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返阴丹

返阴丹

《博济》卷一:返阴丹

药方名称返阴丹

处方太阴玄精石1两,硫黄1两,消石1两(各为末),腻粉半两。

制法上四味,依次第布在干熨斗内,用纸盖覆,慢火煨久,候药上有黄芽生起便止,倾乳钵内,闭气,细研500-700下,用蒸饼为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厥逆。

用法用量若伤寒脉候微细,四肢冷逆者,及曾经转泻者,煎艾汤约1盏,先热吃艾汤一半,细嚼1丸,以汤下之。须臾汗出便愈,重者2丸必愈。

摘录《博济》卷一

《圣惠》卷十一:返阴丹

药方名称返阴丹

别名破阴丹

处方硫黄半两,太阴玄精石半两,消石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干姜(炮裂,锉)半两,桂心半两。

制法上药取前三味同研,于瓷瓶内慢火熔成汁后放冷,重研令细;后三味捣罗为末,与前药同研令匀,用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阴毒伤寒,心神烦躁、头痛,四肢逆冷,面青腹胀,脉沉伏者;或气虚阳脱,体冷无脉,气息欲绝,不省人事,及伤寒阴厥,百药不效。

用法用量破阴丹(《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九)。《三因》本方用法:上用铁铫,先铺玄精,次下消末各一半,中间铺硫黄末,又将二石余末盖上,以小盏合着,熟炭火三斤,烧令得所,勿令烟出,急取瓦盆合着地上,四面灰盖,勿令烟出,候冷取出研细,入后药为末,同研匀,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30丸,煎艾汤送下,顿服,汗出为度。未退,乃大着艾炷,炙脐下丹田,气海;更不退,则以葱馅熨之。

摘录《圣惠》卷十一

猜你喜欢

  • 地黄门冬汤

    药方名称地黄门冬汤处方干地黄4两,麦门冬半升,五味子半升,蜜半升,大黄1两,消石1两。功能主治小儿寒热咳逆,膈中有癖,吐乳,不欲食。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去滓,纳消石、蜜,煮令沸,每服2合,日3

  • 白蒺藜汤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白蒺藜汤药方名称白蒺藜汤处方白蒺藜1钱,青葙子1钱,木贼草1钱,白芍1钱,草决明1钱,山栀1钱,当归1钱,黄连5分,黄芩5分,川芎5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时行火邪,两目肿痛。

  • 射干散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射干散药方名称射干散处方射干30克赤芍药30克 川升麻60克杏仁4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牛蒡子30克 枫香30克葛根60克(锉)麻黄30克(去根、节)甘草60克

  • 辟秽散

    药方名称辟秽散处方川芎3钱,藿香3钱,藜芦3钱,牡丹皮2钱,玄胡2钱,朱砂(水飞)1钱,雄黄(水飞)4钱,白芷4钱,牙皂4钱。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预防瘟疫。主用法用量每早、晚或看病出房,先噙水口中

  • 敷鼻瓜蒂膏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敷鼻瓜蒂膏药方名称敷鼻瓜蒂膏别名瓜蒂膏(《普济方》卷五十六)。处方陈瓜蒂7.5克制法上药捣罗为末,以羊脂和。功能主治主治鼻中息肉。用法用量以少许敷息肉上,一日三次。摘录《太平圣

  • 急性子洗剂

    药方名称急性子洗剂处方石菖蒲9g,艾叶15g,生川乌9g,独活15g,急性子9g,麻黄9g,桂枝9g,羌活9g,透骨草9g。功能主治鸡眼。用法用量水煎,熏洗。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大黄膏子

    药方名称大黄膏子处方大黄4两(酒浸,焙干)。制法上为末,以醋1碗,熬成膏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闺女经闭。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酒调下。摘录《玉案》卷五

  • 一味薯蓣饮

    药方名称一味薯蓣饮处方生怀山药(切片.四两)功能主治治劳瘵发热,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或因小便不利,至大便滑泻,及一切阴分亏损之证。用法用量煮汁两大碗,以之当茶,徐徐温饮之。摘录盐山·张锡纯着

  • 胡氏孤凤散

    药方名称胡氏孤凤散处方生白矾。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产后闭目不语。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熟水调下。摘录《妇人良方》卷十八

  • 附子饮子

    药方名称附子饮子处方附子1枚(半两以上者,炮,去皮尖,四破)。功能主治阴毒,脉沉微欲绝,四肢逆冷,大躁而渴不止。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至3升,去附子,入瓶,油单紧封,沉井底,候极冷,取饮之。摘录《伤寒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