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曲相关字典
曲[qǔ]字在结尾的词语
- 新曲[xīn qǔ]新酒。 
- 懊憹曲[ào náo qǔ]1.亦作“懊侬曲”。亦作“懊恼曲”。 2.即《懊憹歌》。 
- 杨柳曲[yáng liǔ qǔ]乐府《近代曲.杨柳枝》的别称。 
- 终曲[zhōng qǔ]交响曲、奏鸣曲、四重奏等大型器乐曲的最后乐章。也指歌剧、舞剧每一幕(通常为最后一幕)最后一场的配乐。 
- 讴曲[ōu qǔ]唱曲子。 
- 佛曲[fó qǔ]古代佛寺讲经前后所吟唱的乐曲,咒,偈﹑吟﹑赞杂用,用以宣传佛经的教义。其后演变为讲唱文学,变文旧亦混称为佛曲。 
- 邻曲[lín qǔ]邻居: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 
- 群曲[qún qǔ]合唱的曲子。大多为一人引端,众人和声。 
- 作曲[zuò qǔ]1.创作音乐曲谱。 2.指音乐曲谱的创作者。 编写音乐作品用奏鸣曲的形式作曲 
- 淩波曲[líng bō qǔ]1.唐 乐曲名。宋 王灼《碧鸡漫志》卷四:“帝在东都梦一女子高髻广裳拜而言曰:‘妾 凌波池 中龙女,久护宫苑,陛下知音,乞赐一曲。’帝为作《凌波曲》奏之池上,神出波间。” 
- 香曲[xiāng qǔ]美酒。 
- 郄曲[xì qǔ]曲折,屈曲。 
- 狗曲[gǒu qǔ]1.极端轻贱《曲礼》之语。 2.指蔑视某种著作。 
- 声曲[shēng qǔ]音声曲调。 
- 采莲曲[cǎi lián qǔ]诗歌。朱湘作。1927年发表。描绘江南村姑采莲情景,娇娆的人与娇娆的荷花交相辉映,桨声与歌声互相应答,花芳与衣香在风中交融。描写细腻,节奏谐美,章节与章节之间的对称形式产生独特的美感。 
- 江南曲[jiāng nán qǔ]乐府《相和曲》名。也称《江南可采莲》。古辞写江南采莲时的景色,纯用白描。参阅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上﹑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江南》。 
- 剧曲[jù qǔ]1.戏剧中使用的套曲。清代亦以指通俗乐曲。 2.戏剧作品。 
- 阿曲[ē qǔ]1.阿谀随顺。 2.谓诬妄不实。 3.偏袒回护。 
- 棡鼓曲[gāng gǔ qǔ]曲名。相传黄帝出师涿鹿,以?鼓为警卫,作?鼓曲。或谓其曲辞本之鲜卑。 
- 序曲[xù qǔ]歌剧、舞剧、话剧等大型戏剧作品开幕前的序奏音乐。19世纪浪漫派作曲家把序曲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标题性乐曲,世称“音乐会序曲”。由于有具体的内容要求,序曲一般形式较为自由、精悍。 
- 瑞曲[ruì qǔ]歌颂吉祥事物的乐曲。如《祥麟》﹑《甘露》﹑《沧海澄清》﹑《瑞粟呈祥》等。 
- 金锁曲[jīn suǒ qǔ]曲调名。 
- 组曲[zǔ qǔ]由若干器乐曲组成的一组乐曲。将戏剧音乐﹑舞剧或歌剧中若干完整﹑精彩的段落或乐曲辑成套曲的,也称组曲,如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的《金鸡组曲》﹑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组曲》。 
- 回旋曲[huí xuán qǔ]乐曲形式之一,特点是表现基本主题的旋律屡次反复。 
- 杂曲[zá qǔ]乐府歌曲名。大多为汉至南北朝时民间作品。 
- 平陵曲[píng líng qǔ]即《平陵东》。 
- 三曲[sān qǔ]1.古丧礼的一种哀声。谓一举声而三折。 2.唐长安城北平康里之歌妓聚居区,分一曲﹑二曲﹑中曲,合称三曲。见唐孙棨《北里志.海论三曲中事》。 3.酒名。曲酒中品级最低的一种。 
- 空曲[kōng qǔ]1.指高峻险要的山峰。 2.广阔回环。 3.谓文笔畅达而宛转。 
- 踩曲[cǎi qǔ]制作酒曲,需用脚踩,故称。 
- 凤曲[fèng qǔ]本指萧史故事。后泛指美妙的乐曲。 
- 郢中曲[yǐng zhōng qǔ]比喻高雅的诗作。 
- 糟曲[zāo qǔ]酒母。亦泛指酒。 
- 层曲[céng qǔ]1.高大屈曲。 《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渐臺临池,层曲九成。”吕向 注:“层,高也。九成,九重也。高大屈曲,九重而成。” 
- 酸曲[suān qǔ]方言。情歌。 〈方〉∶情歌 
- 陋曲[lòu qǔ]粗俗鄙俚的歌谣。 
- 三部曲[sān bù qǔ]源出古希腊,指情节联贯的三部悲剧,如埃斯库罗斯的《奥列斯特》。后泛指三部内容各自独立而又互相连贯的文学作品。如茅盾的《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亦借指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 
- 大曲[dà qǔ]1.见“大屈”。 2.古代歌曲的一种。《宋书.乐志三》着录有大曲十五曲﹐多用流传的诗篇配乐﹐增减字句﹐以合音节。唐宋大曲﹐系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遍”组成的成套乐舞。唐大曲多以诗句入乐叠唱﹐《乐府诗集》收有残篇。宋大曲则为词体﹐系长篇叙事歌曲﹐歌舞结合。如董颖《薄媚.西子词》﹑曾布《水调歌头.冯燕传》等。大曲同宋元戏曲音乐有渊源关系。 
- 套曲[tào qǔ]1.由若干乐曲或乐章组合成套的大型器乐曲或声乐曲。 2.见“套数”。 
- 通俗歌曲[tōng sú gē qǔ]指形式上简洁、单纯,曲调流畅,易于被社会大众接受的歌曲。 
- 戏曲[xì qǔ]中国传统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以及人物扮演等因素的综合艺术。以唱做念打为表现手段。剧中人物由生、旦、净、丑等脚色行当扮演,各脚色行当各有不同的表演程式。音乐体式有联曲体和板腔体,或兼用两者。渊源于秦汉的百戏。宋元南戏和元杂剧是最早的成熟的戏曲形式。明代有昆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四大声腔,清代各地方戏曲剧种广泛产生。据1985年统计,各民族、各地区的戏曲剧种共三百三十五种。 
- 山曲[shān qǔ]山势弯曲隐蔽处。 
- 墟曲[xū qǔ]犹墟里。 
- 纥那曲[hé nà qǔ]词牌名。 
- 柳叶曲[liǔ yè qǔ]曲名。 
- 灵曲[líng qǔ]祷祝亡魂的乐曲。 
- 记曲[jì qǔ]指唐善歌者张红红隔屏以小豆记乐曲节拍之事。常用作咏吟善歌者的典故。 
- 卬曲[áng qǔ]俯仰,高低。犹言无论怎样。 
- 邃曲[suì qǔ]1.幽深。 
- 宛曲[wǎn qǔ]1.辗转;曲折。 2.曲折婉转。 
- 樛曲[jiū qǔ]曲折,弯曲。 
- 粤曲[yuè qǔ]曲艺曲种。流行于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以及香港、澳门等地。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当时由盲女演唱。民初出现亮眼“女伶”,音乐上也有所发展。唱腔和粤剧基本相同。曲目也都取自粤剧剧本。 
- 郑曲[zhèng qǔ]春秋郑国的乐曲。多指俗曲。 
- 侧辞艳曲[cè cí yàn qǔ]词藻华丽而流于浮华的诗歌。辞,也写作“词”。 
- 旧曲[jiù qǔ]1.古曲﹐对“新曲”而言。 2.指歌妓聚居之所。 
- 情曲[qíng qǔ]心曲,心里事。 
- 塞曲[sāi qǔ]边远地区的乐曲。 
- 渭曲[wèi qǔ]地名。在陕西省大荔县东南。 
- 按曲[àn qǔ]击节唱曲。 
- 乾安曲[qián ān qǔ]宋 代行大典,在帝王出入时所奏乐曲名。 
- 枉曲[wǎng qǔ]谓违法曲断;不公正。 
- 羁曲[jī qǔ]客居异乡的心情。 
- 杖鼓曲[zhàng gǔ qǔ]古乐曲名。用杖鼓伴奏的乐曲。 
