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常山丸

常山丸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常山丸

药方名称常山丸

处方常山2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黄芩(去黑心)2两,香豉(炒干)2合。

制法上为末,以粟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疟发热,身背皆黄,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圣济总录》卷三十六:常山丸

药方名称常山丸

处方常山(别捣)1两,桃仁(取陈者,去双仁,炒,和皮捣)1两,铅丹8钱(细研),豉1合(炒令烟尽,手捻可碎,摊冷别捣)。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疟、肺疟心惊。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鸡鸣时空心酒送下;欲发时再服15丸。其日不得梳洗,发过方可饮食。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六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常山丸

药方名称常山丸

处方常山(细锉)3分,乌梅肉(炒)半两,甘草(炙,锉)半两,鳖甲(去裙襕,醋浸炙)半两,萎蕤半两,石膏(碎)1两,知母(焙)3分,蜀漆叶3分,白薇3分,升麻3分,地骨皮3分,麦门冬(去心,焙)3分,豉(炒)1合。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劳疟,积劳寒热。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腹米饮送下;未发前再服,渐加丸数。以愈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常山丸

药方名称常山丸

处方常山(锉)3分,乌梅肉(炒)3分,豉(炒)3分,天灵盖(酥炙黄)3分,丹砂(研)半两,知母(切焙)半两,蜀漆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疟。

用法用量每日未发前空腹以温酒送下20丸,渐加至30丸,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外台》卷五引《近效方》:常山丸

药方名称常山丸

别名桃仁常山丸、桃仁

处方常山、豉(熬)、桃仁(去皮尖,熬)各等分。

制法上药各为末。先以豉和桃仁捣如泥,然后下常山末细搅,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瘴疟。

用法用量桃仁常山丸(原书同卷)、桃仁丸(《圣惠》卷五十二)。

注意忌生葱、生菜。

摘录《外台》卷五引《近效方》

《外台》卷五引《广济方》:常山丸

药方名称常山丸

处方常山6分,乌梅肉(熬)6分,豉6分,天灵盖(烧)6分,知母4分,朱砂4分,蜀漆4分,大黄4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疟。

用法用量空肚以温酒送下20-30丸,日3服,未发前服。不吐则利。

注意忌生葱、生菜、生血等物。

摘录《外台》卷五引《广济方》

《外台》卷五引《延年秘录》:常山丸

药方名称常山丸

处方常山4分,青木香4分(南者),蜀漆1分,牡蛎2分(煅),大黄2分,乌梅肉1分(熬),丹砂2分(研),豉2分(熬),知母2分,鳖甲2分(炙),麻黄1分(去节)。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未发前粥饮服5丸讫,微吐后,须臾任食,至欲发更服10丸。

注意苋菜、生血物、生葱、生菜、油腻。

摘录《外台》卷五引《延年秘录》

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外台》卷五:常山丸

药方名称常山丸

处方常山3两,黄连3两,豉(熬)3两,附子2两(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瘴疟。

用法用量发前空腹服4丸,欲发更服3丸,饮下之。

注意服药后至过发时,勿吃食;勿杂食猪肉鱼肥腻及生冷生葱、生菜。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外台》卷五

猜你喜欢

  • 大温白丹

    药方名称大温白丹处方紫菀、吴茱萸、菖蒲、枇杷叶、桔梗、茯苓、皂角、厚朴、姜、连翘、椒巴豆各等分(1方无枇杷叶,有柴胡、人参、桂、川乌头)。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男子妇人心腹积聚、

  • 白药酒

    药方名称白药酒处方白茯苓5钱,白术5钱,花粉5钱,山药(炒)5钱,薏苡仁5钱,芡实(研)5钱,牛膝5钱,白豆蔻(去壳)3钱。功能主治开胃健脾,补虚劳。主用法用量用烧酒10斤,谅加白蜜,久泡为妙。摘录《

  • 阳起石丸

    《普济方》卷二二四引《诜诜方》:阳起石丸药方名称阳起石丸处方远志(洗,取肉)15克阳起石(煅)沉香(不见火)北五味 嫩鹿茸酸枣仁(去皮)桑螵蛸(微炒)白龙骨白茯苓钟乳粉各30克天雄30克(姜汁制,去脐

  • 大果蜜汤

    药方名称大果蜜汤处方生地1钱,当归身1钱,独活1钱,吴茱萸(炒)1钱,白芍(酒炒)1钱,干姜(炒)1钱,炙草1钱,桂心1钱,小草1钱,细辛5分。功能主治宿寒内伏,因产后虚寒血凝,上冲心之脉络而心痛者。

  • 青州白丸子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青州白丸子药方名称青州白丸子处方南星壹(生用.二两) 白附子(二两)川乌头(去皮脐.半两)半夏(好白者水浸洗过.七两)炮制上碾为细末,以生绢袋盛于井花水内,摆出末出者

  • 虎骨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虎骨散药方名称虎骨散处方虎胫骨(酥炙.二两)。天麻、木香、羌活、川芎、黄蓍、蒺藜(炒.去刺)、青皮(炒.去白)、大腹皮、桂心、槟榔、沉香、白茯苓(去皮)、核桃仁(去皮

  • 宽胸丸

    《新医药学杂志》1973(3):9:宽胸丸药方名称宽胸丸处方荜茇900克高良姜延胡索檀香各450克细辛150克冰片30克制法将荜茇、良姜、檀香、细辛提取挥发油及浸膏(挥发油与浸膏比例为1:1),装入胶

  • 归脾汤加减

    药方名称归脾汤加减处方白术10克,黄芪15克,党参12克,炙甘草10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龙眼肉10克,木香6克,鸡血藤15克。功能主治健脾益气,养血消斑。主脾虚不运,气血不和,肌肤失养。用法用

  • 生地黄饮子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生地黄饮子药方名称生地黄饮子别名生地黄汤(《圣济总录》卷九)。处方生地黄汁250毫升竹沥250毫升 荆沥250毫升防风15克(去芦、头)附子15克(炮裂,去皮、脐)羌活30克制法

  • 柏桂生麦汤

    药方名称柏桂生麦汤处方麦冬1两,黄柏3钱,生地5钱,肉桂3分。功能主治肺燥肾虚,小便不通。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