐,通“齌”。 
- 齐酒[qí jiǔ]祭祀时供神的酒。 
- 齐梁体[qí liáng tǐ]南朝齐与梁的诗体。南朝齐梁时代作诗多讲求音律对偶,词藻浮艳,而内容空泛。 
- 齐格楞峥[qí gé léng zhēng]方言。直挺挺。 
- 齐女[qí nǚ]蝉的异名。 
- 齐体人[qí tǐ rén]指妻子。 
- 齐严[qí yán]庄重严肃。 
- 齐信[qí xìn]中正诚信。 
- 齐物[qí wù]1.春秋﹑战国时老庄学派的一种哲学思想。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如生死寿夭,是非得失,物我有无,都应当同等看待。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庄子的《齐物论》中。 2.使万物生长齐整。 
- 齐民要术[qí mín yào shù]书名。北魏贾思勰著。约成书于公元533-544年间。全书九十二篇,分十卷。系统总结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谷物、蔬菜、果树、林木的栽培方法,家禽、家畜和鱼类的饲养方法,以及农产品的加工方法。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 六世纪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作者贾思勰,山东益都人。全书分10卷、92篇,正文7万多字。注释4万多字。书中首先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全面地总结了北方劳 
- 齐州[qí zhōu]犹中州。古时指中国。 
- 齐玄[qí xuán]斋戒时所穿的黑色衣冠。 
- 齐光[qí guāng]谓一样光明。 
- 齐誉[qí yù]同样高的声誉;齐名。 
- 齐割[qí gē]平均分割。 
- 齐偕[qí xié]犹骈偶。即四六文。 
- 齐容[qí róng]容饰齐一。 
- 齐骛[qí wù]犹齐驱。 
- 齐敬[qí jìng]庄严恭敬。 
- 齐匀[qí yún]匀称;均匀。 
- 齐后破环[qí hòu pò huán]指战国末年齐君王后椎破玉连环,智屈秦使的故事。 
- 齐鸡开府[qí jī kāi fǔ]《北齐书.幼主纪》:“犬于马上设褥以抱之,斗鸡亦号开府,犬马鸡鹰多食县干。”后因以“齐鸡开府”比喻滥给官爵。 
- 齐迹[qí jì]谓德行﹑业绩相同。 
- 齐味[qí wèi]犹齐和。 
- 齐嶃嶃[qí zhǎn zhǎn]见“齐崭崭”。 
- 齐年生[qí nián shēng]旧指科举制度下同科登第的人。 
- 齐踪[qí zōng]亦作“齐蹤”。谓继踵前贤,与之并列。 
- 齐刷刷[qí shuā shuā]1.亦作“齐唰唰”。 2.形容动作一致,非常整齐。 
- 齐鼓[qí gǔ]鼓名。齐,通“脐”。 
- 齐正[qí zhèng]整治。 
- 齐山[qí shān]山名。唐时属池州(在今安徽贵池南)。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后人诗文中言及“齐山”﹐多用此典。 
- 齐名[qí míng]同等的名望。 指名望相等李白与杜甫齐名 
- 齐发[qí fā]箭或其他投射物的排射。如:疾箭齐发。 
- 齐眉席[qí méi xí]即齐眉案。 
- 齐备[qí bèi]齐全:货色齐备|一应齐备。 
- 齐难[qí nán]庄敬。 
- 齐栗[qí lì]犹斋栗。 
- 齐等[qí děng]平等;同等。 
- 齐步走[qí bù zǒu]军事口令。号令队伍保持整齐的行列,并以整齐的步伐前进。 
- 齐吹[qí chuī]犹齐竽。 
- 齐奋[qí fèn]共同奋起。 
- 齐截截[qí jié jié]整齐貌。 
- 齐大乎[qí dà hū]方言。一齐;一块儿。 
- 齐行[qí xíng]1.同样行动。 2.并行;一齐走。 
- 齐规[qí guī]谓相同的规格﹑情景。 
- 齐虚[qí xū]见“齐暾”。 
- 齐门[qí mén]见“齐女门”。 