- 懊侬曲[ào nóng qǔ]见“懊憹曲”。 
- 鸣珂曲[míng kē qǔ]1.亦作“鸣珂巷”。 2.唐代京都长安胡同名。为当时***聚居之所。后因以为冶游场所的代称。 
- 交响曲[jiāo xiǎng qǔ]特指由交响乐队演奏、由多个乐章组成的大型音乐作品。自18世纪中、末叶经海顿、莫扎特等人确立后,一直被认为是音乐体裁中最难以驾驭但又最富于思想哲理、最富表现力的形式。 通常用奏鸣曲式,为齐全的交响乐队精心创作的器乐作品 
- 遗曲[yí qǔ]指前代遗留下来的乐曲。 
- 颐曲[yí qǔ]酒曲的一种。 
- 纤曲[xiān qǔ]细密曲折。 
- 大堤曲[dà dī qǔ]乐府西曲歌名。与《雍州曲》皆出《襄阳乐》。梁简文帝《雍州曲》有以《大堤》为题的﹐为唐《大堤曲》﹑《大堤行》所本。 
- 九回曲[jiǔ huí qǔ]逶迤曲折貌。 
- 安魂曲[ān hún qǔ]一译“追思曲”。一种用于天主教追悼仪式的合唱套曲。原为悼念死亡者的弥撒曲。18、19世纪成为管弦乐队伴奏的大型合唱套曲。现代安魂曲内容已不限于宗教范围,如英国布立顿的《战争安魂曲》。 
- 鼓吹曲[gǔ chuī qǔ]乐府歌曲名。古乐中有鼓吹乐,用鼓﹑钲﹑箫﹑笳等乐器合奏,历代鼓吹乐多有歌辞配合。 
- 夜夜曲[yè yè qǔ]乐府杂曲歌辞。 
- 凉州曲[liáng zhōu qǔ]乐府《近代曲》名。 
- 一曲[yī qǔ]1.水流弯曲处。 2.犹一弯。 3.犹一隅。曲,局部,片面。 4.犹一缕。 
- 深曲[shēn qǔ]深微曲折。 
- 谱曲[pǔ qǔ]谱写曲子。 为歌词配曲 
- 萦曲[yíng qǔ]回旋曲折。 
- 谄曲[chǎn qǔ]1.亦作“讇曲”。 2.曲意逢迎。 
- 黄陵曲[huáng líng qǔ]民间曲调名。 
- 里曲[lǐ qǔ]俚俗的歌曲。 
- 二曲[èr qǔ]1.陕西省周至县(原盩厔县)的别名。盩,水曲;厔,山曲,故又名“二曲”。 2.清初学者李颙的别号。颙为周至人,自署曰二曲土室病夫,学者称二曲先生。 
- 沂曲[yí qǔ]谓在沂水边逍遥歌唱。 
- 睢阳曲[suī yáng qǔ]歌曲名。 
- 令曲[lìng qǔ]即小令。指短调的词。 
- 相思曲[xiāng sī qǔ]古乐府曲名。 
- 野曲[yě qǔ]指民间曲调。 
- 度曲[dù qǔ]〈书〉①作曲:工于度曲。②照现成的曲调唱。 
- 謡曲[yáo qǔ]没有伴奏的歌曲。 
- 叫曲[jiào qǔ]象叫喊似的歌唱,歌声中缺乏蕴含的感情。 
- 正曲[zhèng qǔ]矫正枉曲。 
- 元曲[yuán qǔ]元代杂剧和散曲的合称。亦专指元杂剧。 元代的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 归曲[guī qǔ]犹归罪。 
- 红曲[hóng qǔ]又称“红米”。大米的微生物发酵制品。中国特产。将红曲霉接种在蒸熟的稻米上,发酵制成。用于制造红糟、红酒、红乳腐,以及其他食品的染色。也可入药。 
- 轮唱曲[lún chàng qǔ]歌唱演唱形式之一。所有声部都按同一旋律,但非同时出现,而是按一定时距先后歌唱,各声部相互追逐而又交叠出现,构成良好的和声效果。例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 
- 丹曲[dān qǔ]一种红曲。 用于防腐。 
- 松风曲[sōng fēng qǔ]古琴曲名。 
- 岩曲[yán qǔ]山的曲折处。 
- 间奏曲[jiān zòu qǔ]戏曲或歌剧中在两幕(或场)之间演奏的小型器乐曲。 在两幕(或场)戏曲或歌剧之间演奏的小型器乐曲 
- 井曲[jǐng qǔ]里巷;里弄。 
- 泉曲[quán qǔ]指冥府。 
- 昆山曲[kūn shān qǔ]见“昆曲”。 
- 圆舞曲[yuán wǔ qǔ]一种三拍子的舞曲。起源于奥地利民间舞蹈,节奏明快,旋律流畅;伴奏中每小节用一和弦,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 主要为音乐会演出用的3/4拍的器乐、交响乐或声乐的乐曲 
- 榛曲[zhēn qǔ]草木丛生的幽僻之处。 
- 鉴曲[jiàn qǔ]指鉴湖。在浙江绍兴。语本《新唐书.隐逸传.贺知章》﹕“又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有诏赐镜湖剡川一曲。” 
- 练习曲[liàn xí qǔ]一种专为乐器演奏的技术训练而编写的乐曲,常具有明确、特定的训练意图,如练习演奏八度、颤音、快速弹奏、琶音等。另有供艺术表演的练习曲,兼具炫技性与音乐的深刻表现力,如肖邦的钢琴练习曲。 
- 金缕曲[jīn lǚ qǔ]词牌名。又名《贺新郎》﹑《乳燕飞》。亦作曲牌名。 
- 青州曲[qīng zhōu qǔ]即青州从事。 
- 供奉曲[gòng fèng qǔ]宫廷内演奏的歌曲。 
- 险曲[xiǎn qǔ]1.崎岖曲折。 2.邪恶不正。 
- 勾曲[gōu qǔ]弯曲。 
- 鼓笛曲[gǔ dí qǔ]乐曲名。 
- 小曲[xiǎo qǔr]1.角度较小的弯折。 2.指娼女居处。 
- 协奏曲[xié zòu qǔ]指一件或一组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的器乐套曲。起源于意大利巴罗克时期。通常由“快-慢-快”三乐章构成,强调独奏乐器与乐队间的音响对比,并努力发挥独奏乐器本身的演奏技巧及表现力。 
- 流行歌曲[liú xíng gē qǔ]①在一定时期内受到普遍欢迎,广泛传唱的歌曲。②指通俗歌曲。 一般流行时期不长但受到广泛欢迎和易于演唱和记忆的歌曲 
- 理曲[lǐ qǔ]弄曲,演奏乐曲。 
- 长干曲[cháng gàn qǔ]乐府《杂曲歌辞》名。长干﹐里巷名﹐靠近长江。歌辞内容写长干里一带江边妇女的生活感情。《乐府诗集.杂曲歌辞》有《长干曲》。唐诗人崔颢有《长干曲》四首﹐李白有《长干行》二首﹐皆为抒情名作。参见“长干”。 
- 进行曲[jìn xíng qǔ]适合于队伍行进时演奏或歌唱的乐曲,节奏鲜明,结构严整,由偶数拍子构成,如《解放军进行曲》等。 
- 渡江曲[dù jiāng qǔ]借指《桃叶歌》。相传该歌为晋王献之于秦淮河畔歌送其妾桃叶时作,其词云:“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见《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桃叶歌》引《古今乐录》。 
- 前溪曲[qián xī qǔ]古乐府吴声舞曲。 
- 蠖曲[huò qǔ]蠖屈。 
- 铜鞮曲[tóng dī qǔ]即《白铜鞮歌》。也称《襄阳蹋铜蹄》。乐府清商曲名。 
- 携手曲[xié shǒu qǔ]乐府歌曲名。属杂曲歌辞。 
- 故曲[gù qǔ]古曲;旧时的乐曲。 
- 鬈曲[quán qǔ]毛发弯曲。 
- 清调曲[qīng diào qǔ]乐府《相和歌》的一部。有《苦寒行》﹑《豫章行》﹑《董逃行》﹑《相逢狭路间行》﹑《塘上行》﹑《秋胡行》等。所用乐器有笙﹑笛﹑箎﹑节﹑琴﹑瑟﹑筝﹑琵琶八种。 
- 湾曲[wān qǔ]1.水湾曲折处。 2.弯曲不直。湾﹐同“弯”。 
- 昆曲[kūn qǔ]①流行于江苏南部(南昆)及北京、河北(北昆)等地的地方戏曲剧种,用昆腔演唱。也叫昆剧。 ②昆腔。 流行于中国江苏南部(南昆)及北京、河北(北昆)等地的剧种,用昆腔演唱 
- 法曲[fǎ qǔ]一种古代乐曲。东晋南北朝称作法乐。因其用于佛教法会而得名。原为含有外来音乐成分的西域各族音乐﹐后与汉族的清商乐结合﹐并逐渐成为隋朝的法曲。其乐器有铙钹﹑钟﹑磬﹑幢箫﹑琵琶。至唐朝又搀杂道曲而发展至极盛阶段。著名的曲子有《赤白桃李花》﹑《霓裳羽衣》等。 
- 环曲[huán qǔ]弯曲,曲折。 
- 邪曲[xié qǔ]1.不正直。 2.指品性不正的人。 不正邪曲之公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 武曲[wǔ qǔ]星名。旧时迷信说法,人间诸事均有上天星宿分别执掌。武曲星主管武事。 
- 诡曲[guǐ qǔ]离奇曲折。 
