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赤小豆汤

赤小豆汤

《奇正方》:赤小豆汤

药方名称赤小豆汤

处方赤小豆5钱,商陆2钱,大黄6分,麻黄8分,连翘4分,木通6分,猪苓6分,反鼻3分,鸡舌2分。

功能主治诸毒内攻肿满者。

用法用量以水3合,先煮赤小豆,减1合,去滓,纳诸药,煮取1合服。

各家论述赤小豆商陆木通皆利水之药,佐之以麻黄,鸡舌、反鼻者,强通窍之力也,其以大黄者,厚通利之势也,此方之所发动运输陷结之毒以奏神效也。不知者乃曰此方且发且利且泻,一剂三得之良剂者,妄也。盖此证毒内攻而结水气,水气浸毒,毒淫水气,于是乎毒与水混合皆毒,岂有以此一方除之于三途之理哉。

摘录《奇正方》

《名家方选》:赤小豆汤

药方名称赤小豆汤

处方赤小豆1合,商陆3钱,木通7分5厘,桂枝7分5厘,茯苓1钱5分。

功能主治毒气内攻,水肿气急。

用法用量以水3合,煮取2合服。

摘录《名家方选》

《嵩崖尊生》卷八。为《金匮》卷上“赤小豆当归散”之异名:赤小豆汤

药方名称赤小豆汤

摘录《嵩崖尊生》卷八。为《金匮》卷上“赤小豆当归散”之异名

《得效》卷十四。为《三因》卷十七“商陆赤小豆汤”之异名:赤小豆汤

药方名称赤小豆汤

摘录《得效》卷十四。为《三因》卷十七“商陆赤小豆汤”之异名

《医方类聚》卷一二八引《济生》:赤小豆汤

药方名称赤小豆汤

处方赤小豆(炒)半两,当归(去芦,炒)半两,商陆半两,泽泻半两,连翘仁半两,赤芍药半两,汉防己半两,木猪苓(去皮)半两,桑白皮(炙)半两,泽漆半两。

制法上(口父)咀。

功能主治年少血气俱热,遂生疥疮,变为肿满,或烦或渴,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热甚者,加***2钱半。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二八引《济生》

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五引《本草图经》,名见《方剂辞典》:赤小豆汤

药方名称赤小豆汤

处方赤小豆5合,大蒜1头,生姜1分,商陆根1条。

功能主治水气脚气。

用法用量赤小豆大蒜生姜并碎破,商陆根切,同水煮,豆烂汤成,适寒温,去大蒜等,细嚼豆,空腹食之,旋旋啜汁令尽。肿立消便止。

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五引《本草图经》,名见《方剂辞典》

圣济总录》卷八十:赤小豆汤

药方名称赤小豆汤

处方赤小豆(微炒)1斤,桑白皮(炙,锉)1两,泽漆茎叶(切,炒)3分。

功能主治水肿遍身,小便涩,胀满。

用法用量上药将2味绵裹,用水9升,与小豆3味煮令熟,去绵裹者药,只留小豆,饥则食小豆,渴则饮汁,以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赤小豆汤

药方名称赤小豆汤

处方赤小豆半升,桑根白皮(炙,锉)2两,紫苏茎叶1握(锉,焙)。

制法上药除小豆外为末。

功能主治脚气气急,大小便涩,通身肿,两脚气胀,变成水者。

用法用量每服先以豆1合,用水5盏,煮熟去豆取汁2盏半,入药末4钱匕,生姜1分(拍碎),煎至1盏半,空心温服,然后择取豆任意食,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圣济总录》卷三十三:赤小豆汤

药方名称赤小豆汤

处方赤小豆半合,桑根白皮半两,紫苏茎叶1两,槟榔半两。

功能主治伤寒后脚膝肿满气急,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上锉3味,如麻豆大,同小豆用水5盏,加生姜1分(拍碎),煎至2盏半,去滓,分2次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观聚方要补》卷二:赤小豆汤

药方名称赤小豆汤

处方赤小豆1钱,商陆1钱,连翘5分,腹蛇脯5分,桂枝5分。

功能主治生疮,用干疮药太早,致遍身肿。

用法用量水煎服。

便秘,加大黄

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二

猜你喜欢

  • 接骨丹

    《洁古家珍》:接骨丹药方名称接骨丹处方苏木7.5克(极细末)定粉3克 南硼砂(另研)半两钱(烧红,醋淬为末)各7.5克制法上四味,为末,和匀,作一服。功能主治治打仆,伤损皮骨。用法用量煎当归酒调下。三

  • 细辛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细辛散药方名称细辛散处方细辛(去苗.一钱)白术(去芦.一钱)独活(去芦.一钱)附子(炮.去皮脐.一钱)肉桂(一钱)防风(去芦.一钱)厚朴(姜制.二钱)麻黄(去节.二钱

  • 肥皂方

    《外科正宗》卷十:肥皂方药方名称肥皂方处方皂角2钱,甘松2钱,***2钱,白芷2钱,密陀僧1钱,白附子1钱,樟脑1钱,楮实子3钱,绿豆粉3钱。制法上为细末。用去净皮弦肥皂1斤,捶匀。功能主治紫白癜风。用

  • 甘草流浸膏

    药方名称甘草流浸膏来源为甘草浸膏经加工制成的流浸膏。性状为棕色或红褐色的液体;味甜、略苦、涩。炮制取甘草浸膏300~400g,加水适量,不断搅拌,并加热使溶化,滤过,在滤液中缓缓加入85%乙醇,随加随

  • 苦参石膏汤

    药方名称苦参石膏汤处方苦参2两,生葛2两,石膏4两,湿地黄4两,栀子仁1两半,茵陈1两半,芒消1两半,香豉半斤,葱白半斤。功能主治黑骨温证。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煎至3升半,去滓,下芒消烊化

  • 消风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消风散药方名称消风散处方荆芥穗(一钱半)甘草(炙.一钱半)陈皮(一钱)人参(一钱)茯苓(去皮.一钱) 白僵蚕(炒.去丝.一钱)防风(一钱)川芎(一钱)藿香叶(一钱)蝉

  • 香桂散

    药方名称香桂散处方当归川芎各7.5克 官桂(去皮)15克功能主治治产后脐下疼痛不止。用法用量上三味,同为细末,分作三服。每服酒150毫升,煎三五沸,更入童便少许,同煎至100毫升,温服。甚者不过再服,

  • 蓝吹药

    药方名称蓝吹药处方熟软石膏5钱,生硬石膏3钱,冰片3分,青黛3钱。制法上共为细末。功能主治口疮、咽喉实火。用法用量本方为原书“三色吹药”之一。摘录《喉科紫珍集·补遗》

  • 升阳调经汤加减

    药方名称升阳调经汤加减处方升麻3克,连翘15克,龙胆草10克,桔梗16克,黄连6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黄芩10克,粉葛20克,昆布15克,法夏15克,南星片16克,知母10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

  • 苁蓉四倍丸

    药方名称苁蓉四倍丸处方苁蓉(酒浸1宿,去粗皮,切,焙)2两,牛膝(酒浸1宿,焙)4两,菊花6两,枸杞子8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益。主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摘录《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