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
席相关字典
席[xí]字在结尾的词语
- 中席[zhōng xí]1.指尊者的席位。 2.居中的筵席。 3.饮宴之间。 
- 观众席[guān zhòng xí]1.公用建筑(如剧院)中指定供观众用的部分;旁听席。指旁观者和旁听者集合的地方。2.建筑中划作观众坐位的部分。 
- 降席[jiàng xí]1.座席的西头。古代宾主相见﹐以西为尊﹐主东而宾西。《仪礼.乡饮酒礼》:“降席坐奠爵。”郑玄注:“降席﹐席西也。”后因以为尊贤礼士之典。 2.撤除宴席。 
- 蒲席[pú xí]用蒲叶编织的席子。 
- 公席[gōng xí]1.古礼中尊者的席位。 2.官府的宴席。 
- 锦席[jǐn xí]锦制的坐卧铺垫之物。 
- 筠席[yún xí]竹席。 
- 卷席[juàn xí]象卷席子,把东西全部卷进去。喻迅猛急骤。 
- 还席[huán xí](被人请吃饭之后)回请对方吃饭:明天晚上我还席,请诸位光临。 
- 试席[shì xí]科举考试时试场中的座位。 
- 赴席[fù xí]谓作客赴宴。 
- 退席[tuì xí]1.谓退就侧席。 2.佛教祖师﹑首座等居席之端,位于众僧之上,故称其退位曰“退席”。 3.减退;消失。 4.指中途退出宴席﹑会场或影剧场等。在某些场合退席是一种表示抗议的方式或拆台行为。 
- 温席[wēn xí]1.亦作“温被”。 2.冬日严寒时,以身温暖床上席被,以待父母就寝。为古代事亲之孝行。 
- 凶席[xiōng xí]因丧事而设的宴席。 
- 照席[zhào xí]宴饮时照料宾客,陪席。 
- 包席[bāo xí]订整桌的酒席:你们是点菜还是包席?ㄧ包三桌席。 
- 设席[shè xí]1.古人饮宴时铺设坐席。 2.铺设席褥。 3.设馆授徒﹐出任教席。 
- 芦席[lú xí]用芦苇编成的席子。 
- 辟席[pì xí]避席﹐离开座位。表示尊敬。 
- 不暖席[bù nuǎn xí]席未坐暖。形容历时短暂。 
- 苇席[wěi xí]用芦苇织成的席子。古代丧葬时常用之物。 用芦苇编制的席子 
- 暄席[xuān xí]暖席。 
- 软席[ruǎn xí]火车上比较舒适的﹑软的坐位或铺位。 火车上比较舒适的、软的座位或铺位软席车厢 
- 椁席[guǒ xí]举行丧奠礼仪时设在帷帐中的神坐之席。 
- 衽席[rèn xí]1.亦作“袵席”。 2.床褥与莞簟。 3.泛指卧席。 4.引申为寝处之所。 5.宴席;座席。 6.借指男女色欲之事。 7.借指太平安居的生活。语出《大戴礼记.主言》:“是故明主之守也,必折冲乎千里之外;其征也,衽席之上还师。” 8.谓使得平安。 
- 残席[cán xí]临近结束的宴席。 
- 御席[yù xí]皇帝命设的筵席。 
- 次席[cì xí]1.用桃枝竹编成的席。 2.首席之次。 
- 择席[zhái xí]谓换个地方睡就睡不安稳。 换一个地方就睡不好觉 
- 户席[hù xí]门户和坐席。 
- 上席[shàng xí]1.受尊敬的席位。 2.上等的酒席。 
- 酒席[jiǔ xí]请客或聚餐用的酒和整桌的菜。 酒筵;宴席 
- 预席[yù xí]谓预先排定位置。席,在地上铺供坐卧的席子。 
- 正席[zhèng xí]摆正坐席,使合规定。 
- 文席[wén xí]有花纹的席子。 
- 抗席[kàng xí]1.古葬具。墓穴中加于抗木上的苇席,用以御土。 2.并立,抗衡。 
- 右席[yòu xí]指宰相之位。 
- 单席[dān xí]一重坐席。古时富者,席皆数重,以利坐卧。 
- 五席[wǔ xí]古代行大礼时铺设的五种不同的席子。即莞席﹑缫席﹑次席﹑蒲席﹑熊席。 
- 夺席[duó xí]《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正旦朝贺﹐百僚毕会﹐帝令群臣能说经者更相难诘﹐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凭遂重坐五十余席。故京师为之语曰:‘解经不穷戴侍中。’”后因谓成就超过他人为“夺席”。 
- 金华席[jīn huá xí]犹言金华宴。 