- 齐酎[qí zhòu]犹斋酎。 
- 齐舍[qí shè]斋戒时静居之所。 
- 齐巧[qí qiǎo]方言。恰巧。 〈方〉∶恰巧;正巧齐巧他来了,就不用去找了 
- 齐云楼[qí yún lóu]古楼名。齐云,言其高与云齐。较为著名者有二: 
- 齐肩[qí jiān]1.与肩相平。 2.两者高度相等。 
- 齐打忽[qí dǎ hū]方言。一齐;一块儿。 
- 齐司封[qí sī fēng]剪刀的戏称。齐,通“剪”。宋洪林在《文房图赞》中把文房的用具画为十八人﹐各封以官﹐并为文赞之。封剪刀为“齐司封”。 
- 齐宫[qí gōng]斋宫。 
- 齐优[qí yōu]1.齐国的女乐。 2.借指取悦于人的优伶。 
- 齐驾[qí jià]犹并驾。 
- 齐勇[qí yǒng]齐心奋勇。 
- 齐奴[qí nú]晋石崇的小名。 
- 齐限[qí xiàn]1.终极;极限。 2.限制。 
- 齐口[qí kǒu]1.谓言论相同。 2.称牲畜长牙满口。 
- 齐云社[qí yún shè]宋﹑元﹑明民间踢球的社团。也称圆社。 
- 齐楚[qí chǔ]1.整齐美观。 2.齐备;齐全。 整齐的。多指服装 
- 齐儿[qí ér]汉朱博对齐郡右曹掾史的蔑称。 
- 齐疏[qí shū]旧时丧服名。 
- 齐世[qí shì]与世俗相同。 
- 齐禽[qí qín]《史记.滑稽列传》:“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淳于髠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后因以“齐禽”比喻胸有抱负而暂时未能施展的人。 
- 齐步[qí bù]1.一种行军速率,每分钟行进120步,每步76厘米。 2.整齐的步伐。 
- 齐女门[qí nǚ mén]1.亦作“齐门”。 2.城门名。古称望齐门,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东北。 
- 齐俗[qí sú]使风俗相一致。《淮南子》有《齐俗训》﹐高诱题注:“齐﹐一也。四宇之风﹐世之众理﹐皆混其俗﹐令为一道也﹐故曰齐俗。” 
- 齐牺[qí xī]古代诸侯缔结盟约时用作祭品的纯色牲畜。 
- 齐首[qí shǒu]1.头相齐平。 2.指一齐仰头。 
- 齐圣[qí shèng]聪明睿智;聪明圣哲。齐,通“齌”。 
- 齐气[qí qì]指文章风格舒缓。 
- 齐眉[qí méi]1.犹言举案齐眉。谓夫妻相敬如宾。 2.夫妻白首偕老。 3.与眉毛相平。 达到人眉毛的高度。来自“举案齐眉”的略语。比喻夫妇相敬如宾与同浑家王氏,年少齐眉。——《错斩崔宁》 
- 齐头子[qí tóu zi]劈头盖脸。 
- 齐尚[qí shàng]尚同。谓务求同一。 
- 齐家[qí jiā]治家。语出《礼记.大学》:“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 齐终[qí zhōng]犹正终。谓寿终正寝。 
- 齐轨[qí guǐ]1.并行;并驾齐驱。 2.循着前人的轨迹。比喻向人效法,看齐。 3.所有的车辆轮距相同。谓制度统一。 
- 齐钺[qí yuè]犹齐斧。利斧。齐,通“资”。 
- 齐头[qí tóu]1.表示不多不少刚满整数。 2.从头。 一齐;平列各路大军浩浩荡荡,齐头并进 
- 齐山客[qí shān kè]指登高能赋之人。 
- 齐声[qí shēng]1.犹齐誉。 2.异口同声。 
- 齐茬茬[qí chá chá]完整貌。 
- 齐落[qí luò]古舞曲名。 
- 齐武[qí wǔ]犹齐步。彼此不相上下。 
- 齐色[qí sè]庄重恭敬的神色。 
- 齐全[qí quán]应有尽有,一点都不缺:设备齐全|准备齐全。 
- 齐虏[qí lǔ]《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载汉高祖刘邦发兵击匈奴,齐人刘敬以为不可。高祖怒,骂刘敬曰:“齐虏!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军。”后人诗文中因以“齐虏”指刘敬。 