- 仙曲[xiān qǔ]仙界的乐曲。喻指美妙的乐曲。 
- 道曲[dào qǔ]1.宫调名。 2.唐代教坊曲名。 
- 集曲[jí qǔ]南曲体式之一。集同一宫调或不同宫调内诸曲牌的各一节﹐联为新曲。 
- 十大曲[shí dà qǔ]指宋金人所作并广泛流传的十首词。即苏小小《蝶恋花》﹑邓千江《望海潮》﹑苏轼《念奴娇》﹑辛弃疾《摸鱼儿》﹑晏几道《鹧鸪天》﹑柳永《雨霖铃》﹑吴激《春草碧》﹑朱淑真《生查子》﹑蔡松年《石州慢》﹑张先《天仙子》。 
- 催眠曲[cuī mián qǔ]催婴儿入睡时唱的歌曲。 
- 干安曲[gān ān qǔ]宋代行大典,在帝王出入时所奏乐曲名。亦省作“干安”。 
- 前奏曲[qián zòu qǔ]一种规模较小、结构紧凑的器乐曲。原为赋格或组曲等的开始曲。19世纪以来,肖邦、德彪西等人将前奏曲发展为独立的钢琴特性曲。此外,某些短小的歌剧序曲也称前奏曲。 
- 南曲[nán qǔ]宋元时期流行在南方的戏曲、散曲所用的音乐。与北曲相对。渊源于唐宋大曲、宋词、诸宫调、唱赚和南方民歌、小调。盛行于元明。音乐上用五声音阶,以箫笛伴奏为主。节奏较舒缓,声调绵联婉转。采用多种曲牌相连贯的联曲体音乐结构。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都主要用南曲。 
- 审曲[shěn qǔ]见“审曲面埶”。 
- 别曲[bié qǔ]1.送别之曲。 2.送神之词。唐李贺有《神弦别曲》。 
- 众曲[zhòng qǔ]诸邪恶之人。 
- 睿曲[ruì qǔ]称皇帝所作的诗歌。 
- 拘曲[jū qǔ]拘泥浅陋;拘泥不化。语本《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 利川小曲[lì chuān xiǎo qǔ]曲艺曲种。曾流行于湖北利川的茶兴﹑南坪一带。现知曲牌有《龙抬头》﹑《龙摆尾》﹑《银纽丝》等近三十个,联曲体。有坐唱和走唱两种形式。传统曲目有《十二月》﹑《骂保长》等。此曲种于解放前即已湮没,解放后被重新发掘。 
- 更衣曲[gēng yī qǔ]唐新乐府名,刘禹锡作。以汉平阳公主家歌者卫子夫侍武帝更衣得幸,于元朔元年立为皇后事为题材。参阅《乐府诗集.新乐府辞五.更衣曲》。 
- 却曲[què qǔ]屈曲;曲折。 
- 汾曲[fén qǔ]汾水源出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东南流经太原市至新绛县而西折入黄河。其西折处谓汾曲。 
- 俚曲[lǐ qǔ]通俗的歌曲。也叫俗曲。 通俗的歌曲。也叫“俗曲” 
- 糱曲[niè qǔ]酒曲。 
- 西曲[xī qǔ]1.乐府《清商曲》的一部。详“西曲歌”。 2.山西﹑陕西的地方小曲。 
- 舞曲[wǔ qǔ]用于舞蹈时伴舞的音乐。也包括根据舞蹈的节奏写成的、但并不用于伴舞的各类器乐曲和声乐曲。舞曲最鲜明的特点是节奏,不同的舞蹈具有各自独特的节奏型。较著名的舞曲类型有小步舞曲、圆舞曲、探戈舞曲等。 
- 偏曲[piān qǔ]1.不公正。 2.偏颇隐晦。 
- 意曲[yì qǔ]犹心曲。谓内心深处。 
- 追曲[zhuī qǔ]犹言追随邪佞。 
- 丽曲[lì qǔ]1.美妙的乐曲。 2.指靡丽的乐曲。 
- 金笺奏曲[jīn jiān zòu qǔ]宋乐史《序》﹕“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车﹐太真妃以步辇从﹐诏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一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辞焉?’遽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供奉李白﹐立进《清平调辞》三章。白欣然承诏旨﹐由若宿酲未解﹐因援笔赋之。”后以“金笺奏曲”为词臣因文才得到宠幸之典。 
- 哀蝉曲[āi chán qǔ]曲名。相传汉武帝因思李夫人而作。晋王嘉《拾遗记.前汉上》:“汉武帝思怀往者李夫人,不可复得……因赋《落叶哀蝉》之曲。” 
- 悃曲[kǔn qǔ]诚挚的心意。 
- 挛曲[luán qǔ]蜷曲。 
- 郢上曲[yǐng shàng qǔ]比喻高雅的诗作。 
- 崎曲[qí qǔ]曲折。 
- 奏曲[zòu qǔ]演奏乐曲。 
- 禁曲[jìn qǔ]宫廷乐曲。 
- 软舞曲[ruǎn wǔ qǔ]唐代一种舞蹈的乐曲。 
- 摇篮曲[yáo lán qǔ]一种抒情声乐曲或短小的器乐曲,其节奏暗示摇篮轻轻摇摆的律动,曲调温柔、动听。较著名的有舒柏特、勃拉姆斯所写的声乐摇篮曲和肖邦的钢琴独奏摇篮曲。 
- 鼓子曲[gǔ zǐ qǔ]曲艺的一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约有一百多年历史。唱曲牌﹑有大牌子﹑小牌子﹑套曲﹑板头曲等四类。伴奏乐器主要有三弦﹑檀板﹑古筝﹑八角鼓等。以前大都是业余爱好者围桌坐唱,后来才上舞台演唱。 
- 杜曲[dù qǔ]1.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樊川﹑御宿川流经其间。唐大姓杜氏世居于此,故名。 2.指唐杜牧。 
- 采菱曲[cǎi líng qǔ]见“采菱”。 
- 纡曲[yū qǔ]迂回曲折。 
- 罗唝曲[luó gòng qǔ]曲名。又名望夫歌。 
- 乐曲[yuè qǔ]音乐作品。统称演奏和歌唱之歌曲。 音乐作品 
- 欹曲[qī qǔ]1.弯曲;歪斜。 2.犹曲折。 
- 阳关曲[yáng guān qǔ]1.琴曲名。即《阳关三叠》。详“阳关三迭”。 2.词牌名。因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西出阳关无故人”句而得名。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宋苏轼有《阳关曲》词。 
- 大道曲[dà dào qǔ]乐府杂曲歌辞。 
- 甘州曲[gān zhōu qǔ]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甘州子》。单调三十三字,平韵。 
- 渔父曲[yú fǔ qǔ]即渔父引。 
- 坊曲[fāng qǔ]1.泛指街巷。 2.指***所居之地。 
- 北曲[běi qǔ]①宋元以来北方诸宫调、散曲、戏曲所用的各种曲调的统称,调子豪壮朴实。②元代流行于北方的戏曲。参看〖杂剧〗。 
- 吴娘曲[wú niáng qǔ]古歌曲名。传为古歌妓吴二娘作。 
- 梅花曲[méi huā qǔ]即《梅花落》。 
- 紫芝曲[zǐ zhī qǔ]相传秦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避乱隐居,称商山四皓,作歌曰:“漠漠商洛,深谷威夷。晔晔紫芝,可以疗饥。皇农邈远,余将安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而畏人,不若贫贱而轻世。”见《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二》,题作《采芝操》。唐人作《紫芝曲》,亦称《紫芝歌》﹑《紫芝谣》。亦泛指隐逸避世之歌。 
- 变奏曲[biàn zòu qǔ]运用变奏手法谱写的乐曲,如贝多芬的《C小调三十二次变奏曲》。 
- 四弦曲[sì xián qǔ]乐府《相和歌》的一部。 
- 神曲[shén qǔ]长诗。意大利诗人但丁作于1307-1321年。全诗分三部分:《地狱》、《炼狱》和《天堂》,共一万四千余行。采用幻游文学的形式和隐喻象征的手法,描写作者游历“地狱”、“炼狱”、“天堂”的情景,广泛地反映了14世纪意大利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当时的社会黑暗,体现出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 八风曲[bā fēng qǔ]即八风舞。 
- 桡曲[ráo qǔ]1.谓弯曲曲木。 2.屈服。 