- 主宾席[zhǔ bīn xí]宴席上安排给主要客人的座席。 
- 昨席[zuó xí]帝王受酢的席位。昨,通“酢”。 
- 贴席[tiē xí]安卧于席。喻安稳。 
- 流水席[liú shuǐ xí]客人陆续来到,随到随吃随走的宴客方式。 客人陆续来到,随到随吃随走的酒席 
- 迁席[qiān xí]移动席位。 
- 幕席[mù xí]1.帐幕和座席。 2.幕宾的职位。 
- 宾席[bīn xí]1.宾客的席位。 2.幕友;幕僚。 
- 绝席[jué xí]与他人不同席。 独坐一席,以示尊显。《后汉书·王常传》:“七年,使使者持璽书即拜 常 为横野大将军,位次与诸将絶席。”李贤 注:“絶席,谓尊显之也。”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奏启》:“乃称絶席之雄,直方之举耳。”宋 叶适《蔡知阁墓志铭》:“﹝ 韩侂胄 ﹞自为太师、郡王,擅国命,絶席卿相。” 
- 风席[fēng xí]犹风帆,帆篷。 
- 开席[kāi xí]开始入座饮酒用菜。 
- 便席[biàn xí]比较简便的宴席。 
- 同席[tóng xí]1.同一席子,或同坐一席。古人席地而坐,故云。后泛指同坐一处。 2.谓共席而眠。指过夫妻生活。 3.同一宴席。亦指参加同一宴席者。 4.指同学。 
- 茵席[yīn xí]褥垫;草席。 
- 客席[kè xí]客人的席位。 
- 舞席[wǔ xí]舞蹈时用以铺地的席子。 
- 争席[zhēng xí]争坐位。表示彼此融洽无间,不拘礼节。 
- 讲席[jiǎng xí]也作“讲座”。学者讲学或高僧讲经的座位。也用以尊称师长或学者。 
- 起席[qǐ xí]离席;离开酒席。 
- 教席[jiào xí]指教师的职务。 
- 揭席[jiē xí]散席。 
- 促席[cù xí]坐席互相靠近。 
- 邪席[xié xí]不正规的坐席。 
- 宰席[zǎi xí]主宰的地位。 
- 割席[gē xí]〈书〉三国时管宁跟华歆同学,合坐一张席诗书,后来管宁鄙视华歆的为人,把席割开分坐(见于《世说新语.德行》)。后世指跟朋友绝交。∶三国时管宁跟华歆同学,读书时两人合坐一张席,后来管宁鄙视华歆的人品,把席割开分坐。后世指跟朋友绝交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 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德行》 
- 八八席[bā bā xí]配有八大碗八小碗菜肴的筵席。亦泛指丰盛的筵席。 
- 吉席[jí xí]1.婚礼。 2.为书面贺人婚礼时上款提称用语,如“某某兄吉席”。 
- 宴席[yàn xí]酒席。 有许多人出席,常常为宴请某人或为纪念某事而举行的酒席 
- 辇席[niǎn xí]车上的褥垫。 
- 入席[rù xí]谓举行宴会或仪式时各就位次。 举行宴会或仪式时各就各位 
- 主席[zhǔ xí]1.主持会议的人。 
- 底席[dǐ xí]用青蒲编成的席子。一说指竹席。 
- 执行主席[zhí xíng zhǔ xí]开会时由主席团在成员中推举的轮流主持会议的人。 
- 践席[jiàn xí]1.步入坐席。《礼记·曲礼上》:“客践席,乃坐。”孔颖达 疏:“客践席者,犹履也。” 
- 凉席[liáng xí]夏天坐卧时铺的席,多用竹篾、草等编成。 夏季为凉爽而铺垫的竹席或草席 
- 胙席[zuò xí]祭祀的酒席。 
- 出席[chū xí]1.离开席位。 2.犹到会。泛指参加会议或开某会时列于坐席。 到会出席会议候选人在一个晚上出席了五个集会 
- 扇席[shān xí]见“扇枕温席”。 
- 专席[zhuān xí]1.单席。与“重席”相对。 2.独坐一席。 3.专设的席位。 
- 毛席[máo xí]毡的别名。 
- 计席[jì xí]指三司使的职位。 
- 覆席[fù xí]覆盖铺垫。 
- 丽席[lì xí]美好的筵席。 
- 翅席[chì xí]有鱼翅的豪华宴席。 有鱼翅等名贵菜肴的奢侈宴席摆起翅席,大宴宾客 
- 密席[mì xí]座位紧靠。形容亲密。 
- 饮席[yǐn xí]酒席,饮宴之所。 