- 齐裆[qí dāng]袜肚。即兜肚。 
- 齐刀[qí dāo]刀币的一种。战国时齐国的钱币,状如刀形。按币面文字的数目可分为三字刀﹑四字刀和六字刀等,其中第一字均为“齐”字,指齐城,即齐首都临淄,故名。 
- 齐墩果[qí dūn guǒ]1.亦作“齐暾果”。 2.齐暾树的果实。 
- 齐三士[qí sān shì]指春秋齐景公时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勇士。 
- 齐集[qí jí]1.集合;集中在一起。 2.见“齐截”。 全部聚集 
- 齐烹[qí pēng]汉初,郦食其为汉王游说齐王,齐王田广怀疑郦食其出卖自己,便把他烹死。事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后诗文中遂用为典实。 
- 齐民[qí mín]1.犹平民。 2.谓治理人民。 
- 齐截[qí jié]1.谓齐心一致。 2.整齐。 3.齐全;齐备。 
- 齐云船[qí yún chuán]古战舰名。五代周世宗所造。 
- 齐赘[qí zhuì]战国时齐之赘婿淳于髠,以诙谐着称。后以借指善于谐谑的人。 
- 齐人[qí rén]1.平民。 2.齐国的人。 
- 齐牢[qí láo]旧时婚礼中新郎新娘同牢而食的仪式。牢,肉类制成的肴食。 
- 齐箫[qí xiāo]急促疾速。齐,通“齌”。 
- 齐头鐥[qí tóu shàn]即齐天鐥。 
- 齐智[qí zhì]智慧相等。 
- 齐一[qí yī]整齐一致。 
- 齐头数[qí tóu shù]整数。 
- 齐同[qí tóng]一致;共同:若备(刘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 齐崭崭[qí zhǎn zhǎn]1.亦作“齐嶄嶄”。 2.整齐貌。 
- 齐赫特[qí hè tè]见“齐希特”。 
- 齐攒[qí zǎn]搅扰。 
- 齐如[qí rú]庄重恭敬貌。 
- 齐账[qí zhàng]结账。 〈方〉∶结账;拢账 
- 齐娥[qí é]齐地所出的美女。古代齐人善歌,故诗文中多以借指歌女。 
- 齐断[qí duàn]犹果断。 
- 齐编[qí biān]谓户籍编在一起。指身份相同。 
- 齐给[qí gěi]整饬完备。 
- 齐整[qí zhěng]1.整齐;井井有条。 2.齐全;完备。 3.端正;漂亮。 4.整顿;整治。 
- 齐后疟[qí hòu nüè]齐景公曾长期患疟疾,后因以“齐后疟”借指疟疾。 
- 齐暾[qí tūn]1.亦称“齐虚”。 2.木名。油橄榄。出波斯国,亦出拂林国。拂林名齐虚。树长二三丈,皮青白,花似柚,极芳香,子似杨桃,五月熟。西域人压为油,以煮饼果。 
- 齐车[qí chē]斋戒时所用之车。 
- 齐物论[qí wù lùn]酒名。 
- 齐割扎[qí gē zhā]齐齐的。 
- 齐谐[qí xié]人名。一说古书名。 
- 齐徒[qí tú]指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虚构的人物乌有先生。乌有先生为齐人,故称。 
齐[qí]字的成语
- 错落不齐[cuò luò bù qí]形容极不整齐。 
- 齐东野语[qí dōng yě yǔ]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 《孟子.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后用“齐东野语”比喻道听途说、不足为凭的话但也许是齐东野语,我没有考查过这事的真伪。—— 鲁迅《两地书》 
- 齐镳并驱[qí biāo bìng qū]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同“齐驱并驾”。 
- 齐州九点[qí zhōu jiǔ diǎn]齐州:指中国。俯视九州,小如烟点。 
- 事齐事楚[shì qí shì chǔ]事:侍奉;齐、楚:春秋时两大强国。依附齐国呢?还是依附楚国?比喻处在两强之间,不能得罪任何一方。 
