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化岩汤

化岩汤

《辨证录)卷十三:化岩汤

药方名称化岩汤

处方人参30克白术60克黄耆30克当归30克忍冬藤30克茜草根6克白芥子6克茯苓9克

功能主治治乳岩溃烂,状似蜂窝,肉向外生,终年不愈者。(癌)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十三

辨证录》卷十三:化岩汤

药方名称化岩汤

处方人参1两,白术2两,黄耆1两,当归1两,忍冬藤1两,茜根2钱,白芥子2钱,茯苓3钱。

功能主治大补其气血,以生其精。主乳痈已收口,气血大亏,后因不慎房事,以致复行溃烂,变成乳岩,形成无数小疮口,如管非管,如漏非漏,竟成蜂窝之状,肉向外生,终年累月而不愈,服败毒之药,身愈狼狈而疮口更加腐烂。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此方全去补气血,不去消毒,实为有见。虽忍冬藤乃消毒之药,其性亦补,况同入于补药中,彼亦纯于补矣。惟是失精变岩,似宜补精,乃不补精而止补气血何也?益精不可以速生,补精之功甚缓,不若补其气血,转易生精。其乳房属阳明之经,既生乳痈,未必阳明之经能多气多血矣。补其气血则阳明之经旺,自然生液生精以灌注于乳房,又何必复补其精以牵掣参耆之功乎!此方中所以不用生精之味耳。

摘录辨证录》卷十三

《医林纂要》卷十:化岩汤

药方名称化岩汤

处方黄耆1两,当归5钱,白术3钱,人参1钱,茯苓5分,防风5分,白芥子8分,红花3分,金银花5钱。

功能主治补血疏肝,和胃去痰,解毒。主乳岩。即乳痈病久失治,或更伤于酒色热物,致溃烂如蜂窠状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乳溃成岩,非大补气血,无以能攻毒而收溃也。此与托里黄耆汤法同,但主经行肝胃耳。防风白芥子、红花皆行肝,参、术、茯苓皆主脾胃。乳房属胃,乳头属肝,宜补血疏肝,佐以和胃去痰解毒之品,庶血气复而证可愈。

摘录《医林纂要》卷十

猜你喜欢

  • 菊粉散

    药方名称菊粉散别名菊花散处方黄菊花5钱(烧灰),烟胶2钱,轻粉1钱,枯矾1钱,黄丹2钱。制法上各为末。功能主治肥粘疮。用法用量菊花散(《青囊秘传》)。摘录《洞天奥旨》卷十引巫真君方

  • 黑散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黑散药方名称黑散处方麻黄15克大黄7.5克杏仁15克制法上三味,先捣麻黄、大黄为散,别研杏仁如脂,纳上药末,又捣,令调和,纳密器中。功能主治治小儿变蒸中挟时行温病,或非变蒸时而得

  • 射干鼠粘子汤

    药方名称射干鼠粘子汤处方鼠粘子120克(炒,杵)甘草(炙)升麻射干各30克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宣肺利晒,泻火解毒。治疮疹壮热,大便坚实,或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

  • 救逆散

    药方名称救逆散处方人参2两,茯苓1两,白芍1两,附子1钱,麦冬5钱,牛膝2钱,破故纸1钱。功能主治冬月伤寒,汗下后又加大吐,气逆,呕吐饱闷,胸中痞满,时时发厥,昏晕欲死,谵语如见神鬼,且知生人出入。此

  • 回苏散

    药方名称回苏散处方***粉1g,羚羊角粉1g,麝香0.3g,牛黄0.3g,冰片0.3g,龙涎香0.3g,珍珠粉0.3g,琥珀3g,朱砂3g,薄荷冰0.15g。制法先将冰片、薄荷冰研成水样,再将其它粉剂和

  • 克痞丸

    《袖珍方》卷广:克痞丸药方名称克痞丸处方丁香藿香官桂茯苓(去皮)甘草小茴香各15克干姜45克桔梗7.5克制法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中化饮,行气消痞。治脾胃虚寒,痰饮不化,胸膈痞闷,

  • 加减补中益气汤

    《温病条辨》卷二:加减补中益气汤药方名称加减补中益气汤处方人参6克黄耆6克 广皮3克 炙甘草3克 归身6克 炒白芍9克防风1.5克升麻0.9克功能主治补气升阳。治气虚下陷,门户不藏,下利不止。用法用量

  • 感冒退热颗粒

    药方名称感冒退热颗粒处方大青叶200g板蓝根200g连翘100g拳参100g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的颗粒;味甜、微苦或味苦、微甜(无糖型)。炮制上四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

  • 祛老乌须健阳丹

    药方名称祛老乌须健阳丹处方赤白何首乌各500克(米泔水浸,竹刀刮去皮,切碎)牛膝250克(用何首乌、黑豆3.75千克,砂锅蒸三次)茯神250克(乳拌)赤茯苓500克(牛乳浸一宿)白茯苓500克(人乳浸

  • 榉皮洗眼方

    《圣济总录》卷一○五:榉皮洗眼方药方名称榉皮洗眼方处方榉皮(去粗皮,切)30克 古钱7枚功能主治治目中飞血赤脉。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水225毫升,煎取105毫升,去滓热洗,冷则再暖。摘录《圣济总录》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