- 陈平席[chén píng xí]汉陈平出身微寒﹐家居穷巷﹐以敝席为门。见《史记.陈丞相世家》。后因以“陈平席”形容贤士贫寒。 
- 彻席[chè xí]人死的婉辞。 
- 硬席[yìng xí]火车上比较简单的硬质的坐位或铺位。与“软席”相对。 指列车上的硬质座位 
- 匪席[fěi xí]不象席子可以卷曲。比喻心志坚不可屈。 
- 坐席[zuò xí]1.座位;席位。 2.坐上宴席。多指举行或参加宴会。 
- 素席[sù xí]全用素菜的酒席。 全用素菜的酒席 
- 即席[jí xí]〈书〉①在宴会或集会上:即席讲话ㄧ即席赋诗。②入席;就位。 
- 艾席[ài xí]用艾草作席子。言生活极清贫。 
- 苮席[xiān xí]用细莞编织的席。 
- 緑熊席[lǜ xióng xí]用熊皮所制之坐席。 
- 下马席[xià mǎ xí]新娘进门那天的酒宴。 
- 炕席[kàng xí]铺炕的席。 铺炕的席 
- 阃席[kǔn xí]指对妇女进行教化的职务。 
- 逃席[táo xí]宴会中途不辞而去。 宴会中途不辞而别离去 
- 祖席[zǔ xí]饯行的宴席。 
- 重席[chóng xí]1.层叠的坐席。古人席地而坐,以坐席层叠的多少表示身分的高低。 2.《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载:戴凭解经不穷,“遂重坐五十余席”。后用以借指学问渊博的儒者。 
- 西席[xī xí]古时以坐西面东为尊位,故用以尊称家塾教师或幕友:礼请西席|正要请一西席,教训女儿。 
- 暖席[nuǎn xí]把座位坐热。指安居。 
- 鼎席[dǐng xí]指宰相之位。 
- 吟席[yín xí]指诗人的席位。 
- 蒻席[ruò xí]蒲蒻做的席,其质细柔。 
- 对席[duì xí]1.古礼中与尸席相对而设的席位。 2.坐在对面的席位。 
- 铉席[xuàn xí]三公之位。 
- 局席[jú xí]指宴席。 
- 毡席[zhān xí]毡制的铺垫用具。 
- 布席[bù xí]铺设坐席。 
- 免席[miǎn xí]犹避席。离开座位,以示恭敬。 
- 石席[shí xí]《诗.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汉郑玄笺:“言己心志坚平过于石席。”后因以“石席”比喻意志坚定正直。 
- 侧席[cè xí]1.单独一席。 2.不正坐。谓因忧惧而坐不安稳。 3.指谦恭以待贤者。 4.正席旁侧的席位。 
- 备席[bèi xí]1.谓主人陪客饮酒。 2.准备酒席。 
- 接席[jiē xí]坐席相接。多形容亲近。 
- 缺席[quē xí]聚会或上课时未到。 未出席;该到未到被告缺席,依法判决 
- 虚席[xū xí]1.空着座位等候。多表示礼贤。 2.空座位。 
- 帷席[wéi xí]帷帐和床席。指寝息之处。 
- 竹席[zhú xí]竹篾编成的铺垫用具。 
- 撞席[zhuàng xí]未受邀请而赴宴。 
- 造席[zào xí]赴宴。 
- 闯席[chuǎng xí]未经邀请径入筵宴。 
- 篾席[miè xí]竹篾编的席子。亦特指桃枝竹所编的席。 
- 灵席[líng xí]设有神主以供奉祀的台子。 
- 采席[cǎi xí]饰有文彩的垫席。古人席地而坐,地上铺席。 
- 瑶席[yáo xí]1.形容华美的席面,设于神座前供放祭品。一说指用瑶草编成的席子。 2.美称通常供坐卧之用的席子。 3.指珍美的酒宴。 
- 回席[huí xí]还席。 回请东道主的宴席 
- 避席[bì xí]离开座位说话,以示尊敬:避席再拜。 
- 戴凭席[dài píng xí]见“戴凭经”。 
- 绷席[bēng xí]1.亦作“绷褯”。 2.婴儿的包被。 
- 汗席[hàn xí]凉席。 
- 秸席[jiē xí]禾秆做的席子。古代祀神时所用。 
- 铺席[pù xí]古丧礼之一。大敛前在尸体下铺放垫席。 
- 谈席[tán xí]谈经论艺的场所。 
- 议席[yì xí]议会中议员的席位。参见“议会”。 议会中议员的席位 
- 马席[mǎ xí]以马鞯为席,与人坐,是怠慢轻贱之举。语本《艺文类聚》卷六九引《史记》:“苏秦激张仪令相秦,以马鞯席坐之。” 
- 笋席[sǔn xí]嫩竹青编成的席子。 
