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京三棱汤

京三棱汤

圣济总录》卷七十三:京三棱汤

药方名称京三棱汤

处方三棱(炮,锉)1两,木香1两,甘草(炙,锉)1两,蓬莪术(炮,锉)1两,藿香叶1两半,乌药(锉)半两,茴香子(炒)半两,赤茯苓(去黑皮)3分。

制法上为粉末。

功能主治痃癖冷气,积滞不消,胸膈痞闷,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三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京三棱汤

药方名称京三棱汤

处方三棱(煨,锉)5两,陈曲(炒)1两,麦糵(炒)1两,木香1两,肉豆蔻(去壳,炮)1两,槟榔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1两,杏仁(汤去皮尖双仁,麸炒,研)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谷劳体重,四肢烦倦,食已便卧。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京三棱汤

药方名称京三棱汤

处方三棱(煨,锉)1两半,大腹(连皮子,锉)1两半,延胡索1两半,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半,芎?1两半,白术1两半,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30枚,桂(去粗皮)1两,当归(切,焙)1两,消石1两,郁李仁(汤浸,去皮)1两1分。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腑脏不和,气血留滞,积聚胀满,心腹妨闷,食物减少,烦闷短气。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荆三棱煎汤”。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京三棱汤

药方名称京三棱汤

处方三棱(炮,锉)1两,青橘皮(去白,焙)半两,桂(去粗皮)1分,大黄(锉碎,炒)半两,木香1分,槟榔(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积年症块。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温服,空腹、日午、夜卧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猜你喜欢

  • 玄参钩藤汤

    药方名称玄参钩藤汤处方元参21克,生地15克,白芍12克,麦冬10克,夏枯草15克,钩藤15克,菊花10克,丹参15克,泽泻10克,生山楂10克,木香10克。功能主治滋阴平肝。主阴虚阳亢。用法用量水煎

  • 射干消毒饮

    药方名称射干消毒饮处方射干黑参连翘荆芥鼠粘子等分甘草减半功能主治宣肺透疹,清热利咽。治麻疹咳嗽声喑,咽喉肿痛。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 白茅煎

    药方名称白茅煎处方白茅根(切)4斤。功能主治热淋痛。用法用量水1斗5升,煮取5升,每服1升,日3次,夜2次,尽剂而愈。摘录《医统》卷七十一

  • 白木耳粥

    药方名称白木耳粥处方白木耳30克薤白10克粳米10克制法先将白木耳及薤白洗净细切,再与米相和煮作粥。功能主治滋阴润燥,理气止痛。适用于痢久伤阴、腹痛下重者。用法用量空腹食用。摘录《食医心镜》

  • 陈橘丸

    药方名称陈橘丸处方陈橘皮(去瓤)1两,槟榔(锉细)半两,木香1分,羌活(去芦头)半两,防风(去芦头)半两,青皮(去瓤)半两,枳壳(麸炒,去瓤)半两,不蛀皂角两挺(去黑皮,酥炙黄),郁李仁1两(去皮尖,

  • 桂心煎

    药方名称桂心煎别名桂心膏处方桂心(末)2两,生姜汁2合,白蜜10两,生地黄汁1升。功能主治虚劳吐血,胸膈不利。用法用量桂心膏(《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王氏手集》)。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 还睛膏

    《医统》卷六十一:还睛膏药方名称还睛膏处方坯子10两,真丹4两,乳香2钱,没药2钱,血竭2钱,熊胆2钱,海螵蛸2钱,黄连粉2钱,轻粉2钱,当归2钱,硼砂2钱,白丁香1钱,青盐3钱,铜绿半两,硇砂1钱,

  • 三灵汤

    药方名称三灵汤处方当归6克白芍3克羚羊角4.5克龙齿6克 石决18克半夏曲9克柴胡3克葛根6克茯神6克白术3克青皮3克功能主治治肝痹,夜卧则惊,口渴多饮,小便频数,脾虚作胀,腹大如怀。用法用量用冬瓜子

  • 点眼药

    《何氏济生论》卷六:点眼药药方名称点眼药处方炉甘石3钱,新珠子7分,硼砂7分,朱砂5分,麝香2分,琥珀5分,真蟾酥(烘去油)1分,儿茶(烘去油)3分,冰片1分,磁石粉5分(人乳、黄连汁煅淬7次)。制法

  • 丁香饮子

    药方名称丁香饮子处方丁香30个,肉豆蔻1个,白茯苓1钱,甘草1钱,藿香1字。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和气。主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摘录《鸡峰》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