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麻黄汤

加减麻黄汤

仁斋直指》卷八:加减麻黄汤

药方名称加减麻黄汤

处方麻黄(去节)30克 辣桂甘草(炙)各15克杏仁50枚(去皮、尖,微炒,别研)陈皮半夏(制)各15克

制法上药细锉,拌和杏仁

功能主治治肺感寒邪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紫苏3叶、生姜4片,水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八

《医学探骊集》卷三:加减麻黄汤

药方名称加减麻黄汤

处方麻黄3钱,桂枝2钱,苏叶3钱,黄芩3钱(酒洗),芥穗3钱,滑石4钱,豆豉4钱,木通3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伤寒初病,腿膝无力,头痛,发热恶寒,脉象浮洪而紧,亦有不紧者。

用法用量葱头1个为引,水煎服。

各家论述麻黄为发汗之君药;佐以苏叶、芥穗清扬之品,发头部之汗,以桂枝、葱、豉温散之品,发四肢之汗;酒芩能清血中之热;滑石能清六腑之热;木通清心火通小肠,能引热从小便出,较之大黄利大肠,最为柔和;甘草能和中气,则汗出而病愈矣。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三

医学集成》卷二:加减麻黄汤

药方名称加减麻黄汤

处方麻黄羌活防风紫苏甘草生姜葱白

功能主治感冒无汗。

用法用量血虚,加生地。

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直指》卷八:加减麻黄汤

药方名称加减麻黄汤

处方麻黄(去节)1两,辣桂半两,甘草(炙)半两,杏仁50枚(去皮尖,微炒,别研),陈皮半两,半夏(制)半两。

制法上细锉,拌和杏仁

功能主治肺感寒邪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紫苏3叶,生姜4片,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八

医学集成》卷三:加减麻黄汤

药方名称加减麻黄汤

处方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大力、沙参川芎赤芍桔梗甘草生姜

功能主治麻疹初起,时令大寒。

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猜你喜欢

  • 大滚脓丹

    药方名称大滚脓丹处方水银5钱,火消5钱,白矾5钱,青矾2钱5分,胆矾2钱5分,淮盐2钱5分,铜绿5分。功能主治痈疽。用法用量如红升丹法,升9支香后,取出作捻用之。摘录《外科十三方考》

  • 雷丸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八:雷丸散药方名称雷丸散处方雷丸使君子(炮,去壳)鹤虱榧子肉槟榔各等分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消疳杀虫。治绦虫、囊虫病。用法用量每服3克,温米饮调下,食前服。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 救正汤

    药方名称救正汤处方人参1两,黄耆1两,白术2两,炙甘草1钱,当归5钱,半夏3钱。功能主治补正气,消痰气。主哀哭过伤,病后成疟,阴阳两亏,困倦甚疲。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八

  • 参藿散

    药方名称参藿散处方甘草1两,白芷1两,丁皮半两,厚朴3两(制)。功能主治脾胃积冷吐逆,不纳饮食,宿食不消,气不升降,呕吐酸水,心腹膨胀,脚手虚浮。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加生姜3片,紫苏5叶,

  • 斑蝥散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斑蝥散药方名称斑蝥散处方斑蝥10枚(去头、足、翅,以糯米拌,炒令米黄为度)真珠15克(细研)猬皮15克(炙令黄)雄黄7.5克(细研)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主治瘰疬瘘,生

  • 黄蓍酒

    药方名称黄蓍酒处方黄蓍、防风、桂心、天麻、萆薢、石斛、虎骨(酥炙)、白芍药、当归、云母粉、白术、茵芋叶、木香、仙灵脾、甘草、川续断,各一两。炮制上挫,生绢袋盛,好酒一升浸之。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

  • 粉散

    《幼幼新书》卷三十五引《婴孺方》:粉散药方名称粉散处方牡蛎(煅)3分,乌头(烧)3分,麻黄根3分,石膏1分,真朱2分,麝半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尔朱丹,及一切丹。用法用量粢米粉2升,和散微炒,绢袋盛

  • 点白还黑丹

    药方名称点白还黑丹处方三汁膏1两(生地、桑堪、旱莲草各取汁,三汁共享一盂,入铁锅熬之极干,研末听用),母丁香5钱,没石子5钱,真铅粉5钱(炒)。制法上为末,以瓷器盛之,勿泄气。功能主治乌须。主用法用量

  • 茯苓燥湿汤

    药方名称茯苓燥湿汤别名茯苓泻湿汤、茯苓泄湿汤处方白术2分,人参2分,甘草(炒)2分,枳壳(麸炒)2分,茯苓2分,蔓荆子2分,薄荷2分,苍术3分,前胡3分,独活3分,川芎3分半,羌活3分半,柴胡4分,泽

  • 普贤丸

    药方名称普贤丸处方龙骨(煨)黄连茱萸 蓬术各等分(同炒色变为度)制法上为细末,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脾胃气弱,饮食不化,大便溏泄。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石菖蒲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三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