- 玄席[xuán xí]讲论玄学的座席。 
- 醮席[jiào xí]犹醮坛。 
- 断席[duàn xí]割断的坐席。 
- 翻席[fān xí]一席未终,在别处另设一席。 
- 旁听席[páng tīng xí]会议的非正式参加者的席位。 
- 桂席[guì xí]盛宴。 
- 看席[kàn xí]即看卓。 
- 柏席[bǎi xí]即箔席。载黍稷之席。柏,通“箔”。一说为椁席。古丧礼中神坐之席。 
- 登席[dēng xí]登上坐席或筵席。 
- 牀席[chuáng xí]1.指坐卧用具。《汉书·游侠传·万章》:“显 貲巨万,当去,留牀席器物数百万直,欲以与 章,章 不受。”汉 袁康《越绝书·陈成恒传》:“孤身不安牀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好色,耳不听鐘鼓者,已三年矣。”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丞相 作女伎,施设牀席。”唐 元稹《秋堂夕》诗:“书卷满牀席,蠨蛸悬復升。” 
- 豹席[bào xí]用豹皮做的席子。 
- 齐眉席[qí méi xí]即齐眉案。 
- 敛席[liǎn xí]指古代大殓时殡尸用的席子。敛,通“殓”。 
- 铨席[quán xí]主管选拔官吏的职位。 
- 共砚席[gòng yàn xí]谓同处学习。 
- 累席[lèi xí]多层坐垫。形容生活优裕。 
- 研席[yán xí]砚台与坐席。亦借指学习。 
- 法席[fǎ xí]佛教语。讲解佛法的座席。亦泛指讲解佛法的场所。 
- 讽席[fěng xí]讽诵之席。指学肆。 
- 折席[shé xí]谓用金钱抵充酒席。多借此名义向人赠送金钱。 
- 离席[lí xí]1.离开席位。 2.饯别的宴席。 
- 座席[zuò xí]1.指座上的宾客。 2.座位。 
- 合欢席[hé huān xí]五色的蒲席。 
- 函席[hán xí]1.讲席,讲学的坐席。 2.谓能容一席的小地方。 
- 连席[lián xí]1.席位相连;同席。 2.常形容关系密切。 
- 末席[mò xí]座次的末位。多用作谦词。 坐次的末位 
- 隅席[yú xí]偏处一角的席位。 
- 豫席[yù xí]1.谓预先有所凭借依仗。 2.谓列席设座,参与其会。 
- 揆席[kuí xí]相位。指宰辅。 宰相的职位 
- 枕席[zhěn xí]1.枕头和席子。也泛指床榻。 2.夏天铺在枕头上的凉席。 3.指男女媾欢。 4.比喻安适之地。参见“枕席过师”。 
- 拂席[fú xí]拂拭坐席。表示尊敬。 
- 绮席[qǐ xí]1.华丽的席具。古人称坐卧之铺垫用具为席。 
- 筮席[shì xí]行筮之席。 
- 燕菜席[yàn cài xí]以燕窝为主菜的酒席。 
- 笑筵歌席[xiào yán gē xí]歌舞欢笑的宴席。 
- 旃席[zhān xí]毡席;毛毡。 
- 越席[yuè xí]离开席位。 起座,离席 
- 苫席[shàn xí]居丧时,用草所织的寝席。 用苇篾、秫秸皮等编成的遮盖东西用的席 
席[xí]字的成语
- 簪蒿席草[zān hāo xí cǎo]以蒿作簪,以草为席。形容生活艰苦。 
- 匪石匪席[fěi shí fěi xí]不是石,不是席。意为石可转而心不可转,席可卷而心不可卷。比喻意志坚定,永不变心。 
- 名山之席[míng shān zhī xí]指书院负责人。 
- 茵席之臣[yīn xí zhī chén]茵席:铺垫的东西,褥垫、草席。指侍奉于皇帝左右的近臣。 
- 席薪枕块[xí xīn zhěn kuài]旧时居丧者以薪草为席,以土块为枕,以示哀苦之意。 
- 席卷天下[xí juǎn tiān xià]形容力量强大,控制了全国。 
- 枕典席文[zhěn diǎn xí wén]指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 割席断交[gē xí duàn jiāo]席:坐席,草席。把席割开分别坐。比喻朋友绝交。 
- 割席分坐[gē xí fēn zuò]席:坐席。把席割断,分开坐。比喻朋友绝交。 
- 即席赋诗[jí xí fù shī]即席:当场。当场作诗。比喻才思敏捷。 
