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脾散

调脾散

普济方》卷二十二引《续易简方》:调脾散

药方名称调脾散

处方苍术(米泔浸1宿,冬浸2宿,锉,焙干,炒赤色,秤)8两,厚朴(去皮,姜汁炒)5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少有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烧盐汤点7分盏服。或用水1盏,生姜3片,大枣2个,水煎7分,食前服,或作锉散。可常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二引《续易简方》

《急救仙方》卷六:调脾散

药方名称调脾散

处方三棱1两,莪术1两,麦芽半两,胡椒2钱,缩砂3钱,川芎2钱,茴香2钱,甘草3钱,青皮3钱,陈皮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顺经调气。主妇人肺经有病,热气上冲,经气行时,血反上行而吐者。

用法用量米饮调下。

摘录《急救仙方》卷六

《幼科直言》卷四:调脾散

药方名称调脾散

处方白术、炒白芍、白茯苓陈皮甘草木香砂仁、官桂、麦芽

功能主治温脾胃。主小儿虚寒作泻,或伤冷乳即作渴,泻青白色,或腹痛,或兼吐乳食。

用法用量生姜1片,大枣1个,水煎服。

摘录《幼科直言》卷四

《种痘新书》卷三:调脾散

药方名称调脾散

处方白术7钱,茯苓7钱,白芍5钱,神曲5钱,炙草3钱,香附3钱,厚朴3钱,木香3钱,砂仁5钱,莲子5钱,诃子肉5钱,苡仁5钱,楂肉5钱,豆蔻(去净油)5钱,陈皮4钱。

制法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健脾消积,制肝行气。主小儿痘疮虚寒泄泻,粪清白而无声,小便清白,泻时滑溜而不自知,或溏泄者。

用法用量米清汤送下。

虚甚者,加人参

摘录《种痘新书》卷三

《幼科指掌》卷三:调脾散

药方名称调脾散

处方白术、白茯苓陈皮防风木通荆芥穗、甘草稍、当归川芎、怀生地、黄芩连翘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胎毒热在胸膛,啼声引努力气,伤人根本,脐突虚肿,按之有声,软而不痛者。

用法用量每用以半匙乳汁和饮少许。

摘录《幼科指掌》卷三

猜你喜欢

  • 附子鹿角煎

    药方名称附子鹿角煎处方鹿角(寸截,4破之)、附子。制法将鹿角用河水浸7日,净洗,每斤用杜仲半斤(锉细)。同入瓷瓶内,贮水,以文武火煮三日,水耗则添,鹿角软去杜仲,将角焙干为细末。功能主治填精髓,补不足

  • 倍姜丸

    药方名称倍姜丸处方生明矾1两,生半夏(去脐)1两,生南星(去脐)1两,白茯苓1两,干姜2两。制法上为细末,姜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远年近日咳嗽,声声不绝;痰嗽。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食

  • 枳壳羌活丸

    药方名称枳壳羌活丸处方枳壳(去瓤,麸炒)60克羌活(去芦头)牡荆实人参各45克防风(去叉)芍药 白茯苓(去黑皮)白芷各60克细辛(去苗叶)当归(切,焙)甘草(生用)各30克牡丹皮75克 芎藭90克制法

  • 乌头赤石脂丸

    药方名称乌头赤石脂丸别名赤石脂丸(《金匮要略》卷上)、乌头丸(《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处方蜀椒14克 乌头7.5克(炮)附子7克(炮)干姜14克赤石脂14克制法上五味,研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槐香丸

    药方名称槐香丸处方槐花半两(炒),黄连半两(净择,炒),木香2两(晒干),白矾半两(火枯微存性,研)。制法上为末。用乌梅10个,酸醋浸1宿,取肉熬成膏,同药捣匀为丸,如干,入少许煮梅醋,和丸如梧桐子大

  • 大镇心丹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大镇心丹药方名称大镇心丹处方辰砂(用黄松节酒煮)龙齿(用远志苗醋煮)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猪心血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主癫痫,惊狂,谵妄,昏不知人,喷吐涎沫。用法用量每服1

  • 法制清金丹

    药方名称法制清金丹处方广陈皮(拣红者,净米泔水洗,略去白,锉大片晒干1斤,先用枳壳4两,去瓤净,用水6碗,浸1宿,煎浓汁2碗,拌橘皮,浸透1夜,次日蒸透晒干;2次,用甘草3两,去皮照前煎汤,浸蒸晒干;

  • 夺命救痢饮

    药方名称夺命救痢饮处方枳实2钱,大黄3钱,槟榔2钱,甘草1钱,当归8钱,白芍8钱,车前子3钱(引),黑料豆1两,荞麦1两。功能主治噤口痢。用法用量水煎服,缓缓1匙1匙咽之。咽之不吐能下,次日必有生机,

  • 复方胎盘片

    药方名称复方胎盘片处方胎盘粉1.6kg,麦芽100g,党参400g,橘皮100g,黄耆400g。制法将胎盘粉、橘皮、麦芽3味各为细粉,过100目筛,各取净粉,和匀。再将黄耆、党参2味水煎二次,每次4小

  • 拨粥

    《普济方》:拨粥药方名称拨粥处方薤白10~15克(鲜者30~60克)葱白2茎 白面粉100~150克(或粳米50~100克)制法先把薤白,葱白洗净切碎,与白面粉用冷水和匀后,调入沸水中煮熟即可。或用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