- 塘上曲[táng shàng qǔ]指三国魏曹操所作《塘上行》。 
- 恳曲[kěn qǔ]诚恳委婉。 
- 俪曲[lì qǔ]美妙的乐曲。借指精美的诗作。俪,同“丽”。 
- 末曲[mò qǔ]指曲子的末章。 
- 隘曲[ài qǔ]扼守险要的部队。 
- 钧天曲[jūn tiān qǔ]指钧天广乐。 
- 申曲[shēn qǔ]沪剧的别称。 “沪剧”的别称 
- 楚调曲[chǔ diào qǔ]乐府《相和歌》的一部。有《白头吟》﹑《泰山吟》﹑《梁甫吟》﹑《东武吟》﹑《怨诗行》等。所用乐器有笙﹑笛﹑节﹑琴﹑筝﹑琵琶﹑瑟七种。参阅《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六.楚调曲序》。 
- 隈曲[wēi qǔ]山水弯曲处。 
- 金牋奏曲[jīn jiān zòu qǔ]宋 乐史《〈李翰林别集〉序》:“开元 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车,太真妃 以步輦从,詔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一十六色,李龟年 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辞焉?’遽命 龟年 持金花牋,宣赐翰林供奉 李白,立进《清平调辞》三章。白 欣然承詔旨,由若宿酲未解,因援笔赋之。”后以“金牋奏曲”为词臣因文才得到宠幸之典。宋 姚勉《沁园春·寿赵倅》词:“合沉香亭北,金牋奏曲,恩披兽锦,醉拭龙巾。” 
- 黄骢曲[huáng cōng qǔ]指黄骢叠。 
- 奏鸣曲[zòu míng qǔ]特指由一件乐器(常为钢琴)或两件乐器(常为钢琴与其他乐器)演奏的多乐章套曲形式。第一乐章为快板;第二乐章为慢板;第三乐章为小步舞曲或谐谑曲;第四乐章为快板或急板。18世纪中叶以来,这种形式成为所有大型器乐体裁的基础。 一种由四个独立乐章组成的器乐曲,各乐章都具有独特的结构与风格 
- 吴越曲[wú yuè qǔ]吴地民歌。 
- 渔阳曲[yú yáng qǔ]即《渔阳参挝》。 
- 制曲[zhì qǔ]填写曲子。 
- 和曲[hé qǔ]歌曲中集体谐声合唱的部分。 
- 西洲曲[xī zhōu qǔ]乐府《杂曲歌辞》名。南朝无名氏作。因首句有“忆梅下西洲”﹐故名。内容抒写少女对久别的情人的怀念﹐是南朝乐府中的名篇。 
- 褶曲[zhě qǔ]面状构造(如层理、劈理或片理等)形成的弯曲。 单个的弯曲也称褶曲。褶皱的面向上弯曲,两侧相背倾斜,称为背形;褶皱面向下弯曲,两侧相向倾斜,称为向形。如组成褶皱的各岩层间的时代顺序清楚,则较老岩层位于核心的褶皱称为背斜,较新岩层位于核心的褶皱称为向斜。正常情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单个褶皱大者可延伸数十公里,小者可见于手标本或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 
- 时曲[shí qǔ]当时流行的曲子。 
- 钧曲[jūn qǔ]见“钧天曲”。 
曲[qǔ]字在开头的词语
- 曲部尚书[qǔ bù shàng shū]唐汝阳王李琎的自称。 
- 曲尽[qǔ jìn]1.委曲而详尽。 2.竭尽。 
- 曲槛[qǔ kǎn]曲折的栏杆。 
- 曲禁[qǔ jìn]造曲制酒的禁令。 
- 曲释[qǔ shì]歪曲的解释。 
- 曲胜[qǔ shèng]小胜,局部的胜利。 
- 曲刃[qǔ rèn]一种弯曲似钩的兵器。 
- 曲枉[qǔ wǎng]弯曲不直。 
- 曲鬯[qǔ chàng]见“曲畅”。 
- 曲赐[qǔ cì]敬词。称尊长的赐予﹑关照等。犹言承蒙赐予。 
- 曲钩[qǔ gōu]比喻奸邪。 
- 曲谅[qǔ liàng]垂谅;特加原谅。 
- 曲琼[qǔ qióng]玉钩。琼,美玉。 
- 曲昭[qǔ zhāo]详悉。 
- 曲言[qǔ yán]1.婉言。 2.犹曲解。 3.违心的话。 
- 曲牌[qǔ pái]曲的调子的名称。如《点绛唇》﹑《山坡羊》﹑《挂枝儿》等﹐名色多至几千个。每一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平仄﹐可据以填写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也有与词牌名相同的。有的曲牌有调无词﹐只供演奏。曲调音节﹐古代都写在牌子上﹐故称为曲牌。参阅明王骥德《曲律.论调名》。 
- 曲剧[qǔ jù]由曲艺发展而成的新型戏曲,有北京曲剧﹑河南曲剧﹑安徽曲子戏等。亦专指北京曲剧。 
- 曲式[qǔ shì]音乐作品根据一定的逻辑组成,这种形式规范称为曲式。 如歌曲的曲式有一段式、二段式、三段式;器乐曲的曲式有变奏曲式、奏鸣曲式。 
- 曲袷[qǔ jiá]方领。 
- 曲踊[qǔ yǒng]向上跳。《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魏犫束胸见使者﹐曰:‘以君之灵﹐不有宁也。’距跃三百﹐曲踊三百。”杜预注:“曲踊﹐跳踊也。”孔颖达疏:“曲踊﹐以曲为言﹐则谓向上跳而折复下。”一说为横跳。《左传杜解补正》引邵宝曰:“跃踊者﹐皆絶地而起﹐所谓跳也。距跃﹐直跳也。曲踊﹐横跳也。横跳必先直而旋﹐故不曰横而曰曲。”后用以泛指跳跃﹐表示奋厉的气概。 
- 曲吕[qǔ lǚ]犹曲律。 
- 曲肖[qǔ xiāo]曲似,完全相似。 
- 曲嫌[qǔ xián]细嫌。 
- 曲池[qǔ chí]1.人体经穴名。在两肘横纹外端骨凹陷处。 2.曲折回绕的水池。 3.春秋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 
- 曲拗[qǔ niù]犹违拗。 
- 曲洑[qǔ fú]堵塞堤岸洞口的物料,多为木料或柴草束等。因系利用洞口流水的力量将物料自然吸至洞口,故称“曲洑”。 
- 曲学[qǔ xué]1.囿于一隅之学。亦指学识浅陋的人。 2.犹邪说。 3.犹曲笔。歪曲事实的笔法。 4.歪曲学术。参见“曲学阿世”。 
- 曲复[qǔ fù]迂回曲折。 
- 曲王[qǔ wáng]酒神。 
- 曲腔[qǔ qiāng]唱腔。 
- 曲法[qǔ fǎ]枉法。 
- 曲蔽[qǔ bì]曲为掩盖。 
- 曲政[qǔ zhèng]犹军政。 
- 曲居士[qǔ jū shì]指酒。 
- 曲坊[qǔ fāng]犹里巷。 
- 曲辞[qǔ cí]1.亦作“曲词”。邪僻之词;阿谀之词。 2.含义隐微之词。 3.谓隐微其词。 
- 曲营[qǔ yíng]多方谋求。 
- 曲谬[qǔ miù]违背,不一致。 
- 曲惠[qǔ huì]小惠。 
- 曲防[qǔ fáng]遍设堤防。 
- 曲队[qǔ duì]犹曲部,部队。 
- 曲江宴[qǔ jiāng yàn]即曲江会。 
- 曲燕[qǔ yàn]同“曲宴”。 
- 曲致[qǔ zhì]1.曲折的情致。 2.详尽表达。 
- 曲故[qǔ gù]巧诈。 
- 曲匝[qǔ zā]犹曲转。 
- 曲兵[qǔ bīng]曲刃。 
- 曲衍[qǔ yǎn]曲折的湖泽。 
- 曲长[qǔ cháng]古代军队编制,部下有曲,曲的长官为曲长。 
- 曲念[qǔ niàn]深切怀念。 
- 曲江池[qǔ jiāng chí]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秦为宜春苑,汉为乐游原,有河水水流曲折,故称。隋文帝以曲名不正﹐更名芙蓉园。唐复名曲江。开元中更加疏凿,为都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参阅唐康骈《剧谈录.曲江》﹑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关西道一.雍州》。 
- 曲临[qǔ lín]1.犹俯照。 2.屈尊光临。称人来访的敬辞。 
- 曲伎[qǔ jì]1.亦作“曲技”。 2.小技。 
- 曲录[qǔ lù]弯曲貌;屈曲貌。 
- 曲事[qǔ shì]曲意奉事。 
- 曲院[qǔ yuàn]妓院。 