- 席卷八荒[xí juǎn bā huāng]席卷:像卷席子一样把东西卷起;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形容力量强大,控制整个天下。 
- 说经夺席[shuō jīng duó xí]讲说经书,争夺席位。原指讲经者互相诘难,义理不通者夺其讲席。后比喻口头上讲仁义道德,实际在争权夺利。 
- 席不暇温[xí bù xiá wēn]席:坐席;暇:空闲。连座席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 席地而坐[xí dì ér zuò]席:铺席;席地:在地上铺席。古人在地上铺了席子等物以为座。后泛指在地上坐。 古人习惯在地上铺席,坐在席上。后泛指坐在地上东坡命家人取酒,与 陈季常就落花之下,席地而坐。——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 孔席墨突[kǒng xí mò tū]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 席上之珍[xí shàng zhī zhēn]筵席上的珍品。比喻至美的义理或人才。 
- 席卷而逃[xí juǎn ér táo]指偷了全部贵重衣物逃跑。 
- 侈恩席宠[chǐ ēn xí chǒng]指张扬恩遇,凭恃宠幸。 
- 卷席而居[juàn xí ér jū]极言生活之不安定,随时准备逃难。 
- 坐不重席[zuò bù chóng xí]坐不用双层席子。比喻生活节俭。 
- 夺戴凭席[duó dài píng xí]原指讲经辩难时,辩胜者夺取他人的坐席。后指成就超过他人。也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 
- 变躬迁席[biàn gōng qiān xí]移动身体,离开席位。表示谦恭。 
- 门阶户席[mén jiē hù xí]门里门外的地方。形容到处,随处。 
- 一席之地[yī xí zhī dì]放一个席位的地方。比喻应有的一个位置。 
- 席不暇暖[xí bù xiá nuǎn]席:坐席;暇:空闲。连席子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原指东奔西走,不得安居。后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连坐位也来不及坐暖,形容事务繁忙白孤剑谁托,悲歌自怜,迫于恓惶,席不暇暖。——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 
- 坐无虚席[zuò wú xū xí]座位没有空着的。多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参加的人很多。 
- 寝不安席[qǐn bù ān xí]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形容心事重重,睡不着觉。 
- 夺席谈经[duó xí tán jīng]夺:强取;席:席位。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 
- 幕天席地[mù tiān xí dì]把天作幕,把地当席。原形容心胸开阔。现形容在野外作业的艰苦生活。 把天空当作幕,把大地当作席 
- 席珍待聘[xí zhēn dài pìn]席:铺陈;聘:请人任职。铺陈珍品,待人选用。旧指有才能的人等待受聘用。 席珍:席上之珍,喻指儒家名流。《礼记.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旧指怀才待用 
- 挂席为门[guà xí wéi mén]指隐士居处。亦形容贫穷或居处简陋。 
- 席卷宇内[xí juǎn yǔ nèi]宇内:整个中国。形容吞并全国。 
- 星驾席卷[xīng jià xí juǎn]星驾:连夜驾车出行;席卷:像卷席子一样,包括无余。指连夜驾车,全部出动,迅速驰行。 
