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艾汤

艾汤

外台秘要》卷三引阮河南方:艾汤

药方名称艾汤

别名葶苈苦酒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六)。

处方苦酒(即米醋)300毫升葶苈(熬,杵膏)9克 生艾汁(无生艾,以熟艾,或用艾根捣取汁)100毫升

功能主治伤寒七八日,内热不解,发狂烦躁,面赤嚼痛。

用法用量上药煎取100毫升,分三次服。

摘录外台秘要》卷三引阮河南方

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张涣方:艾汤

药方名称艾汤

别名艾叶

处方艾叶(炒)1两,当归1两,干姜(炮)半两,木香半两,诃黎勒皮(炮)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白痢;虚冷下痢白脓。

用法用量艾叶汤(《普济方》卷三九九)。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张涣方

《外台》卷三引《阮河南药方》:艾汤

药方名称艾汤

处方苦酒3升,葶苈子2合(熬,捣),生艾汁1升(无生艾,熟艾、干艾亦可用;无艾,可用艾根捣取汁)。

功能主治天行7-8日,热盛不解。

用法用量上药煎得1升,顿服。若有牛黄,纳1刀圭尤良。

摘录《外台》卷三引《阮河南药方》

《外台》卷四引《深师方》:艾汤

药方名称艾汤

处方艾叶1把,麻黄2两(去节),大黄6分,大豆1升。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酒疸,身目俱黄,心中懊痛。

用法用量清酒5升,煮取2升,分3次服。

摘录《外台》卷四引《深师方》

猜你喜欢

  • 川乌散

    《普济方》卷四十五:川乌散药方名称川乌散处方川乌半两,草乌头半两,藿香叶半两,川芎半两,甘草半两,白芷半两,川蝎半两,雄黄6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偏正头痛,伤寒冷,打扑折碎破伤风,头面虚肿,呕逆恶

  • 温肾调气汤

    药方名称温肾调气汤处方杜仲12克续断9克桑寄生15克 台乌药6克 破故纸6克菟丝子 焦艾各9克 炒狗脊6克功能主治补肾安胎。治妊娠数月,腰酸作胀,少腹疼痛,有下坠感,小便多,白带较重,舌正常,苔白,脉

  • 当归荆芥散

    药方名称当归荆芥散处方荆芥穗、川芎、人参(去芦头)、当归(洗,焙)、桔梗(去芦头)、附子(炮,去皮脐)、柴胡(去苗)、防风(去芦头)、丁香、白芍药、蒲黄(炒)、鳖甲(醋炙令黄)、香白芷、牛膝(酒浸1宿

  • 降椒酒

    药方名称降椒酒处方降真香2两(锉细),川椒1两(去梗及合口者)。制法上用绢囊贮,浸无灰酒中约2斗。功能主治瘴气:兼治风湿脚气,疝气冷气,及背面恶寒风疾。用法用量每日饮数杯,寻常宜服之。摘录《医统》卷七

  • 加味白薇汤

    药方名称加味白薇汤处方白薇2钱,蒌仁3钱,橘红1钱,杏仁2钱,象贝2钱,丹皮5钱,桑白皮2钱,青蒿1钱,竹茹1钱,浮石3钱,雪梨3片。功能主治肺胃痰热,壅于膈上,身热咳嗽,气粗痰鸣,口干作渴。摘录《马

  • 咳嗽散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重庆方):咳嗽散药方名称咳嗽散处方苏子2两,枇杷叶3两,杜耳风2两,五皮半2两,鹿衔草3两,蛇衔草3两,瓜子草3两,铜钱草2两,肺筋草2两,淫羊藿2两,川黄连3两。制法上为细末

  • 首乌小米粥

    药方名称首乌小米粥处方何首乌30克 鸡蛋2个 小米50克 白糖适量制法将首乌用纱布包裹,与米同煮粥;粥熟前捞出药包,将鸡蛋打入,并加白糖少许,调匀,煮熟即可。功能主治益气养血。适用于气虚所致的子宫脱垂

  • 赶经汤

    《嵩崖尊生》卷十四:赶经汤药方名称赶经汤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归身1钱,川芎5分,熟地8分,白芍6分,香附6分,肉桂4分,炙草4分。功能主治妇人素体脾虚,血不化生所致的月经后期。摘录《嵩崖尊生》卷十

  • 柴胡桂姜汤

    药方名称柴胡桂姜汤处方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酒芍、桂枝、瓜蒌、牡蛎、干姜。功能主治由阳气素虚,而盛暑之时贪凉饮冷,以致阴气益盛,阳气愈微而发牡疟,属肾,但寒不热,其症四肢厥逆,口鼻冷气,头眩目

  • 滴鼻栀子仁煎

    药方名称滴鼻栀子仁煎别名栀子膏处方栀子仁1两,苦参1两,木通(锉)1两。制法上锉细,以好酒4两,煎令香,去滓,倾于瓷盒中。功能主治风热,鼻内生疮。用法用量栀子膏(《圣济总录》卷四十九)。摘录《圣惠》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