- 曲县[qǔ xiàn]1.亦作“曲悬”。 2.周礼,诸侯之乐,室内三面悬乐器,形曲,谓之“曲县”。县,“悬”的古字。 
- 曲节[qǔ jié]犹屈节。谓屈己下人,降身相从。 
- 曲鞠[qǔ jū]犹深究。 
- 曲方氏[qǔ fāng shì]中药材防风的别名。 
- 曲街[qǔ jiē]犹小街。 
- 曲情[qǔ qíng]犹私情。 
- 曲录木[qǔ lù mù]见“曲录床”。 
- 曲拳[qǔ quán]1.谓鞠躬行礼。 2.拳曲,屈曲。 
- 曲听[qǔ tīng]谓勉强听从。 
- 曲词[qǔ cí]见“曲辞”。 
- 曲国[qǔ guó]不正之国。 
- 曲部[qǔ bù]1.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 2.歌馆或妓院的代称。 
- 曲木几[qǔ mù jǐ]用屈曲的树木制成的矮而小的桌子。 
- 曲洛[qǔ luò]见“曲诺”。 
- 曲狭[qǔ xiá]迂曲狭窄。 
- 曲蘖[qǔ niè]幼芽屈曲。 
- 曲劝[qǔ quàn]婉转劝说。 
- 曲球[qǔ qiú]这是一种必须练习的球路。 
- 曲行[qǔ xíng]邪行。 
- 曲证[qǔ zhèng]详细证明;多方考证。 
- 曲全[qǔ quán]1.犹言委曲求全。语出《老子》:“曲则全,枉则直”。 2.委曲成全。 
- 曲引[qǔ yǐn]乐曲。 
- 曲均[qǔ jūn]犹曲直。 
- 曲悟[qǔ wù]深刻的领会。 
- 曲盝[qǔ lù]曲形的食品盒。 
- 曲环[qǔ huán]迂回环绕。 
- 曲顾[qǔ gù]古代迎亲礼仪之一。婿至女家迎女,出门登车,授女以绥,自御轮三周,然后下车先女而归。此时须回头顾视,谓之曲顾礼。 
- 曲女城[qǔ nǚ chéng]古印度著名古都。为戒日王都城。梵名羯若鞠阇(Kany?kubja或K?nyakabja)。晋法显《佛国记》作罽饶夷城。今名卡瑙季,位于恒河与卡里河合流处。佛教传说故事,国王梵授有百女,仪貌妍雅,时有大树仙人往见王求婚,除稚女外,皆不应聘,仙人恼怒,恶咒九十九女,悉令腰曲形毁﹐毕世无婚。其后诸女果背伛,因更名王城为曲女城。参阅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羯若鞠阇国》﹑宋法云《翻译名义集.羯若鞠阇》。 
- 曲断[qǔ duàn]1.谓由下层决断公事。曲,乡曲。 2.枉法判决。 
- 曲目[qǔ mù]剧本或歌曲目录。亦指歌曲和其他音乐作品等的名目。 
- 曲江[qǔ jiāng]1.水名。指江苏省扬州市南长江的一段。 2.水名。即钱塘江。本名浙江,因潮水经浙山下曲折而东入海,故又名曲江。 3.水名。即曲江池。 
- 曲护[qǔ hù]曲意袒护;委曲袒护。 
- 曲张[qǔ zhāng]弓神名。 
- 曲蹴[qǔ cù]方言。蜷缩,蹲。 
- 曲房[qǔ fáng]内室;密室。 
- 曲邪[qǔ xié]不正。 
- 曲落[qǔ luò]村庄。 
- 曲水[qǔ shuǐ]古代风俗,于农历三月上巳日(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就水滨宴饮,认为可祓除不祥,后人因引水环曲成渠,流觞取饮,相与为乐,称为曲水。 
- 曲录床[qǔ lù chuáng]僧家用的禅床。因刻木成屈曲形为之,故名。 
- 曲附[qǔ fù]曲意阿附。 
- 曲宴[qǔ yàn]犹私宴。多指宫中之宴。 
- 曲偻[qǔ lǚ]犹伛偻,驼背。 
- 曲领[qǔ lǐng]1.圆领。亦指有圆领的外衣。 2.唐宋职官公服﹐其制曲领大袖﹐下施横襕﹐束以革带﹐幞头﹐乌皮靴。自王公至一命之士﹐通服之。参阅《新唐书.车服志》﹑《宋史.舆服志五》。 
- 曲圣[qǔ shèng]1.擅长歌唱的人。 2.指唱曲。 
- 曲台[qǔ tái]1.秦汉宫殿名。 2.汉时作天子射宫,又立为署,置太常博士弟子。为着记校书之处。《汉书.儒林传.孟卿》:“仓(后仓)说《礼》数万言,号曰《后氏曲台记》。”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在曲台校书着记,因以为名。”后亦以指著述校书。 
- 曲阿酒[qǔ ā jiǔ]丹徒有高骊山,传说昔有高骊国女来此,东海之神乘船致酒,欲礼聘为妻,女不肯,海神拨船覆酒,流入曲阿湖。后遂以产美酒著名。见《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一.润州》。 
- 曲躬[qǔ gōng]折腰。形容恭顺。 
- 曲屋[qǔ wū]周旋曲屈的楼阁。 
- 曲谨[qǔ jǐn]谨小慎微。 
- 曲袒[qǔ tǎn]偏袒。 
- 曲静[qǔ jìng]指道家之委曲求全与清静无为的主张。《管子.侈靡》:“不方之政﹐不可以为国;曲静之言﹐不可以为道。”郭沫若等集校:“此斥道家者言。道家主静﹐主无为﹐主恬淡﹐主‘曲则全’。”一说﹐静读为?;?﹐屈。曲?﹐即曲屈﹐不正直。见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管子二》。 
- 曲泉[qǔ quán]人体经穴名。 
- 曲恩[qǔ ēn]曲意施恩。 
- 曲贷[qǔ dài]犹私恩。 
- 曲子[qǔ zi]1.亦称“曲儿”。 2.乐曲;歌曲。 3.指词﹑散曲等韵文。 歌曲或乐曲 
- 曲旃[qǔ zhān]用整幅帛制成的曲柄长幡。 
- 曲从[qǔ cóng]委曲顺从。 
- 曲期[qǔ qī]共同的约定。 
- 曲颐[qǔ yí]下巴骨微向前伸。 
- 曲锡[qǔ xī]曲赐。 
- 曲腰哈背[qǔ yāo hā bèi]形容十分恭顺。 
- 曲遂[qǔ suì]曲意顺从。 
- 曲栏[qǔ lán]曲折的栏杆。 
- 曲论[qǔ lùn]歪曲事实地议论;狡辩。 
- 曲俗[qǔ sú]鄙陋的习俗。 
- 曲江会[qǔ jiāng huì]唐时考中的进士﹐放榜后大宴于曲江亭﹐谓之曲江会。宋人称为闻喜宴。参阅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 
- 曲恕[qǔ shù]宽容。 
- 曲陌[qǔ mò]曲折的道路。 
- 曲巷[qǔ xiàng]1.偏僻的小巷。 2.指妓院。 
- 曲瑵[qǔ zhǎo]车盖上的饰玉。 
- 曲调[qǔ diào]1.即“旋律”。歌曲或戏曲的调子。2.指歌曲。 歌曲或戏曲的调子未成曲调先有情。——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古老曲调 
- 曲録[qǔ lù]1.亦作“曲录”。 2.弯曲貌;屈曲貌。 
- 曲当[qǔ dāng]委曲得当;完全恰当。 
- 曲私[qǔ sī]偏私。 
- 曲业[qǔ yè]犹环堵之室。指简陋的房舍。业,筑墙版。 
- 曲庇[qǔ bì]曲意包庇﹑袒护。 
- 曲隈[qǔ wēi]1.亦作“曲畏”。 2.曲折隐蔽之处。 
- 曲知[qǔ zhī]认识不全面,一知半解。 
- 曲主[qǔ zhǔ]曲意逢迎君主。 
- 曲奉[qǔ fèng]曲意奉承。 
- 曲译[qǔ yì]歪曲原意的翻译。 
- 曲算[qǔ suàn]细算。 
- 曲谱[qǔ pǔ]1.乐谱。 2.辑录并分析各种曲调格式供人作曲时参考的书,如清人王奕清等所编的《曲谱》即是。 
- 曲谋[qǔ móu]不正确的谋略。 
- 曲塞[qǔ sāi]曲折的边塞。 
- 曲躬躬[qǔ gōng gōng]躬身有礼的样子。 
- 曲允[qǔ yǔn]敬词。犹俯允。 
- 曲趣[qǔ qù]谓旨趣隐晦曲折。 
- 曲工[qǔ gōng]乐工。 
- 曲桡[qǔ ráo]见“曲挠”。 
- 曲须[qǔ xū]门上的环纽。 
- 曲纡[qǔ yū]委屈。 
- 曲終人散[qǔ zhōng rén sàn]原指歌曲结束的时候,就是人们解散离开的时候。 也表示感情或者事情结束了。 
- 曲神[qǔ shén]酒神。 
- 曲畏[qǔ wèi]见“曲隈”。 
- 曲穴[qǔ xué]曲曲折折的洞穴。 
- 曲徇[qǔ xùn]顺从;曲从。 
- 曲迂[qǔ yū]弯绕。比喻隐晦,不显明。 
- 曲梁[qǔ liáng]捕鱼的竹篓。 
- 曲道[qǔ dào]1.曲折的小路。 2.棋局。 3.乡曲,乡里。 