- 云屯席卷[yún tún xí juǎn]如云气骤然聚集,如席子迅速卷起。形容来去迅捷,气势雄伟。 
- 黔突暖席[qián tū nuǎn xí]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 胁不沾席[xié bù zhān xí]形容佛教徒勤苦修行。 
- 卷席而葬[juǎn xí ér zàng]指用苇席裹尸而埋葬。极言葬礼之薄。 
- 摇席破座[yáo xí pò zuò]指在饮宴中中途离席。 
- 连舆并席[lián yú bìng xí]形容亲密友爱。同“连舆接席”。 
- 座无虚席[zuò wú xū xí]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 雪天萤席[xuě tiān yíng x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 席门穷巷[xí mén qióng xiàng]形容所居之处穷僻简陋。亦作“席门蓬巷”。 
- 管宁割席[guǎn níng gē xí]管宁:人名;席:坐卧用的编织物。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 
- 枕席过师[zhěn xí guò shī]师:军队。军队从桥上渡河,如在枕席上通过那样安稳而容易。 
- 拔锅卷席[bá guō juǎn xí]①比喻带走全部家当。②犹言卷铺盖。比喻被解雇。 
- 虚席以待[xū xí yǐ dài]空着位置等待。 
- 座无空席[zuò wú kōng xí]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 萧曹避席[xiāo cáo bì xí]萧曹:指汉高祖的丞相萧何、曹参;避席:起立离座,表示敬意。连萧何、曹参都要对他肃然起敬。比喻政治才能极大,超过前人。 
- 席丰履厚[xí fēng lǚ hòu]席:席子;指坐具;丰:多;履:鞋子,指踩在脚下的东西;厚:丰厚。比喻祖上遗产丰富。也形容生活优裕。 
- 匡床蒻席[kuāng chuáng ruò xí]匡:方正;蒻:嫩的香蒲。标准的床,柔软的席子。形容床铺非常舒适。 
- 孔席不暖[kǒng xí bù nuǎn]指孔子急于推行其道,到处奔走,每至一处,坐席未暖,又急急他往,不暇安居。 
- 帷天席地[wéi tiān xí dì]把天作帷幕,把地当席。原形容心胸开阔。现形容在野外作业的艰苦生活。 
- 乘利席胜[chéng lì xí shèng]凭借着胜利的形势。 
席[xí]字在开头的词语
- 席扉[xí fēi]即席门。喻家贫。 
- 席丰[xí fēng]谓饮食丰盛,生活阔绰。 
- 席门[xí mén]以席为门。语本《史记.陈丞相世家》:“家乃负郭穷巷,以弊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后世以“席门”喻指清贫之家或隐者之居。 
- 席位[xí wèi]在会场上所占有的座位。在现代议会中指当选的人数: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的席位|在议会竞选中获得超过半数的席位。 
- 席蓐[xí rù]见“席褥”。 
- 席宾[xí bīn]1.谓为宾客设置席位。 2.筵席上的宾客。 
- 席槁[xí gǎo]席藁。藁,指用禾秆编成的席子。坐卧藁上是古人请罪的一种方式,因以指请罪。 
- 席帆[xí fān]船帆。 
- 席地[xí dì]原指席子铺在地上供坐卧。后泛指在地上坐卧:席地依墙而坐。 
- 席函丈[xí hán zhàng]《礼记.曲礼上》:“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孔颖达疏:“函,容也。既来讲说,则所布两席中间相去使容一丈之地,足以指画也。”谓师生间坐位相隔一丈,便于指画。后用以指讲学。 
- 席篾[xí miè]用来编席子、篓子等的细长薄片,用苇子、竹子、高梁杆等劈开而成。 用来编席子、篓子等的细长薄片,用苇子、竹子、高梁杆等劈开而成 
- 席褥[xí rù]1.亦作“席蓐”。 2.席与褥。泛指铺垫之具。 
