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温脾汤

温脾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温脾汤

药方名称温脾汤

处方大黄12克人参甘草干姜各6克附子9克

制法上五味,哎咀。

功能主治温补脾阳,攻下冷积。治脾阳不足,冷积便秘,或久利赤白,腹痛,手足不温,脉沉弦。

用法用量以水800毫升,先煎后四味,临熟将大黄加入,煎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

备注方中附子干姜温阳祛寒,人参甘草益气补脾,大黄荡涤积滞。诸药相配,使寒邪去,积滞行,脾阳复,则诸证可愈。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温脾汤

药方名称温脾汤

处方大黄桂心各9克附子干姜人参各3克

制法上五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痢疾经久不愈,脾肾阳虚,积滞未净者。

用法用量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温脾汤

药方名称温脾汤

处方干姜45克当归黄柏地榆各60克阿胶(麸炒焦)茴香(炒)石榴皮黄连各30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久痢阴虚,湿热未清,脾阳不振,下痢赤白相杂,腹中疠痛,里急后重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会约医镜》卷九:温脾汤

药方名称温脾汤

处方淮山药(炒)5.4克 白茯苓3.6克白术(制)3克薏苡仁(炒,研)6克芡实(炒,研)6克 白扁豆(炒,研)6克桔梗2.4克 元砂仁(去皮,炒,研)1.5克甘草(炙)2.4克神曲(炒)1.2克 白莲肉(炒,研)6克秫米(炒,研)3克 红枣(去核)2枚

功能主治治脾虚失血。

用法用量水煎,中午时加白糖,开水调服。此方与滋阴汤每日同用,滋阴汤早、晚服,此方中午时服。

若气满者,加陈皮(去白)3克,或再加真苏子(炒,研)1.5克,或用广木香磨汁合服,若有冷涎及胃口寒者,加干姜(炒黄)0.9~1.5克,即加肉桂亦妙。

摘录《会约医镜》卷九

温病条辨》卷三:温脾汤

药方名称温脾汤

处方草果6克桂枝9克生姜15克茯苓15克蜀漆9克(炒)厚朴9克

功能主治温脾截疟。治太阴三疟,腹胀不渴,呕水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温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猜你喜欢

  • 栝楼敷方

    药方名称栝楼敷方处方生栝楼根、豉等分。制法上捣作饼。功能主治狐尿刺,疼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敷之,干即易。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 活命汤

    药方名称活命汤处方人参1钱或3钱,炙甘草1钱,制附子1钱,炮姜1钱。功能主治暴吐欲绝。用法用量加炒陈米1撮,水煎浓,徐徐饮之,随吐随饮。摘录《杂症会心录》卷上

  • 姜蛋清

    药方名称姜蛋清处方生姜鸡蛋清功能主治1~2度小面积烧烫伤,止痛效果好,愈合快。用法用量鲜生姜适量榨汁与鸡蛋清调匀,涂在已干净的创面上。每日6次,不可包扎。摘录《民间方》

  • 八宝丹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三:八宝丹药方名称八宝丹处方真犀黄3克 血珀6克珍珠6克冰片3克 滴乳15克 飞面24克 辰砂6克 飞滑石12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广疮结毒。用法用量每日调服0.36克。摘录《

  • 黑豆煎

    《圣济总录》卷八十一:黑豆煎药方名称黑豆煎处方黑豆5升(雄者),桑根白皮5两(锉,以上用水2斗,煮令豆烂,取净汁,更入后药),羌活(去芦头,为末)半两,蒺藜子(炒,为末)半两,海桐皮(为末)半两,吴茱

  • 和伤方

    药方名称和伤方处方远年地坑中坑砂(其坑虽不必在露天,却要透风,有日光照着者为妙。其砂取淌水石畔凿下,厚3-4寸者更佳,放屋中净瓦溜中,风吹雨洒,日晒夜露,常常翻转,4-5个月,看两面俱白,巳无臭气)。

  • 矾砒丸

    药方名称矾砒丸处方明矾半斤,***4两。制法上为细末,火煅过,烟尽为度,为末,滴水为丸。功能主治痢疾,水泄,胃脘痛,癣疥,坐板及黄水疮等。用法用量痢疾,冷水送下7丸;水泄,木瓜汤送下7丸;胃脘痛,炒栀子

  • 葶苈子丸

    方出《外台》卷十引《崔氏方》,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三:葶苈子丸药方名称葶苈子丸处方葶苈子20分(熬),贝母6分,杏仁12分(炮),紫菀6分,茯苓6分,五味子6分,人参8两,桑白皮8两。制法上为末,炼蜜

  • 归血散

    药方名称归血散处方荆芥(锉碎)1合,大麦1合(生),黑豆1合(生),甘草2钱(生)。制法上拌匀。功能主治男子、妇人、老幼小便溺血。用法用量用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食后、临卧作2次温服。摘录《杨氏家

  • 第一真黄风汤

    药方名称第一真黄风汤处方嫩黄耆3钱,防风根8分,云茯苓3钱,炙甘草5分,制半夏1钱半,福橘皮1钱,当归身3钱,赤芍药1钱半,豨莶3钱。功能主治真中风,初感一切形证。用法用量上以长流水煎,入竹沥3钱,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