- 曲辨[qǔ biàn]1.周详地治理。《荀子.王霸》:“儒者为之不然﹐必将曲辨。”梁启雄释:“曲﹐周也……《说文》:‘辨﹐治也。’”一说﹐谓尽量辨明是非。郝懿行曰:辨﹐古“辩”字。王先谦曰:虞王本作“辩”。见杨柳桥《荀子诂释》。 2.同“曲辩”。 
- 曲沼[qǔ zhǎo]曲池,曲折迂回的池塘。 
- 曲辫子[qǔ biàn zi]乡愚。含有不懂事﹑无知识之意。 
- 曲荷[qǔ hé]敬词。犹承受;承蒙。 
- 曲度[qǔ dù]歌曲的节拍﹑音调。 
- 曲畅[qǔ chàng]1.亦作“曲鬯”。 2.周尽而畅达。亦谓使周尽畅达。 
- 曲隅[qǔ yú]偏僻的角落。 
- 曲喻[qǔ yù]1.间接领悟。 2.间接譬喻。 
- 曲阁[qǔ gé]弯曲相连的楼阁。 
- 曲赦[qǔ shè]犹特赦。 
- 曲述[qǔ shù]详细论述。 
- 曲朝[qǔ cháo]指不正直的朝臣。 
- 曲子相公[qǔ zi xiàng gōng]五代晋相和凝的绰号。 
曲[qǔ]字在中间的词语
- 擎跽曲拳[qíng jì qǔ quán]谓行拜跪之礼。 
- 宣曲宫[xuān qǔ gōng]汉宫名。亦省称“宣曲”。 
- 九曲珠[jiǔ qǔ zhū]一种珠孔曲折难通的宝珠。宋 苏轼《祥符寺九曲观灯》诗“宝珠穿蚁闹连朝”王十朋 集注引 宋 赵次公 曰:“小説载有以九曲宝珠欲穿而不得,问之 孔子。孔子 教以涂脂於线,使蚁通焉。”《老残游记》二十回:“这山里的路,天生成九曲珠似的,一步一曲。”章炳麟《国故论衡·原学》:“贷金尊于市,不知己之有苍璧、小璣,况自有九曲珠足以照夜。” 
- 乞留曲律[qǐ liú qǔ lǜ]1.亦作“乞留曲吕”。弯弯曲曲的样子。 2.抑郁不乐的样子。 3.象声词。 
- 腿曲裢子[tuǐ qǔ lián zǐ]一种挂在腰带上的褡裢﹐装钱物用。因其下垂至腿弯处﹐故称。 
- 郢曲文[yǐng qǔ wén]美称高雅的诗文。 
- 委曲从俗[wěi qǔ cóng sú]指曲意迁就,随从世俗。 
- 九曲肠[jiǔ qǔ cháng]喻无限的忧思。 
- 乞留曲吕[qǐ liú qǔ lǚ]见“乞留曲律”。 
- 枕曲肱[zhěn qǔ gōng]见“枕肱”。 
- 张曲江[zhāng qǔ jiāng]唐张九龄,韶州曲江人,故称“张曲江”。 
- 顾曲周郞[gù qǔ zhōu láng]1.指三国吴周瑜。 2.借指通晓或爱好音乐﹑戏曲的人。 
- 记曲娘子[jì qǔ niáng zǐ]唐大历中﹐歌者张红红与其父丐食于路﹐将军韦青闻其歌喉﹐纳为姬。尝有乐工撰新声未进﹐先印可于青。青潜令红红听于屏后﹐以小豆数合记其拍。乐工歌罢﹐青入问﹐云﹕“已得矣。”青出云﹕“有女弟子曾歌此﹐非新曲也。”即令隔屏风歌之﹐一声不失。乐工大惊异。寻达上听﹐召入宫﹐宫中号曰“记曲娘子”。青卒﹐红红奏曰﹕“妾本风尘丐者﹐致身入内﹐不忍忘其恩。”因一恸而绝。见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歌部》。 
曲[qǔ]字的成语
- 艳曲淫词[yàn qǔ yín cí]香艳的乐曲和淫秽的文辞。 
- 小廉曲谨[xiǎo lián qǔ jǐn]曲谨:过于拘谨。细微的廉洁谨慎。指注意小节而不识大体。 
- 纵曲枉直[zòng qǔ wǎng zhí]指纵容有错误的人却冤枉正直的人。形容不主持正义。 
- 一曲阳关[yī qǔ yáng guān]阳关:古曲调名,古人在送别时唱。比喻别离。 
- 广譬曲谕[guǎng pì qǔ yù]指多方晓谕,委婉开导。 
- 旁通曲畅[páng tōng qǔ chàng]普遍通达。亦作“旁通曲鬯”。 
- 知音识曲[zhī yīn shí qǔ]指通晓音乐。 
- 郑卫之曲[zhèng wèi zhī qǔ]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 周郎顾曲[zhōu láng gù qǔ]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 薮中荆曲[sǒu zhōng jīng qǔ]比喻品质不好的人,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会变得更坏。 
- 枉曲直凑[wǎng qǔ zhí còu]指在弯曲的路上却笔直地往前走。形容人笨拙死板而不知变通。 
- 委曲周全[wěi qǔ zhōu quán]指使自己受委曲,以求得保全。 
- 泛应曲当[fàn yīng qǔ dāng]指广泛适应,无不恰当。 
- 曲高和寡[qǔ gāo hè guǎ]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曲调高雅,能唱和的人很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艺术作品深奥难懂,能理解的人不多曲高和寡,妙伎难工。——三国魏. 阮瑀《筝赋》 
- 流觞曲水[liú shāng qǔ shuǐ]觞:古代酒器;曲水:弯曲的水道。古代的风俗,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在水滨聚会宴饮,以祓除不祥。后泛指在水边宴集。 
- 曲意迎合[qǔ yì yíng hé]想方设法奉承讨好别人。同“曲意逢迎”。 
- 异曲同工[yì qǔ tóng gōng]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 委曲详尽[wěi qǔ xiáng jìn]指对事情的开始经过和结尾了解得十分详细而周密。 
- 流杯曲水[liú bēi qǔ shuǐ]觞:古代酒器;曲水:弯曲的水道。原是古风俗。后泛指在水边宴集,把酒杯放在水中,杯流行时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取杯喝酒。 
- 侧词艳曲[cè cí yàn qǔ]侧:不正;艳:艳丽。文词艳丽而流于轻佻。 
- 曲学阿世[qǔ xué ā shì]曲:弯曲不直;阿:迎合。指学些邪门歪道的东西,以迎合时尚。 
- 詹言曲说[zhān yán qǔ shuō]烦琐、片面的言论。 
- 一曲之士[yī qǔ zhī shì]仅会一首歌曲的人。比喻只精通一种技艺的人。也指孤陋寡闻的人。 
- 深文曲折[shēn wén qǔ shé]歪曲地援引法律条文,不露痕迹地陷人于罪。 
- 累珠妙曲[lěi zhū miào qǔ]形容歌声婉转,如珍珠成串。 
- 曲不离口[qǔ bù lí kǒu]意指曲子要天天唱,才会熟练精妙。比喻熟能生巧。 
- 曲终奏雅[qǔ zhōng zòu yǎ]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后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特别精采。也比喻结局很好。 
- 拗曲作直[ǎo qǔ zuò zhí]故意将错的说成对的。比喻是非颠倒。 
- 旁引曲证[páng yǐn qǔ zhèng]广泛征引,委曲证明。 
- 旁指曲谕[páng zhǐ qǔ yù]从侧面委婉启发晓谕。 
- 款曲周至[kuǎn qǔ zhōu zhì]款曲:殷勤。待人殷勤,照顾周到细致。 
- 千里一曲[qiān lǐ yī qǔ]比喻举止随便,不拘小节。 
- 委曲从顺[wěi qǔ cóng shùn]指曲意迁就,随从世俗。 
- 曲眉丰颊[qǔ méi fēng jiá]曲:弯曲。丰:丰满。弯弯的眉毛,丰润的脸颊。形容相貌美丽富态。 
- 羊肠九曲[yáng cháng jiǔ qǔ]羊肠:像羊肠一样崎岖曲折的小路。九曲:有许多曲折的地方,指河道曲折。形容崎岖曲折的小径和弯弯曲曲的河道。也指道路的艰难。 
- 背曲腰躬[bèi qǔ yāo gōng]腰背弯曲。常指坐久或年老。 
- 淫词艳曲[yín cí yàn qǔ]黄色的、不健康的诗歌、词曲。 
曲[qū]字的成语
- 阿谀曲从[ē yú qū cóng]阿谀:曲意逢迎。曲意逢迎讨好别人。 
- 曲尽情伪[qū jìn qíng wěi]曲:细致;情伪:真假。比喻细致地搞清楚事情的真假。 
