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姜黄丸

姜黄丸

《圣惠》卷七十一:姜黄丸

药方名称姜黄丸

处方姜黄3分,牡丹半两,赤芍药半两,桂心3分,芫花1分(醋拌炒干),当归半两(锉,微炒),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琥珀半两,延胡索半两,鬼箭羽半两,木香半两,硇砂半两,凌霄花半两,京三棱3分(微炮,锉),水蛭1分(炙炒令微黄),虻虫1分(炒令微黄,去翅足),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干漆3分(捣碎,炒令烟出)。

功能主治妇人虚冷,血气积聚,心腹妨闷,月候久不通,少思饮食,四肢羸瘦。

用法用量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圣惠》卷七十九:姜黄丸

药方名称姜黄丸

处方姜黄1两,当归1两(锉,微炒),熟干地黄1两,牡丹1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肉桂1两(去粗皮),芎?1两,续断1两,木香3分,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白术1两,羚羊角屑1分,赤芍药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虚羸不足,胸中气短,腹内紧急,腰背疼痛,月水不调,烦渴,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鸡峰》卷十二:姜黄丸

药方名称姜黄丸

处方缩砂1两,草豆蔻1两,荜澄茄1两,橘皮1两,青皮1两,姜黄1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消食和胃。主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二

《鸡峰》卷十六:姜黄丸

药方名称姜黄丸

处方干姜黄4两,干姜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妊娠漏胞。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空心食前酒调下,1日2次。

摘录《鸡峰》卷十六

古今医鉴》卷九:姜黄丸

药方名称姜黄丸

别名二味消毒丸

处方僵蚕1两,大黄2两。

制法上为末,姜汁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头面肿大疼痛并喉庳。

用法用量二味消毒丸(《杏苑》卷三)。

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猜你喜欢

  • 苦蒿梨丸

    药方名称苦蒿梨丸处方苦蒿梨、木香、萝卜子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水蛊气。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温酒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一九四

  • 解呃汤

    药方名称解呃汤处方茯神3钱,白芍3钱,当归2钱,白术5钱,苏叶5分,麦冬5钱,白芥子3钱,柴胡1钱。功能主治散郁,消痰,润肺。主气恼之后,肝又血燥,肺又气热,气逆而不舒,一时呃逆而不止。用法用量水煎服

  • 催脓散

    药方名称催脓散处方番木鳖(切碎)5钱,草乌(去芦)5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疹后脓毒已成,势不能散者。用法用量水调,用鹅毛蘸搽之,中留一头,豆许大,以待出脓。频搽之,不过半日即破,用此催脓速愈。摘录

  • 加减紫菀汤

    药方名称加减紫菀汤处方贝母、前胡、紫菀、白术、桑皮、甘草、黄芩、紫苏、陈皮、五味子、知母、杏仁、赤苓、当归、麻黄。功能主治止嗽安胎。主妊娠咳嗽,因感风寒伤肺而成,谓之子嗽。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 加减青娥丸

    药方名称加减青娥丸处方破故(炒)4两,小茴(盐水炒)4两,胡芦巴(炒)4两,杜仲3两(姜汁炒),胡桃肉25个,莲心1两,青盐(煅)5钱,穿山甲(酥炙)3钱5分。制法上为末,将胡桃肉捣烂,酒糊为丸,如梧

  • 加减全虫方

    《赵炳南方》:加减全虫方药方名称加减全虫方处方全虫9克,生地15克,当归12克,赤芍9克,白藓皮15克,蛇床子9克,浮萍6克,厚朴9克,陈皮6克,炙甘草9克。功能主治活血散风止痒。主汗出当风,风邪客于

  • 哮积丹

    药方名称哮积丹处方鸡子功能主治治哮喘。用法用量略敲不损膜,浸尿缸内四五日夜,吃之有效。摘录《脉因证治》卷上

  • 凉血地黄丸

    药方名称凉血地黄丸处方升麻、白芍药(桂炒)、生地黄、条黄芩(酒炒)、连翘、当归梢、牛蒡子(炒)、红花、甘草、通草、黄连(酒炒)。功能主治痘疮发热之时,经水适来。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 堕翳丸

    药方名称堕翳丸处方石决明(刮洗)1两,人参(焙)1两,细辛(去苗叶)半两,防风(去叉)2两,生干地黄(焙)2两,五味子1两半,兔肝1具(炙干)。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内障浮翳及枣花

  • 丹砂半夏丸

    药方名称丹砂半夏丸处方丹砂(水飞)半两,半夏(汤洗去滑,焙,捣末)1两,知母(焙,捣末)1两,天南星(炮裂,捣末)1两,巴豆(去皮心膜,研如膏,摊于新瓦上,取霜)3钱。制法上药除丹砂外,拌匀,汤浸炊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