- 导德齐礼[dǎo dé qí lǐ]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 鲁缟齐纨[lǔ gǎo qí wán]古代齐国和鲁国生产的白色细绢。后也泛指名贵的丝织品。 
- 舛错不齐[chuǎn cuò bù qí]参差错杂。 
- 齐齐整整[qí qí zhěng zhěng]保持整洁和有条不紊。 
- 齐轨连辔[qí guǐ lián pèi]犹言并驾齐驱。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 积甲山齐[jī jiǎ shān qí]兵甲堆叠如山。极言其多。 
- 参差不齐[cēn cī bù qí]参差:长短、高低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 双管齐下[shuāng guǎn qí xià]管:指笔。原指手握双笔同时作画。后比喻做一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指同时并用两管笔作画,比喻两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采用 
- 齐足并驰[qí zú bìng chí]齐足:前进的速度相同;并驰:共同快跑。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 
- 齐大非偶[qí dà fēi ǒu]指辞婚者表示自己门第或势位卑微,不敢高攀。 
- 一齐二整[yī qí èr zhěng]形容穿戴整齐的样子。 
- 万类不齐[wàn lèi bù qí]万类:指一切东西。指世上一切事物并不整齐划一而是各有各的特殊情况。 
- 整齐划一[zhěng qí huà yī]有秩序,协调一致。 
- 明齐日月[míng qí rì yuè]光辉灿烂可以与日月相比拟。旧时多用于称颂圣贤、帝王。 
- 兰桂齐芳[lán guì qí fāng]兰桂:对他人儿孙的美称;芳:比喻美德、美声。旧指儿孙同时显贵发达。 
- 等量齐观[děng liàng qí guān]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齐:一齐,同样。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指把不相同的事物用同一标准来衡量,一样对待他的出版或发议论的“动机”,谁也知道他“不纯洁”,决不至于和大学教授的来等量齐观的。——鲁迅《并非闲话(三)》 
- 齐王舍牛[qí wáng shě niú]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 修齐治平[xiū qí zhì píng]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 
- 万马齐喑[wàn mǎ qí yīn]喑: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旧时形容人民不敢讲话。现也比喻沉闷的政治局面。 所有的马都不出声音,比喻沉闷压抑的政治局面 
- 金鼓齐鸣[jīn gǔ qí míng]金鼓:指金钲和战鼓。金钲战鼓一齐响起。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 
- 齐梁世界[qí liáng shì jiè]齐、梁是六朝时的两个王朝,因为政治腐败,故统治时间短暂。比喻国家衰弱混乱。 
- 鹏鴳齐致[péng yàn qí zhì]鹏:鹏鸟;鴳:即鷃雀,小鸟,飞不到一尺高。指两种不同的事物一并而来。 
- 岑楼齐末[cén lóu qí mò]只比较末端,方寸的木头也可高过高楼。比喻不从本着手,则无法认清事实。 
- 良莠不齐[liáng yǒu bù qí]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人。比喻好人坏人混在一起 无如众生愚贤不等,也就如五谷良莠不齐。——清. 文 
- 天年不齐[tiān nián bù qí]指命运和流年不相配合,以致运道不好。 