- 大人不曲[dà rén bù qū]曲:不公正。旧时指道德高尚的人遵守一定的原则,不偏私,不迎合。 
- 曲尽其态[qū jìn qí tài]曲:委婉细致。曲折委婉地充分表达其姿态。形容表达技巧非常高明。 
- 质伛影曲[zhì yǔ yǐng qū]身体伛偻影子也就弯曲。比喻有因必有果。 
- 旁蹊曲径[páng xī qū jìng]大道旁边狭小而弯曲的路径。比喻不正当的途径。 
- 九曲回肠[jiǔ qū huí cháng]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 有很多曲折的肠子,多用来指郁结愁闷的心肠;也说“九回肠” 
- 远引曲喻[yuǎn yǐn qū yù]说话从远处引证,作曲折比方。 
- 曲水流觞[qū shuǐ liú shāng]古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除去不吉利。 古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祓除不吉利 
- 乡曲之意[xiāng qū zhī yì]指乡里的称誉。 
- 迂回曲折[yū huí qū zhé]迂回:回旋,环绕。弯弯曲曲,绕来绕去。常比喻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 曲突徙薪[qū tū xǐ xīn]曲:弯;突:烟囱;徒:迁移;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有一家的烟囱很直,旁边堆着许多柴火,有客劝主人改建弯曲的烟囱,把柴火搬开,不然有着火的危险,主人不听,不久果然发生了火灾(见于《汉书.霍光传》)。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 曲为之防[qū wéi zhī fáng]形容周密而详审的防备。 
- 曲意逢迎[qū yì féng yíng]曲意:违背自己的意愿去曲从别人;逢迎:迎合。想方设法奉承讨好别人。 
- 低情曲意[dī qíng qū yì]指对不住,不得已。 
- 隐晦曲折[yǐn huì qū zhé]隐晦:不明显。指写文章或说话时用隐隐约约、转弯抹角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思想。 
- 委曲求全[wěi qū qiú quán]委曲:曲意迁就。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也指为了顾全大局而让步。 勉强迁就,以求保全;顾全大局,暂时忍让 
- 挠直为曲[náo zhí wéi qū]将直的拗成弯的。比喻变刚强正直为阿世取容。 
- 曲径通幽[qū jìng tōng yōu]曲:弯曲;径:小路;幽:指深远僻静之处。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 
- 曲尽其巧[qū jìn qí qiǎo]曲:委婉细致。曲折而委婉地将其中的奥妙之处充分表达出来。 
- 曲里拐弯[qū li guǎi wān]形容弯曲多。 
- 苟容曲从[gǒu róng qū cóng]苟:苟且,姑且;容:容身;曲:委曲;从:顺从。苟且容身,委曲顺从。比喻不分是非曲直,完全听命于权势者。 
- 艰难曲折[jiān nán qū zhé]困难和曲折。 
- 武断乡曲[wǔ duàn xiāng qū]指凭借势力在民间横行霸道。 
- 枕曲藉糟[zhěn qū jiè zāo]枕着酒,垫着酒糟。指嗜酒,醉酒。 
- 曲学诐行[qū xué bì xíng]曲:弯曲不直;诐:斜歪不正。做学问不入正道,行为奸邪不正派。 
- 浮词曲说[fú cí qū shuō]浮:虚浮,不真实;曲:歪曲。虚浮不实的词句,歪曲不正的言论。 
- 曲曲弯弯[qū qū wān wān]形容很多曲弯之处。 形容很多曲弯之处小河曲曲弯弯流向远方 
- 曲意承奉[qū yì chéng fèng]曲意:违心。违背自己的心意去奉承讨好别人。 
- 曲肱而枕[qū gōng ér zhěn]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泛指胳膊。枕:枕着。枕着弯曲的胳膊睡。形容人生活恬淡,无忧无虑。 
- 金铺屈曲[jīn pū qū qū]金铺:大门上用来衔门环的金属底座,一般为兽形或龙蛇形;屈曲:盘绕。指大门上装饰华丽。比喻建筑物堂皇豪华。 
- 曲尽其妙[qū jìn qí miào]曲:委婉,细致;尽:全部表达。把其中微妙之处委婉细致地充分表达出来。形容表达能力很强。 
- 弯弯曲曲[wān wān qū qū]曲折不直的。 曲折不直的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 
- 扭曲作直[niǔ qū zuò zhí]比喻是非颠倒。 
- 曲曲折折[qū qū zhé zhé]形容弯曲。也形容事情进行得不顺利,有阻碍或受到挫折。 形容弯曲。亦形容事情遇到许多阻碍或受到挫折打击,不能顺利进行一条曲曲折折的小巷 
- 形枉影曲[xíng wǎng yǐng qū]东西的形状歪斜了,它的影子也就弯曲了。比喻有什么原因就会有什么结果。 
- 乡曲之见[xiāng qū zhī jiàn]乡曲:乡里,也指偏僻的地方。形容见识寡陋。 
- 是非曲直[shì fēi qū zhí]正确还是不正确,有理还是无理。 正确与错误,有理与无理 
- 饮水曲肱[yǐn shuǐ qū gōng]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 乡曲之情[xiāng qū zhī qíng]乡曲:乡里。同乡的情谊。 
- 曲尽人情[qū jìn rén qíng]委婉周到地把人之常情或世态充分体现出来。 
- 审曲面埶[shěn qū miàn shì]原指工匠做器物时审度材料的曲直。后指区别情况,适当安排营造。亦作“审曲面势”。 
曲[qū]字在开头的词语
- 曲夾[qū jiā]方领。 
- 曲藭[qū qióng]药草浸制的酒。 
- 曲饼[qū bǐng]饼状的酒母。 
- 曲别针[qū bié zhēn]由一条弯成环圈的金属丝构成的器具,轻压即可分开,能把几张纸夹在一起。 由一条弯成环圈的金属丝构成的器具,轻压即可分开,能把几张纸夹在一起 
- 曲线板[qū xiàn bǎn]绘曲线用的薄板。板上有不同的连续变更曲率的边缘。使用时凑取板上与所拟绘曲线某一段相符的边缘,用笔沿该段边缘移动,即可绘出该段曲线。 用木料、胶木或赛璐珞制成的带有曲线轮廓(常呈旋涡形)的薄板,用来绘制非圆曲线 
- 曲肱[qū gōng]《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谓弯着胳膊作枕头。后以“曲肱”比喻清贫而闲适的生活。 
- 曲尘丝[qū chén sī]指柳条,柳丝。柳叶呈鹅黄色,故称。 
- 曲棍[qū gùn]打曲棍球用的弯曲的或有角度的棍子。 打曲棍球用的弯曲的或有角度的棍子 
- 曲解[qū jiě]错误地解释原意:别故意曲解我的话。 
- 曲颈甑[qū jǐng zèng]蒸馏物质或使物质分解用的一种器皿,多用玻璃制成,形状略似梨,颈部弯向一侧。 
- 曲面[qū miàn]当空间的点的直角坐标(x,y,z)满足条件f(x,y,z)=0时的点的轨迹。f(x,y,z)=0是这个曲面的方程。球面、柱面、锥面等都是常见的曲面。 
- 曲尘罗[qū chén luó]淡黄色的丝织品。 
- 曲说[qū shuō]1.片面之说。 2.邪曲之说。 3.不合常理的解说。 4.犹细说。 邪曲之说;不符合常理的解说;偏颇的言论不要被曲说所蒙蔽 
- 曲柄[qū bǐng]轴的弯曲部分或用链固定在轴端部的直角臂,由它或使它产生圆周运动,或由它将往复运动转变为圆周运动或相反。 轴的弯曲部分或用链固定在轴端部的直角臂,由它或使它产生圆周运动,或由它将往复运动转变为圆周运动或相反 
- 曲曲[qū qū]1.弯曲。 2.宛转。 
