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京三棱丸

京三棱丸

《圣惠》卷四十九:京三棱丸

药方名称京三棱丸

处方三棱2两(微煨,锉),川乌头2两(炮裂,去皮脐),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焙),硼砂1两(细研),干姜1两(炮裂,锉),雄雀粪1两(微炒)。

制法上为末,入硼砂令匀,以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积症癖气不差散,令人羸瘦,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方中硼砂,《普济方》引作“硇砂”。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京三棱丸

药方名称京三棱丸

处方三棱(煨,乘热捶碎,别捣为末)半两,木香半两,当归(切,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肉苁蓉(酒浸,切,焙)半两,牛膝(去苗,酒浸,切,焙)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芎?半两,赤芍药(锉)半两,防风(去叉)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白术半两,槟榔(生,锉)1两,大黄(锉,炒)1两,郁李仁(去皮双仁,别研如膏)1两。

制法上除郁李仁外,捣罗为末,与郁李仁膏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痃癖,注气刺痛,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米饮或温酒送下。以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鸡峰》卷十九:京三棱丸

药方名称京三棱丸

处方青皮1两,黄皮1两(汤浸1宿,次日淘赤小豆1合,滚煮2橘皮,候豆6-7分熟去青皮,研黄皮赤小豆如泥;若干,旋添煮豆汁,再研极细,用后药),赤茯苓1两半,猪苓半两,吴白术半两,蓬莪术半两,半夏3钱,京三棱8钱,防己3钱,枳实3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同小豆泥入臼杵成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丈夫妇人头面手足肿。

用法用量方中防己用量原缺。

摘录《鸡峰》卷十九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京三棱丸

药方名称京三棱丸

处方三棱(灰火内炮,乘热捶碎)1两,益智(去皮)1两,麦糵(微炒)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陈曲(捣作粗末,微炒)半两,人参半两。

制法上为末,煮白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弱,呕吐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前生姜、枣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圣惠》卷四十九:京三棱丸

药方名称京三棱丸

处方三棱1两,槟榔1两,当归1两(锉,微炒),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鳖甲半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食症,疼痛至甚。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黑三棱丸”。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圣惠》卷四十九:京三棱丸

药方名称京三棱丸

处方三棱半两(微煨,锉),乳香半两,木香半两,丁香半两,肉豆蔻半两(去壳),当归半两(锉,微炒),紫苑1两〔洗,去苗土〕,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干姜1两(炮裂,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五灵脂半两,朱砂半分(细研),硼砂1两(细研),猪牙皂荚1两(去黑皮,涂酥炙令焦黄,去子),鳖甲2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巴豆1两半(去皮,不去心膜,以桑柴灰汁煮半日取出)。

制法上药以乳香巴豆同捣如泥,余药捣罗为末,先以酽醋1升,化硼砂,去石滓熬令稠,入面煮为糊,和诸药末,今软硬得所,捣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食症,癖气食劳,宿食不消,痰逆。

用法用量方中硼砂,《普济方》引作“硇砂”。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圣惠》卷四十九:京三棱丸

药方名称京三棱丸

处方三棱(微煨,锉)1两,木香1两,肉豆蔻(去壳)1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1两,干姜(炮裂,锉)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蓬莪术1两,巴豆半两(去皮心,水煮,复时研,纸压去油)。

制法上为末,入巴豆,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痃癖气,心腹胀满,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丸,空心以生姜橘皮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圣济总录》卷七十三:京三棱丸

药方名称京三棱丸

处方三棱5两(捣末,以好醋1碗同熬成稠膏),蓬莪术(炮,锉)3两,益智(去皮)3两,青橘皮(去白,焙)3两,冬用槟榔1两半,夏用木香1两半。

制法上为末,以京三棱膏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痃癖急痛,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3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三