- 万花齐放[wàn huā qí fàng]万花:泛指各种花卉;齐:同时。千百种花同时开放,争奇斗艳。 
- 权钧力齐[quán jūn lì qí]钧:通“均”,平均,平等;力齐:协力。齐心协力用权,不专权。 
- 鼓乐齐鸣[gǔ yuè qí míng]击鼓和奏乐声一齐响。形容热闹景象。 
- 齐傅楚咻[qí fù chǔ xiū]傅:辅助,教导;咻:吵闹。齐人辅导,楚人干扰。比喻势孤力单,观点或意见支持的人很少。 
- 白首齐眉[bái shǒu qí méi]犹白首相庄。指夫妇到老犹相敬爱。 
- 一齐众咻[yī qí zhòng xiū]咻:喧闹。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比喻学习的环境不好,干扰很大。 
- 地丑德齐[dì chǒu dé qí]丑:同类。 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 方驾齐驱[fāng jià qí qū]方驾:并排驾马车;齐驱:一齐快跑。并排套着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力量、地位、才能等不相上下。 
- 齐人攫金[qí rén jué jīn]攫:夺取。比喻利欲熏心而不顾一切。 
- 齐纨鲁缟[qí wán lǔ gǎo]古代齐国和鲁国生产的白色细绢。后也泛指名贵的丝织品。 
- 福齐南山[fú qí nán shān]祝颂之辞。指福分如南山一样高。 
- 并驾齐驱[bìng jià qí qū]并驾:几匹马并排拉着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本指几匹马并排拉着车一齐奔跑,现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高低 
- 洪福齐天[hóng fú qí tiān]洪:大。旧时颂扬人福气极大。 称颂福气跟天一样大 
- 齐名并价[qí míng bìng jià]有同等的名望和身价。 
- 邹缨齐紫[zōu yīng qí zǐ]邹缨:春秋时邹国国君系在脖子上的帽带;齐紫:春秋时齐国国君穿的紫色服装。比喻上行下效。 
- 整整齐齐[zhěng zhěng qí qí]保持整洁和有条不紊。 保持整洁和有条不紊一个喜欢一切都整整齐齐的管家 
- 齐家治国[qí jiā zhì guó]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 
- 齐心戮力[qí xīn lù lì]戮:合。指同心合力。 
- 福寿齐天[fú shòu qí tiān]福寿与天一样高。是祝颂之辞。 福寿比天高。祝福人多福多寿之意 
- 越女齐姬[yuè nǚ qí jī]相传古代越国和齐国出美女,后泛指美女。 
- 齐驱并骤[qí qū bìng zhòu]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同“齐驱并驾”。 
- 福与天齐[fú yǔ tiān qí]形容福气极好。 
- 并辔齐驱[bìng pèi qí qū]辔:驾驭牲口的缰绳;齐驱:一齐快跑。几匹马并排拉着车一齐奔跑。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高低。 
- 大时不齐[dà shí bù qí]大时:天时。指天时生杀万物不在同一时令。 
- 一齐天下[yī qí tiān xià]齐:治理;天下:指全国。指统一全国。 
- 一化齐俗[yī huā qí sú]统一教化,整齐风俗。 
- 齐整如一[qí zhěng rú yī]整齐一律。 
- 齐烟九点[qí yān jiǔ diǎn]齐:齐州,指中国。俯视九州,小如烟点。 
- 修身齐家[xiū shēn qí jiā]指修养自身,理好家政。 
- 齐头并进[qí tóu bìng jìn]多方面同时前进。多形容几件事情或几项工作同时进行。 
- 鼓角齐鸣[gǔ jiǎo qí míng]鼓:战鼓;角:古代军队中的乐器,即号角。战鼓响,号角鸣。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 