- 曲米[qū mǐ]1.做酒的米。 2.“曲米春”的省称。 3.泛指酒。 
- 曲射炮[qū shè pào]弹道弯曲的炮,如迫击炮﹑***炮等。 
- 曲成[qū chéng]多方设法使有成就;委曲成全。 
- 曲线运动[qū xiàn yùn dòng]物体的速度方向可变,因而其路径是一条曲线的运动。 物体的速度方向可变,因而其路径是一条曲线的运动 
- 曲监[qū jiān]旧指酒官。负责监收酒税。 
- 曲陈[qū chén]详述。 
- 曲屈[qǔ qū]1.弯曲。 2.犹屈就。 
- 曲折[qū zhé]①弯曲:这条山路曲折得很。②错综复杂;错综复杂的情节:情节曲折|其中曲折一时也说不清楚。 
- 曲孽[qū niè]见“曲糵”。 
- 曲车[qū chē]酒车。 
- 曲蟮[qū shàn]1.亦作“曲蟺”。 2.蚯蚓。 
- 曲线图[qū xiàn tú]用曲线表现数字资料的统计图。将“时间数列”绘成的动态曲线图,可反映现象在时间上的变动情况。曲线图广泛应用于各种管理和科学研究。 
- 曲阿[qū ā]1.屋的曲角。 2.曲意阿附。 
- 曲线美[qū xiàn měi]美学上以曲线比直线柔和,而且富于变化,因称人们对于曲线所产生的美感为曲线美。自然界中因人体能包罗一切美的曲线,故为曲线美的代表。 
- 曲尺[qū chǐ]木工用来求直角的尺,用木或金属制成,像直角三角形的勾股二边,通常在较长的一边上有刻度。也叫矩尺。 木工用的两边成直角的尺,用木或金属制成,像直角三角形的勾股二边 
- 曲豉[qū chǐ]用大豆发酵制成的调味品。也叫豆豉。 
- 曲君[qū jūn]指酒。 
- 曲种[qū zhǒng]曲艺艺术的种类。粗计中国流行于各地的曲艺约四五百种,有说的、唱的、又说又唱的、似说似唱的多种样式。 曲艺艺术的种类。粗计中国流行于各地的曲艺约四五百种,有说的、唱的、又说又唱的、似说似唱的多种样式 
- 曲霉[qū méi]真菌的一类,菌体由许多丝状细胞组成,有些分枝的顶端为球形,上面生有许多孢子。 可用来酿酒、制酱油和酱等。能引起食物等霉烂,少数种类能引起疾病。 
- 曲柄钻[qū bǐng zuàn]具有弯成曲柄形状手柄的摇钻。 具有弯成曲柄形状手柄的摇钻 
- 曲阜[qū fù]市名。在山东省中部偏南。周武王封弟周公旦于曲阜,为鲁国都。以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汉置鲁县,隋改今名。为孔子故里。有鲁国故城﹑孔庙﹑孔府﹑孔林等古迹,为著名游览胜地。故城在今山东省曲阜市西北。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兖州府》。 
- 曲笔[qū bǐ]史家不据实直书,有所隐讳的写史方法。后指写作时委婉的表达手法:曲笔阿世|此处我用了转弯抹角的曲笔,你看出来了吗? 
- 曲衷[qū zhōng]心事。 内中的情由细表曲衷 
- 曲米春[qū mǐ chūn]酒名。 
- 曲棍球[qū gùn qiú]1.球类运动项目之一。每队十一人,用下端弯曲的棍子把球打进对方球门,多者为胜。 2.曲棍球运动使用的球,体小而硬。 
- 曲制[qū zhì]军队编制的制度。亦用以指军队。 
- 曲鳝[qū shàn]∶蚯蚓。∶蚯蚓 
- 曲拂[qū fú]见“曲”。 
曲[qū]字在结尾的词语
- 款曲[kuǎn qū]〈书〉①殷勤应酬:不善与人款曲。②殷勤的心意:互通款曲。 
- 盘曲[pán qū]盘旋曲折。 曲折盘绕 
- 歪曲[wāi qū]①故意曲解和改变事实:歪曲真相|事实不容歪曲。②歪斜不正:字迹歪曲|望着老人歪曲的背影,我不由感到一阵凄凉。 
- 翘曲[qiáo qū]平面弯曲或折叠,借喻发生曲解或偏向。 
- 迂曲[yū qū]1.亦作“迂屈”。 2.迂回曲折。 3.不直捷,牵强附会。 4.滞塞,不开通。 迂回曲折的 
- 蜷曲[quán qū]屈曲;拳曲。 
- 卷曲[juǎn qū]1.弯曲。 2.蜷缩,肢体弯曲。 
- 犯曲[fàn qū]违反禁止造曲的法令。 
- 九曲[jiǔ qū]1.迂回曲折。 
- 婉曲[wǎn qū]1.委婉曲折。 2.指委婉曲折的事由﹑心意等。 委婉;婉转我婉曲地请求他再帮一次忙 
- 扭曲[niǔ qū]扭转变形:扭曲着嘴角|钢轨被扭曲了。也比喻使失去原貌或变得不正常:在他们的笔下,历史已经被扭曲|被扭曲的人性。 
- 乡曲[xiāng qū]①乡下;穷乡僻壤:仆乡曲布衣|乡曲之民,各有其事。引申为孤陋寡闻:乡曲之见。②家乡;故乡:长无乡曲之誉。③同乡的人;乡亲:纠合乡曲及宗室五六百人。 
- 委曲[wěi qū]①曲从;曲意求全:虽欲委曲迁就,势有不能|不委曲而累己。②曲折:水流委曲似惊蛇。③事情的经过;底细:告知委曲|我不知有这样的委曲。 
- 麦曲[mài qū]麦制的酒母。 
- 骫曲[wěi qū]委曲。曲意求全。 曲意求全;委曲 
- 衷曲[zhōng qū]1.内中;内中隐秘之处。 2.心中委曲之事。亦指难以吐露的情怀。 衷肠;心事诉说衷曲 
- 鼠曲[shǔ qū]二年生草本,茎直立,全株被白色绵毛。叶互生﹐倒披针形或匙形。花黄色,成头状花序。中医以全草入药,有祛痰止咳功能。也称鼠耳草﹑佛耳草。 
- 枕曲[zhěn qū]亦作“枕麹”。谓嗜酒。 
- 颉曲[jié qū]犹曲折。 
- 女曲[nǚ qū]酒曲名。 
- 河曲[hé qū]河流弯曲的地方。 河流迂曲的地方 
- 酒曲[jiǔ qū]酿酒用的曲。 酿酒用的曲 
- 屈曲[qū qǔ]1.弯曲,曲折。 2.指事物的原委本末。 3.委曲,曲意迁就。 弯曲;曲折画栏屈曲 
- 羣曲[qún qū]合唱的曲子。大多为一人引端,众人和声。 
- 踡曲[quán qū]亦作“踡屈”。 拳曲;弯曲。《素问·刺禁论》“刺脊间中髓,为傴”唐 王冰 注:“傴,谓傴僂,身踡屈也。”明 张居正《赠国子马生行》:“丈夫且知贵适志,安能踡曲坐樊笼。”一本作“綣曲”。清 侯方域《徐作霖张渭传》:“渭 鬚绕其面,髮毿毿然,又骑马折其左臂,常踡曲,类世之儿童戏绘以为冥官像者。”马烽《停止办公》:“他忽然听见车厢里传出很响的鼾声,不由得回头看了看,只见客人踡曲在草包上睡着了。” 
- 局曲[jú qū]卑躬屈膝,惶悚不安。 
- 吴趋曲[wú qū qǔ]1.亦省作“吴趋”。 2.吴地歌曲名。 
- 步曲[bù qū]见“步屈”。 
曲[qū]字在中间的词语
- 保持曲线[bǎo chí qū xiàn]也称“遗忘曲线”。表示记忆的保持量与时间关系的曲线。由德国艾宾浩斯首创。他用无意义音节为识记材料进行实验,发现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该规律被以后的实验所证实。 
- 双曲线[shuāng qū xiàn]圆锥曲线的一种。指平面上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两个定点f与f′称为双曲线的焦点,两个焦点间的距离称为焦距。与此等价的定义是:到一个定点f与一条定直线d的距离之比为大于1的常数的点的轨迹。这个定点为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定直线为双曲线的一条准线,这个常数为双曲线的离心率。设双曲线的焦距为2c,动点到两个定点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2a(c>a>0),取两焦点所在直线为x轴,两焦点确定的线段中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2a^2-y^2b^2=1,其中b^2=c^2-a 
- 盐曲钱[yán qū qián]盐税和酒税。 
- 蜿蜒曲折[wān yán qū zhé]迂回弯曲地。如:溪流蜿蜒曲折地流过平原。 迂回弯曲地溪流蜿蜒曲折地流过平原 
- 二次曲线[èr cì qū xiàn]即“圆锥曲线”。 
- 静脉曲张[jìng mài qū zhāng]静脉扩张、伸长或弯曲的症状。多由下肢静脉的血液回流受阻,压力增高引起。患者小腿发胀,沉重,容易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