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神圣膏

神圣膏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神圣膏

药方名称神圣膏

处方木香30克雄黄30克(细研)桂心30克赤芍药30克当归30克人参30克(去芦头)附子30克(生,去皮、脐)丁香30克白芷30克黄耆30克没药30克 芎藭30克防风30克(去芦头)甘草30克沉香30克细辛30克乳香30克白檀香30克甘松香30克 蜡60克 松脂30克垂柳枝60~90克 柏枝90克 黄丹500克 清麻油1.5千克

制法上药细锉,先煎油沸,下甘松檀香柳枝、柏枝,以慢火煎半日,待色赤黑即过滤去滓,下诸药,文火煎,候白芷色黑,滤出,下蜡、松脂令消。以绵滤过,净拭铛,却下药油,入黄丹,再着火煎,不住手搅,候变色黑,滴水如珠即膏成,瓷盒收贮。

功能主治治发背痈疽,疮肿结硬,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用时取布或硬纸上摊贴。每日早晚换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

普济方》卷三一二引《德生堂方》:神圣膏

药方名称神圣膏

处方赤小豆木鳖子(去壳,别研)蓖麻子(去壳,另研)羌活姜黄草乌血竭大黄知母白芷川乌白及白蔹防风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随病大小,用好酒、醋、蜜调敷伤损处。干则再敷。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二引《德生堂方》

猜你喜欢

  • 赤芍药汤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赤芍药汤药方名称赤芍药汤处方赤芍药1两,生干地黄(焙)1两,大黄半两(锉,炒),甘草(炙)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脾瘅脏热,唇焦口气,引饮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

  • 川芎防风散

    药方名称川芎防风散处方川芎1两,防风1两,羌活1两,干姜1两,荆芥1两,甘草3钱,甘松3钱,白芷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积年脑泻。用法用量食后酒服;不能饮酒,茶清汤服。摘录《普济方》卷五十七

  • 甘草汤

    《伤寒论》:甘草汤药方名称甘草汤别名温液汤(《千金翼方》卷十五)。处方甘草6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少阴咽痛,兼治舌肿。用法用量上一味,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150毫升,一日二次

  • 天麻乌蛇丸

    药方名称天麻乌蛇丸处方天麻(酒浸一宿,切,焙)乌蛇(酒浸一宿,去皮、骨,炙)各30克天南星(浆水浸一宿,切,焙)60克半夏(浆水煮过,切,焙)15克藿香叶 乌头(去皮、脐,生)各30克 白附子(生用)

  • 赤箭汤

    《元和纪用经》:赤箭汤药方名称赤箭汤处方赤箭2两,麻黄(去根节)2两,黑附子(炮)2两,人参2两,前胡2两,防风(无叉枝者)2两,羌活2两,白术2两,当归3两。制法上为末,如麦豆状。每服半两,水3升,

  • 陈猪油膏

    药方名称陈猪油膏处方乳香2钱(去油),没药2钱(去油),儿茶1钱5分,血竭1钱5分,麝香少许。制法将陈猪油四两,入锅内化开,即下黄蜡一两,滚百滚,次下黄丹五钱,即起火,用绵纸滤去滓,盛入瓷器内。功能主

  • 槟榔汤

    《重订严氏济生方》:槟榔汤药方名称槟榔汤处方槟榔香附子(去毛)陈皮(去白)紫苏叶木瓜(去瓤)五加皮甘草(炙)各3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脚气痛疼。妇人血虚,加当归15克;室女血实,加赤芍药45克;

  • 板蓝根夏枯草饮

    药方名称板蓝根夏枯草饮处方板槛根30克夏枯草20克 白糖适量制法将板蓝根、夏枯草同水煎,加白糖适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散结。适用于腮腺炎肿痛发热有硬块者。用法用量每次10~20克,每日3次。摘录《

  • 虎掌丸

    《圣惠》卷五十六:虎掌丸药方名称虎掌丸处方虎掌半两(汤洗7遍,锉,生姜汁拌,炒干),赤茯苓1两,龙齿1两(细研),朱砂半两(细研),当归3分(锉,微炒),阿魏1两,蓬莪术3分。制法上为末,用酒煎阿魏成

  • 黑子膏

    药方名称黑子膏处方麻油5斤,木鳖子8两,黄丹(炒,再研)5包(每包6两)。制法将木鳖子入油,熬煎至枯,沥去,再煎至滴水成珠,入丹再煎,看老嫩,倾入瓷缸盆内,水浸去火气。功能主治生肌长肉。主用法用量摊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