- 百花齐放[bǎi huā qí fàng]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用各种颜色的花一起盛开,形容春天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比喻艺术上不同的形式与风格的自由发展。有时也指不同的事物各有各的好处 
- 比肩齐声[bǐ jiān qí shēng]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 
- 治国齐家[zhì guó qí jiā]齐:整治。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 
- 举案齐眉[jǔ àn qí méi]案:古时有脚的托盘。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 见贤思齐[jiàn xián sī qí]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齐[qí]字在结尾的词语
- 等身齐[děng shēn qí]与身高相等。 
- 萧齐[xiāo qí]即南朝齐。因齐朝皇室姓萧,故称萧齐。 
- 止齐[zhǐ qí]整顿队伍,使行列整齐。 
- 南齐[nán qí]南朝朝代名。公元479年萧道成(南齐高帝)建,都建康(今南京),统治的地区西到现在的四川,北到淮河﹑汉水,史称南齐。公元502年为南朝梁所灭。 
- 铜齐[tóng qí]指铜在合金中的剂量﹑比例。齐﹐后通作“剂”。 
- 沈齐[shěn qí]五齐之一。指糟滓下沉的清酒。 
- 壹齐[yī qí]齐一,划一。 
- 徇齐[xùn qí]疾速。引申指敏慧。徇,通“侚”。 
- 和齐[hé qí]1.谓调配口味。齐,通“剂”,调味品。语本《周礼.天官.食医》:“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八珍之齐。”郑玄注:“和,调也。” 2.谓调配剂量。 
- 东齐[dōng qí]指周朝时齐国。因地处周之东,故称。 
- 醍齐[tí qí]红酒。 
- 涚齐[shuì qí]浊酒过滤成的清酒。齐,浊酒。 
- 看齐[kàn qí]①整队时,以指定人为标准排齐站在一条线上。②拿某人或某种人作为学习的榜样:向先进工作者看齐。 
- 云齐[yún qí]1.指水天相连处。 2.谓云布满天空。 
- 乞拉朋齐[qǐ lā péng qí]世界年降水量最多地区之一。印度东北部一村镇。海拔1313米。因坐落在长西丘陵南坡的一袋形山坳中,面迎强烈西南季风,降雨特多,平均年降水量为11430毫米。绝对最高年降水量26461毫米(1961年)和月降水量9300毫米(1961年7月),均居世界首位。 
- 郁齐[yù qí]即郁鬯。 
- 肃齐[sù qí]1.安靖整饬。 2.谓整齐完备。 
- 整齐[zhěng qí]①有秩序,有条理,不凌乱:队伍很整齐|整齐划一|迈着整齐的步伐。②整治,使有秩序、有条理:整齐步调。③端正;漂亮:石秀看那和尚时,端的整齐。④大小、长短、好坏等相差不多:出苗整齐|我们单位的人员业务水平比较整齐。 
- 陈大齐[chén dà qí]陈大齐(1886-1983)心理学家。曾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代理校长,国民党政府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委员长。1948年后任台湾大学教授。1917年在北京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918年出版中国最早的心理学专著之一《心理学大纲》。是中国现代心理学先驱者。主要著作还有《现代心理学》、《迷信与心理》等。 
- 致齐[zhì qí]古代在举行祭祀前清心洁身的礼式。齐﹐同“斋”。 
- 遮齐[zhē qí]遮,古代覆在箭垛正面的布帛制品,上画五个由小到大的同心圆圈。齐,中心。遮齐,谓箭靶之中心。 