- 席包[xí bāo]以苇席或高粱篾席缝制成的包。 
- 席子[xí zi]用芦苇﹑竹篾﹑蒲草等编成的铺垫用具。 一种平整、相对说来很薄的物件,一般用柔韧而粗糙的材料制成,有矩形、椭圆形等各种形状,放在或铺在水平表面上,用作防护用品、支座或垫子 
- 席尊[xí zūn]首席。 
- 席势[xí shì]倚仗势力。 
- 席荐[xí jiàn]席子和草荐。亦泛指铺垫物。 
- 席面[xí miàn]1.筵席上与主人相对的客位。 2.筵席。 3.指筵席上的酒菜。 酒席;亦指席上的酒菜 
- 席胜[xí shèng]犹乘胜。凭借胜利的有利形势。 
- 席槀[xí gǎo]1.亦作“席藁”。 2.以稿荐为坐席。古时臣下表示请罪的一种方式。亦用作居丧的礼节。 3.指贫家的坐卧之具。 
- 席帽[xí mào]古帽名。以藤席为骨架,形似毡笠,四缘垂下,可蔽日遮颜。 
- 席次[xí cì]1.座位的次序。 2.坐间,坐席之上。 指坐位的排列顺序 请按席次就坐 
- 席苫[xí shān]谓坐卧于草荐上。古代居丧的礼节。 
- 席具[xí jù]铺垫用具。 
- 席幕[xí mù]犹言幕府座上。指旧时军政大吏的府署。 
- 席藉[xí jiè]凭借;倚仗。 
- 席上[xí shàng]1.筵席之上首。 2.指筵席上。 3.指儒学。 
- 席端[xí duān]坐席的首位。 
- 席盖[xí gài]坐席与障雨用的盖。《礼记.曲礼下》:“龟策﹑几杖﹑席盖﹑重素﹑袗絺绤,不入公门。”孙希旦集解:“席,坐席也。朝内卿大夫视事之室,盖有君所常设之席,故不可持席以入,嫌其自表异也。盖以御雨,亦以表尊,朝位在庭,雨则废持盖,嫌其表尊也。”一说谓丧车盖。参阅《礼记.曲礼下》郑玄注。 
- 席卷[xí juǎn]像卷席子样收刮个精光:将财物席卷而去|席卷天下,包举宇内。 
- 席下[xí xià]1.筵席西首。 2.对他人的敬称。 3.卧席之下。 
- 席宠[xí chǒng]凭借恩宠。 
- 席帽离身[xí mào lí shēn]宋李巽年轻时累举不第,其乡人讽嘲曰:“李秀才应举,空去空回,知席帽甚时得离身?”后李巽仕至度支郎中,遗乡人诗曰:“当年踪迹困泥尘,不意乘时亦化鳞。为报乡闾亲戚道,如今席帽已离身。”事见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后即因以“席帽离身”指读书人应科举考试及第做官。 
- 席道[xí dào]谓以毯铺路。 
席[xí]字在中间的词语
- 雨席云床[yǔ xí yún chuáng]指男女幽会之所。 
- 寝席之戏[qǐn xí zhī xì]指夫妻间的玩笑。 
- 白席人[bái xí rén]古代北方民间宴席上相礼﹑供杂役的人。 
- 孔席不四[kǒng xí bù sì]
 
- 游席过座[yóu xí guò zuò]谓在宴会上任意离席走动,调换坐位。 
- 衽席之好[rèn xí zhī hào]指男女情欲之事。 
- 枕席未安[zhěn xí wèi ān]不能安然睡眠。谓形势尚未稳定或事情有待辛勤处置。 
- 主席团[zhǔ xí tuán]委员会或会议的集体领导组织。 
- 主席台[zhǔ xí tái]演说者或会议主持人就座的加高了的台子。 
- 即席发言[jí xí fā yán]临时、当场或即席做某事。如:他极少即席发言,尤其在严肃的场合从来不即席发言。 
- 衽席无辨[rèn xí wú biàn]见“衽席无辩”。 
- 衽席不修[rèn xí bù xiū]谓生活上不加检点。语本《周书.皇后传序》:“太祖创基,修衽席以俭约;高祖嗣历,节情欲于矫枉。” 
- 衽席之嫌[rèn xí zhī xián]指帝王与后妃间生活上的避嫌。 
- 枕席之事[zhěn xí zhī shì]指房事。 
- 衽席之爱[rèn xí zhī ài]见“衽席之好”。 
- 一席话[yī xí huà]一番话。 一番话 
- 枕席之爱[zhěn xí zhī ài]同“枕席之欢”。 
- 联席会议[lián xí huì yì]不同的单位、团体为了解决彼此有关的问题而联合举行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