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八珍丹

八珍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珍丹

药方名称八珍丹

处方甘草(炒)、天麻(去芦)、朱砂(研飞)、天南星牛胆制),各五两;牛黄(研)一分,腻粉(研)、雄黄(飞),各一两一分;天浆子(微炒)三百五十个,银箔七十片(为衣)。

炮制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炼蜜为圆,如豌豆大,以银箔为衣。

功能主治治小儿惊风壮热,精神昏愦,呕吐痰涎,惊悸恍惚,或发瘛,目睛上视。

用法用量每服,一岁儿服一圆,薄荷汤化下。疾证末退,可再服之,更量儿大小加减,奶食后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卫生鸿宝》卷一:八珍丹

药方名称八珍丹

处方白花藕粉、白茯苓、白扁豆(炒)、莲肉(去皮心)、川贝、山药(焙)、白蜜等分,人乳(另入)。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大补虚损。主男妇虚劳。

用法用量遇食,用1两,冲滚水服。

摘录《卫生鸿宝》卷一

《局方》卷十:八珍丹

药方名称八珍丹

处方甘草(炒)5两,天麻(去芦)5两,朱砂(研飞)5两,天南星牛胆制)5两,牛黄(研)1分,腻粉(研)1两1分,雄黄(飞)1两1分,天浆子(微炒)350个,银箔70片(为衣)。

制法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炼蜜为丸,如豌豆大,以银箔为衣。

功能主治小儿惊风壮热,精神昏愦,呕吐痰涎,惊悸恍惚,或发瘛疭,目睛上视。

用法用量1岁儿每服1丸,薄荷汤化下,奶食后服。疾证未退,可再服之。

摘录《局方》卷十

猜你喜欢

  • 加味三建汤

    药方名称加味三建汤处方大川乌1两,绵附1两,天雄(3味并炮,盐水浸,去皮脐)1两,木香1两,肉豆蔻(煨裂)1两,诃子(去核)1两。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洞泄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10片、红枣2枚

  • 川芎止痛汤

    药方名称川芎止痛汤处方川芎20-30克,荆芥10-12克,防风10-12克,全蝎10-12克,地龙15-25克,细辛3-6克。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活血化瘀。主风邪内侵,瘀阻血脉。(三叉神经痛)用法用量水

  • 万应锭

    《中国药典》:万应锭药方名称万应锭处方胡黄连100g黄连100g儿茶100g冰片6g 香墨200g熊胆20g麝香5g牛黄5g 牛胆汁160g性状为黑色光亮的球形小锭;气芳香,味苦,有清凉感。炮制上九味

  • 喝起散

    《卫生总微》卷五:喝起散药方名称喝起散处方半夏1两(汤洗7次,为末),生姜4两(研取汁,和半夏末拌作饼,如稀,入少面),朱砂(水飞)1分,滑石1分,白矾(生)1分,没石子3个。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

  • 白矾灰散

    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五:白矾灰散药方名称白矾灰散处方白矾灰1分,白龙脑3分,乌贼鱼骨1分,蒲黄半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聘耳出脓水,久不绝。用法用量每以半钱,绵裹塞耳,日3易之

  • 鳗鲡鱼涂方

    药方名称鳗鲡鱼涂方处方鳗鲡鱼1头(肥者)。制法上药炙令脂出。功能主治头项及面上白驳,浸淫渐长如癣状,但不成疮。用法用量先洗白驳,用物揩拭之令小痛,然后用熟鱼脂涂。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八

  • 清肝芦荟丸

    药方名称清肝芦荟丸处方川芎当归白芍各60克 生地(酒浸,捣膏)60克青皮芦荟昆布海粉甘草节 牙皂黄连各15克制法上药为末,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肝化痰软坚。治血虚肝郁,气滞痰凝,结为瘿瘤,

  • 黄耆平补汤

    药方名称黄耆平补汤处方陇西黄耆3两,枸杞根皮3两,桂3两,麦门冬3两,甘草3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五劳百损,四肢沉滞,骨肉酸疼,大病后,不复常行动,喘惙吸吸少气,小腹拘急,腰背强痛,心悸咽干,饮食无

  • 豆蔻理中丸

    药方名称豆蔻理中丸处方人参1两,白术2两,干姜5分,甘草(炙)5分,肉豆蔻7钱(面裹煨)。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产后元气虚弱,脐腹疼痛,泄泻不止;又治男子脾胃虚弱,久泄不止。用法

  • 补肝养荣汤

    药方名称补肝养荣汤处方当归川芎各6克 芍药 熟地陈皮各4.5克甘菊3克甘草1.5克功能主治主血虚眩晕。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摘录《赤水玄珠》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