- 泛齐[fàn qí]亦作“泛齐”。 古代供祭祀用的五种酒之一。因酒色最浊,上面有浮沫,故名。 
- 彻齐[chè qí]撤去祭祀斋物。 
- 说不齐[shuō bù qí]说不定。 
- 噬齐[shì qí]见“噬脐”。 
- 修齐[xiū qí]谓修身齐家。 
- 找齐[zhǎo qí]1.使之整齐。 2.补足。 
- 酱齐[jiàng qí]指酱类食品和酱醋拌的小菜。齐,通“韲”。 
- 王伯齐[wáng bó qí]汉第五伦。《后汉书.第五伦传》:“伦后为乡啬夫,平傜赋,理怨结,得人欢心。自以为久宦不达,遂将家属客河东,变名姓,自称王伯齐,载盐往来太原﹑上党,所过辄为粪除而去,陌上号为道士,亲友故人莫知其处。”后以为隐者的典实。 
- 训齐[xùn qí]1.教化﹑齐一。 2.训练整治。 
- 三酿五齐[sān niàng wǔ qí]泛指醇酒。 
- 闹了归齐[nào le guī qí]方言。原来,结果。 
- 叔齐[shū qí]商孤竹君之子﹐名智(或作致)﹐字公达﹐齐为谥号。 
- 柔齐[róu qí]药性平和的方剂。齐,“剂”的古字。 
- 二齐[èr qí]指战国时齐国所在地域。今山东省大部地区。 
- 明齐[míng qí]见“明粢”。 
- 正齐[zhèng qí]谓使衣冠保持整齐。 
- 归齐[guī qí]〈方〉①到底;结果:说了归齐,今天的事不能怨他丨他张罗了好几天,归齐还是没去成。②拢共:连去带回,归齐不到一个星期。 
- 舒齐[shū qí]1.方言。齐备。 2.方言。犹舒服。 
- 思齐[sī qí]《诗.大雅.思齐》:“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毛传:“齐,庄也。”郑玄笺:“常思庄敬者,大任也,乃为文王之母。”后因以“思齐”赞美母教及内助之词。 
- 嗛齐[qiàn qí]犹美味。《晏子春秋.谏上五》:“公出舍,损肉撤酒,马不食府粟,狗不食飦肉,辟拂嗛齐,酒徒减赐。”吴则虞集释引王念孙曰:“此所云‘嗛齐’者,谓齐和之嗛于口者也。”一说减省所给之禄养。吴则虞集释引于省吾曰:“‘辟拂’犹言辅拂,刘师培谓‘齐’﹑‘资’古通,是也;‘辟拂嗛资’与‘酒徒减赐’对文,言辅拂损于资给,酒徒减于赏赐也。” 
- 参齐[cān qí]先后齐集。 
- 聚齐[jù qí](在约定地点)集合:参观的人八时在展览馆门口聚齐。 
- 饭齐[fàn qí]指饭和肉酱﹑腌菜之类。齐,通“齑”。 
- 矻齐[kū qí]象声词。折断的声音。 
- 下齐[xià qí]下衣的底边。 
- 一斩齐[yī zhǎn qí]平齐;整齐。 
- 姜齐[jiāng qí]对“田齐”而言,指周太公望吕尚所传姜氏一姓的:齐国。太公佐武王灭商,封于齐,传至康公,为田氏所代。 
- 一齐[yī qí]1.相等;均衡。 2.统一;使一律。 3.副词。同时。表示不同主体同时做一件事。 4.副词。表示同一主体对若干事物采取同一处置方式。 同时 
- 醴齐[lǐ qí]醴酒,甜酒。 
- 董齐[dǒng qí]1.谓征伐之使归一统。 2.统率;领导。 
- 混齐[hùn qí]混同;统一。 
- 等齐[děng qí]1.平等;齐等。 2.约齐﹐整齐。 
- 分齐[fēn qí]1.古时祭祀,将斋祭之物分献于各祖宗,谓之分斋。 齐,“斋”的古字。 
- 对齐[duì qí]1.使两个以上事物配合或接触得整齐。 
- 限齐[xiàn qí]检束。 
- 不齐[bù qí]在质或量方面、大小或程度上不一致的:多变的,可变的,不规则的,不均匀的。 在质或量方面、大小或程度上不一致的;多变的,可变的,不规则的,不均匀的脉律不齐 
- 叶齐[xié qí]协力一致。 
- 乌鲁木齐[wū lǔ mù q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位于准噶尔盆地南沿,天山北麓,面积12000平方公里,人口112万。为西北地区综合性工业城市,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位于准噶尔盆地南沿,天山北麓,面积12000平方公里,人口112万。为西北地区综合性工业城市,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汞齐[gǒng qí]以汞为主要成分的合金。如汞与钠组成的合金称为“钠汞齐”,汞和锌组成的合金称为“锌汞齐”。广泛用作催化剂、还原剂等。 