《圣惠》卷四十九:京三棱丸

药方名称京三棱丸

处方三棱3分(微煨,锉),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川大黄1两半(锉碎,微炒),木香半两,当归3分(锉,微炒),白术3分,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诃黎勒1两(煨,用皮),枳壳1两(麸炒微黄),麦糵1两(炒微黄),神曲1两(锉,微炒),桂心1两,槟榔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痃癖气,心腹胀满,时时筑心背痛,宿食不消,呕逆,不思饮食;休息气痢,喘促黄瘦,面目虚肿。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圣惠》卷四十八:京三棱丸

药方名称京三棱丸

处方三棱1两(炮裂),桂心1两,川大黄1两半(锉碎,微炒),槟榔1两半,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干漆1两(捣碎,炒令烟出),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木香1两,桃仁1两半(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鳖甲1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制法上为极细末,以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积聚,气不消,心腹胀满,食少体瘦。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三棱丸”。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圣惠》卷二十八:京三棱丸

药方名称京三棱丸

处方三棱3两(炮裂,锉),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鳖甲2两(涂醋炙微黄,去裙襕),赤芍药1两,桂心1两,干姜1两(炮裂,锉),诃黎勒2两(煨,用皮),槟榔2两,川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桃仁4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熬醋如胶,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积聚痞结,腹胁胀满。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三棱丸”。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圣惠》卷四十九:京三棱丸

药方名称京三棱丸

处方三棱1两半(微煨,锉),槟榔1两,木香1两,干姜1两(炮裂,锉),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当归1两(锉,微炒),桂心半两,巴豆半两(去皮心,研,用纸裹压去油)。

制法上为末,用醋熬巴豆成膏,入前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症病结硬,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心以生姜橘皮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京三棱丸

药方名称京三棱丸

处方三棱(湿纸裹煨熟,别捣末)2两,槟榔(锉)1两,白术2两,丁香半两,半夏(汤洗去滑)4两,麝香(研)1分,丹砂(研)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入研者药再研令匀,以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积进饮食。主噫醋吞酸,或时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以木香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京三棱丸

药方名称京三棱丸

处方三棱(煨,捣为末)3分,蓬莪术(煨,捣为末)3分,巴豆(去皮心膜,压取霜)1分(以上3味用米醋1升于银石器内同熬成膏),槟榔(锉)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木香半两,桂(去粗皮,生姜汁炙)半两。

制法上8味,捣罗5味为末,用三味膏和捣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宽利胸膈,消化饮食。主脾胃虚寒,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7-10丸,食后、临卧热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圣惠》卷八十八:京三棱丸

药方名称京三棱丸

处方三棱半两(微煨,锉),防葵半两,木香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茯苓半两,白术半两,桂心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微炒),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癖气,手脚心热,脾胃虚弱,不下饮食,面色萎黄,渐加羸瘦。

用法用量以粥饮送下随年丸数,1日3次;儿稍大,即以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圣惠》卷七十一:京三棱丸

药方名称京三棱丸

处方三棱3分(微炮裂),鳖甲3分(涂酥炙令黄,去裙襕),木香3分,桂心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槟榔3分,诃黎勒3分(煨,用皮),当归半两(锉,微炒),芎?半两,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痃癖,气攻腹胁,妨痛,面色萎黄,羸瘦少力,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京三棱丸

药方名称京三棱丸

处方三棱(炮,锉)3分,诃黎勒(煨,去核)3分,木瓜(焙)3分,鳖甲(醋炙,去裙襕)3分,玳瑁(镑)3分,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枳实(去瓤,麸炒)半两,干姜(炮)半两,白术半两,昆布(汤浸,去碱,焙)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木香半两。

制法上为末,陈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膈气噎塞,脾胃虚冷,瘦劣,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煨生姜木瓜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圣济总录》卷七十三:京三棱丸

药方名称京三棱丸

处方三棱(捶碎)3两,芫花3两(2味醋浸5-7日,炒黄),蓬莪术(锉,炒)1两,桂(去粗皮)1两,乳香(研)1分,硇砂(细研)1分,巴豆30个(用硫黄1皂子大,研细,醋两盏煎令醋尽为度,只用巴豆),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

