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明胶散

黄明胶散

圣济总录》卷一二八:黄明胶散

药方名称黄明胶散

处方明胶(炙令燥)大黄(锉,炒)莽草细辛(去苗、叶)各15克

制法上四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乳痈。

用法用量鸡子白调匀,涂纸上,贴肿处,频易即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八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黄明胶散

药方名称黄明胶散

处方明胶2两(炙干),花桑叶(阴干)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肺痿而吐血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生地汁调下。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方出《续本事》卷五,名见《普济方》卷一六三:黄明胶散

药方名称黄明胶散

处方明胶2两(锉,炙),马兜铃1两,甘草1两(炙),半夏1两(姜汁浸3日),杏仁(去皮尖)1两,人参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诸嗽。

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水1盏,煎至7分,临睡、食后服。心嗽,面赤,或汗流,加干葛煎服;肝嗽,眼中泪出,入乌梅1个,糯米3-4粒煎服;脾嗽,不思饮食,或1-2时恶心,入生姜3片煎;胃嗽,吐逆,吐酸水,入蚌粉煎;胆嗽,令人卧睡,用药半钱,茶清调下;肺嗽,上喘气急,入桑白皮煎服;膈嗽,咳出痰如圆块,生姜自然汁调药咽下;劳嗽,入秦艽末同煎;冷嗽,天晓嗽甚,葱白3寸同煎;血嗽,连顿不住,当归末、枣子同煎;暴嗽,涕唾稠,入乌梅生姜煎;产嗽,背甲疼痛,甘草3寸同煎;气嗽,肚痛胀满,入青皮(去白)同煎;热嗽,夜甚,蜜1匕,葱白同煎;哮嗽,声如拽锯,入半夏2个同煎;肾嗽,时复2-3声,入黄耆、白饴饧煎。

摘录方出《续本事》卷五,名见《普济方》卷一六三

猜你喜欢

  • 和中饮子

    药方名称和中饮子处方川归身、茯苓、人参、白术、柴胡、甘草、黄芩、芍药、滑石、麦门冬、淡竹叶。功能主治伤寒日久,汗下脉虚,潮热往来者。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2片,大枣1个,煎1钟,不拘时候服。摘录《活人

  • 木防己汤

    药方名称木防己汤别名防己桂枝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处方木防己9克石膏(鸡头子大)12克桂枝6克人参12克功能主治行水散结,补虚清热。治膈间支饮,喘满,心下痞坚,面色熏黑,脉沉紧,得之数十日,

  • 乌贝散

    药方名称乌贝散处方海螵蛸(去壳)850g 渐贝母150g陈皮油1.5g性状为黄白色的粉末;气微香,味咸、微苦。炮制以上三味,海螵蛸、浙贝母粉碎成细粉,加入陈皮油,混匀,过筛,即得。功能主治制酸止痛,收

  • 凉血养肝片

    药方名称凉血养肝片处方龙胆草4000克,茺蔚子4000克,白芍4000克,旱莲草5000克,丹参4000克,丹皮4000克,刺蒺藜4000克。制法共研末制成片剂,每片含生药0.6克。功能主治补益肝肾,

  • 赤葛散

    药方名称赤葛散处方赤葛2两,甘草3钱。制法上(口父)咀。功能主治血热与风热相搏,遍身丹毒,燥痒日久不消。用法用量每服2钱,无灰酒1盏,煎7分,温服。不饮酒者只用水1盏,入酒1大匙,同煎服,不拘时候。摘

  • 扶元活血汤

    药方名称扶元活血汤处方人参、黄耆、白芍、茯苓、红花、元支、白术、白芷、虫蜕、牛子、慈菇、川甲。功能主治痘疮毒盛血热,而血不能化毒,发为紫黑泡。摘录《种痘新书》卷七

  • 升麻清胃散

    药方名称升麻清胃散处方升麻生地黄连丹皮栀子当归大黄(酒蒸)功能主治治内伤牙衄,右关脉洪数,肠胃积热者。用法用量为末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百花汤

    药方名称百花汤处方杏仁4两,生姜4两(研取汁,与杏仁同研细),白蜜半斤。制法上同搅拌匀,以瓷器盛,蒸熟,柳木匙捞,候成膏。功能主治肺气不顺,咳嗽气逆,胸膈不利。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百花膏”。

  • 龙眼肉粥

    药方名称龙眼肉粥处方龙眼肉15g,红枣3-5枚,粳米2两。功能主治养心安神,健脾补血。主心血不足之心悸、心慌、失眠、健忘、贫血,脾虚腹泻,浮肿,体质虚羸,以及神经衰弱,自汗盗汗。用法用量一同煮粥,如爱

  • 葵根散

    《圣惠》卷九十二:葵根散药方名称葵根散处方葵根1握(锉),壁鱼7枚(研)。功能主治小儿小便三两日不通,欲死者。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葵根汤”。摘录《圣惠》卷九十二《卫生总微》卷十八:葵根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