- 期齐[qī qí]1.亦作“朞齐”。 2.齐衰一年的丧服。 
- 天齐[tiān qí]1.谓天使整齐。 2.泉水名。 3.唐玄宗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后称东岳为天齐。 
- 总齐[zǒng qí]犹统一。 
- 同齐[tóng qí]方言。犹一齐,同时。 
- 品齐[pǐn qí]齐等;并排。 
- 取齐[qǔ qí]1.聚齐;集合。 2.使数量﹑长度或高度相等。 
- 北齐[běi qí]北朝之一,公元550-577,高洋所建。参看〖南北朝〗。 
- 三齐[sān qí]1.三倍于齐国的势力。 2.秦亡,项羽以齐国故地分立齐﹑胶东﹑济北三国,皆在今山东东部,后泛称“三齐”。 
- 大齐[dà qí]犹大同。谓使完全齐同。 
- 变齐[biàn qí]谓改变耕耘方法,使禾苗整齐。 
- 燕齐[yàn qí]指 战国 时 燕国 和 齐国。后亦泛指其所在地,即今 河北、山东 一带。 
- 浚齐[jùn qí]敏慧。浚,通“徇”。 
- 调齐[diào qí]调剂﹔适当的调整。 
- 后齐[hòu qí]即北齐。高洋代东魏称帝,国号齐,史称北齐,又称后齐(公元550年-577年)。 
齐[qí]字在中间的词语
- 萨齐玛[sà qí mǎ]糕点名。满语。今写作“萨其马”。 
- 万马齐瘖[wàn mǎ qí yīn]见“萬馬齊喑”。 
- 迷齐眼[mí qí yǎn]方言。眼睛微合成缝的样子。亦指近视眼。迷,用同“眯”。 
- 案齐眉[àn qí méi]犹言举案齐眉。 
- 下道齐桓[xià dào qí huán]近古述及齐桓公。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如: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近古述及齐桓公。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 上称帝喾,下道 齐桓,中述 汤、 武,以刺世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 望齐门[wàng qí mén]古门名。春秋吴王阖闾所建。 
- 天齐王[tiān qí wáng]东岳泰山神的封号。 
齐[jì]字的成语
- 火齐木难[huǒ jì mù nán]火齐:宝石名;木难:宝珠名。 比喻珍奇难得之物。多指诗文书画等。 
齐[jì]字在结尾的词语
- 火齐[huǒ jì]火齐汤,一种清火、治肠胃病的汤药。 齐,同剂。 
- 六齐[liù jì]我国古代创制的六种铜锡比例不同的合金配方。 
齐[jì]字在中间的词语
- 火齐汤[huǒ jì tāng]古代清火的汤药名。 
- 火齐珠[huǒ jì zhū]1.宝珠的一种。 一说,似珠的石。 
- 火齐镜[huǒ jì jìng]传说中的一种宝镜名。 
齐[zī]字在结尾的词语
- 摄齐[shè zī]1.亦作“摄{?}”。 2.提起衣摆。古时官员升堂时谨防踩着衣摆﹐跌倒失态。表示恭敬有礼。 
齐[zī]字在开头的词语
- 齐盛[zī chéng]粢盛。放在祭器内供祭祀的谷物。齐﹐通“粢”。 
- 齐衰[zī cuī]丧服名。为五服之一。服用粗麻布制成,以其缉边缝齐,故称“齐衰”。服期有三年的,为继母﹑慈母;有一年的,为“齐衰期”,如孙为祖父母,夫为妻;有五月的﹐如为曾祖父母;有三月的,如为高祖父母。 
- 齐斧[zī fǔ]1.利斧。齐,通“资”。 2.借指象征帝王权力的黄钺。 
齐[zhāi]字在开头的词语
- 齐戒[zhāi jiè]1.修身自警。 2.古人在祭祀或举行典礼之前,常沐浴更衣,戒绝嗜欲,使身心洁净,以示虔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