制法上为末。每用药末2两,熔黄蜡1两,蜜少许同为丸,如梧桐子大,丹砂为衣。

功能主治丈夫、妇人痃癖气,一切积滞。

用法用量每服2-3丸,生姜木瓜汤送下;甘草生姜汤送下亦得。看虚实临时用。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三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京三棱丸

药方名称京三棱丸

处方三棱(湿纸裹煨,碎锉)半两,沉香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鳖甲(去裙襕,醋炎)1分,槟榔(锉)1分,巴豆5枚(去油为霜)。

制法上为末,水煮白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利胸膈,散积滞,消腹胀,进饮食。主五种膈气。

用法用量每服5丸,食后温熟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圣惠》卷五:京三棱丸

药方名称京三棱丸

处方三棱1两(炮裂),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木香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当归半两(锉,微炒),白术半两,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赤茯苓(芍药)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3分(炮,用皮),防葵半两,桂心1两,槟榔半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藏冷气,及夙有积块,时攻心腹疼痛,吐逆不思饮食,四肢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生姜橘皮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猜你喜欢

  • 草乌散

    《跌损妙方》:草乌散药方名称草乌散处方川乌、草乌(生用)、骨碎补、陈皮、乳香、没药各等分,杉木节7个(酒炙)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跌损腰痛。用法用量每服1-2钱,用酒调服。手上,加穿山甲、细辛、桂枝、威

  • 红椒丸

    《普济方》卷一六○:红椒丸药方名称红椒丸处方川椒1两,干姜1两,款冬花1两,紫菀1两,礜石半两,附子半两,细辛半两,皂角半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肾咳,恶寒。用法用量每服20粒

  • 附子败毒汤

    《医宗金鉴》卷六十四:附子败毒汤药方名称附子败毒汤处方羌活3克 川附子3克(制)白僵蚕9克(炒)前胡3克连翘4.5克(去心)生黄耆4.5克蔓荆子4.5克陈皮3克防风3克 白茯苓4.5克金银花6克甘草1

  • 防风导赤散

    《医林纂要》卷九:防风导赤散药方名称防风导赤散处方生地黄、木通、防风、甘草、黄苓、赤芍、羌活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儿初见惊搐之证,而热尚浅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竹叶3片、灯草3茎,水煎服。热不甚者,去黄

  • 牛黄夺命散

    药方名称牛黄夺命散处方白牵牛30克(半生半熟)黑牵牛30克(半生半熟)川大黄槟榔各30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肺胀,喘满胸高,气急,两肋煽动,陷下作坑,两鼻窍张,闷乱嗽渴,声嗄不鸣,痰涎潮塞,俗

  • 参附益母汤

    药方名称参附益母汤处方人参1两,附子1钱,益母草2钱。功能主治妇人子方下地,即昏晕不语,气血双脱者。用法用量水煎服。遇此等症,急用一人抱住产母,头顶心解开,以艾火急灸之,必然出声;然后以参附益母汤救之

  • 山栀子汤

    《圣济总录》卷二十七:山栀子汤药方名称山栀子汤处方山栀子仁22克大青升麻各30克阿胶(炒令燥)15克制法上四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伤寒发斑,心躁烦乱。用法用量每服5克,用水220毫升,入豉100粒,同

  • 黄连败毒丸

    药方名称黄连败毒丸处方黄连2两,甘草2两,连翘1两,防风1两5钱,羌活1两,细辛1两,薄荷5钱,黄芩1两(酒炒),甘菊花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眼丹。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

  • 疫疠解毒清心汤

    药方名称疫疠解毒清心汤处方生石膏200克,***10克,黄连10克,黄芩15克,玄参50克,生地50克,知母15克,丹皮15克,焦栀子15克,生绿豆100克,鲜菖蒲15克,白茅根100克。功能主治清营透

  • 肺瘤2号方

    药方名称肺瘤2号方处方南沙参12克,北沙参12克,天冬9克,麦冬9克,百合15克,生地15克,银花15克,黄芩9克,白茅根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鱼腥草30克,铁树叶30克,生苡仁5克,陈皮9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