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百草霜丸

百草霜丸

药方名称百草霜丸

别名针头丸

处方百草霜半两,巴豆1分,杏仁1分。

制法上用巴豆杏仁2味,各于麻油灯焰上烧灰存性,同3味和匀,用蜡2钱熔开,和剂为丸,为芥子大。

功能主治心腹痛及白痢。

用法用量针头丸(《普济方》卷二一一)。《百一》本方用法:白痢,干姜汤送下;赤痢,甘草汤送下;如要定转,用枣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一引《卫生家宝》

猜你喜欢

  • 固肠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固肠散药方名称固肠散处方陈皮(炒)二十两,木香(不见火)一两,肉豆蔻(生用)、***(去蒂.盖.蜜炙),各三两;干姜(炮)、甘草(炙),各二两半。炮制上件为细末。功

  • 竹茹石膏汤

    《医宗金鉴》卷五十九:竹茹石膏汤药方名称竹茹石膏汤处方半夏(姜制)赤苓陈皮竹茹生甘草石膏(煅)功能主治治小儿麻疹呕吐。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水煎服。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九《疫喉浅论》卷上:竹茹石膏汤药方

  • 理脾却瘴汤

    《医学入门》卷七:理脾却瘴汤药方名称理脾却瘴汤处方陈皮1钱,白术1钱,茯苓1钱,黄芩1钱,半夏1钱,山栀1钱,山楂1钱,苍术8分,神曲8分,黄连7分,前胡7分。功能主治游宦四方,水土不服者。用法用量加

  • 沉香神曲煎

    药方名称沉香神曲煎处方沉香2分,神曲16分,干姜、桂心6分,吴茱萸、椒4分,白术10分。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养脾胃,助气消谷。主脾虚,食少迟化,胸膈痞满,腹胁膨胀,噫气吞酸,

  • 椒附酒

    药方名称椒附酒别名椒附汤处方蜀椒(去目并闭口者)1两,附子(去皮脐)1两,生干地黄(焙)1两,当归1两,牛膝(去苗)1两,细辛(去苗叶)1两,薏苡仁1两,酸枣仁1两,麻黄(去根节)1两,杜仲(去粗皮)

  • 白术半夏丸

    《魏氏家藏方》卷十:白术半夏丸药方名称白术半夏丸处方半夏半两(汤泡7次,洗去滑),白术(炒)2钱半,人参(去芦)2钱半,甘草(炙)2钱半,干姜(泡洗)2钱半。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打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 清臭饮

    药方名称清臭饮处方赤芍黄芩藁本生地黄连石菖蒲远志各等分甘草1克功能主治治鼻中臭气。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仙拈集》卷二

  • 地仙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地仙散药方名称地仙散处方地骨皮(去木.二两)防风(去芦.一两)甘草(炙.半两)功能主治治伤寒后伏暑,烦热不安,及烦热虚劳。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

  • 狼毒丸

    《博济》卷四:狼毒丸药方名称狼毒丸处方天南星、狼毒、海桐皮、黑附子(炮)各等分(1方加牛膝焙,酒浸1宿)。制法上药各用童子小便浸,安着盏子4只内浸1宿,漉出控干,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

  • 清离滋坎汤

    药方名称清离滋坎汤处方怀生地黄3克 熟地3克麦门冬(去心)3克当归(酒洗)3克白芍(酒炒)3克 怀山药3克牡丹皮1.8克 炙甘草0.9克天门冬(去心)3克 白茯苓(去皮)3克山茱萸(酒蒸,去核)3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