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肾地黄丸

补肾地黄丸

活幼心书》卷下:补肾地黄丸

药方名称补肾地黄丸

处方山药(去黑皮)山茱萸(酒浸润,蒸透,去核,取皮用)熟干地黄(酒洗,焙干)各15克鹿茸(蜜或酒涂,炒)川牛膝(酒洗,焙)各12克 牡丹根皮(净洗)白茯苓(去皮)各9克泽泻(去粗皮)6克

制法上药锉焙为末,炼蜜为丸,如麻仁大。

功能主治主禀赋不足,肾气虚弱,骨髓枯竭,囟大,头缝不合,语迟、行迟、齿迟者。

用法用量每服15~25丸,空腹时用温盐汤或温酒送下。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三:补肾地黄丸

药方名称补肾地黄丸

处方地黄半斤,(酒浸2日,蒸烂研膏与柏拌,晒干),鼠苓1两(酒炒),白茯苓4两,黄柏1斤(锉,同地黄晒干),当归(酒洗)、枳壳(去瓤)、麦门冬(去心)1两,熟地黄(酒浸)2两,天门冬(去心)2两,拣参2两,甘菊花2两,生芩1两。

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降心火,益肾水,除骨蒸,壮筋骨,明眼目。主消渴。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盐酒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三

《保命歌括》卷三十四:补肾地黄丸

药方名称补肾地黄丸

处方地黄(酒洗)8两(再蒸,焙干,取末,忌铁),山药(刮去赤皮)4两,茱萸(去核,取肉,焙干)4两,白茯苓(去筋膜)4两,巴戟(去心取肉)4两,肉苁蓉(酒洗,去外鳞,破去内白膜,晒干)2两,杜仲(去粗皮,切,盐水炒丝尽,取末)3两,川牛膝(去芦,酒洗,焙干)3两,芡实(取肉)3两,甘枸杞(焙)2两,远志(去芦取肉)2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服之壮阳益精补肾。女子服之则月事以时下,能令有子,小儿服之能治胎禀怯弱之病。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盐汤亦可。

摘录《保命歌括》卷三十四

幼幼集成》卷三:补肾地黄丸

药方名称补肾地黄丸

处方地黄1两,怀山药1两,山萸肉1两,嫩鹿茸2两,淮牛膝2两,粉丹皮1两,白云苓1两,宣泽泻1两,北五味1两,补骨脂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先天不足,肝肾虚喘。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淡盐汤送下。

摘录幼幼集成》卷三

猜你喜欢

  • 炉甘丹

    药方名称炉甘丹处方上炉甘石(煅,黄连汤淬三四次,拣净,研细,水飞,漂)60克 上血竭15克海螵蛸(去背)15克 真轻粉12克 乌芋粉60克 漂牡蛎粉30克制法上药各研极细,和匀,密贮。功能主治拔毒止痛

  • 竹茹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竹茹汤药方名称竹茹汤处方橘红(净去白)、人参、白术、麦门冬子(去心),各一两;白茯苓、厚朴(姜汁制),各半两;甘草一分。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妊娠择食,呕吐头疼,

  • 腊茶煎

    药方名称腊茶煎别名五倍散、腊茶散处方腊茶、五倍子各等分,腻粉少许。功能主治阴疮痒痛,出水久不愈。用法用量五倍散(《普济方》卷三○一)、腊茶散(《袖珍》卷三)。摘录《鸡峰》卷二十二

  • 大阳丹

    药方名称大阳丹处方朱砂半两,雄黄半两,雌黄半两(末),乳汁半升(男儿者)。制法上以酒1升,同熬干3次,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诸虚百损。用法用量每服1丸至3丸,空心米汤送下,兼服地仙酒、老仙酒更妙。摘

  • 枳实槟榔丸

    药方名称枳实槟榔丸处方枳实槟榔黄连黄柏黄芩当归阿胶(灰炒,细研)木香各15克制法上药为末,水和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治症瘕痞块,有似孕妇。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米饮送下,不计时候,一日三次。摘录《宜

  • 如圣汤

    药方名称如圣汤处方苦桔梗(炒)一两,甘草(炒)二两。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风热毒气上攻咽喉,咽痛喉痹,肿塞妨闷。及肺痈咳嗽,咯唾脓血,胸满振寒,咽干不渴,时出浊沫,气息腥臭,久久吐脓,状如米粥。又治

  • 夺命丸

    《魏氏家藏方》卷四:夺命丸药方名称夺命丸处方半夏(大者,各4破之,用石薜荔1握锉碎,同半夏炒令黄色,去石薜荔,只用半夏)49粒,莲子肉49个,龙骨(煅,别研)半两,白茯苓(去皮)半两,远志半两(去心)

  • 导气除湿汤

    《医学发明》卷八:导气除湿汤药方名称导气除湿汤处方羌活4.5克当归身3克枳实大黄各1.5克制法上药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主脚气肿痛。用法用量用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下利一两行,

  • 归血散

    药方名称归血散处方荆芥(锉碎)1合,大麦1合(生),黑豆1合(生),甘草2钱(生)。制法上拌匀。功能主治男子、妇人、老幼小便溺血。用法用量用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食后、临卧作2次温服。摘录《杨氏家

  • 补气黄耆汤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补气黄耆汤药方名称补气黄耆汤处方黄耆(锉)人参茯神(去木)麦门冬(去心,焙)白术五味子桂(去粗皮)熟干地黄(焙)陈橘皮(去白,焙)阿胶(炙燥)各30克当归(切,焙)白芍药牛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