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乌蛇膏

乌蛇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乌蛇膏

药方名称乌蛇膏

处方吴茱萸独活细辛、白僵蚕(去丝.嘴.炒)、半夏、蜀椒(去目.炒)、防风赤芍药、当归、桂心、川芎、香白芷,各半两;乌蛇、黄蜡,各二两;干蝎、附子(去皮.尖),各一两。

炮制上件细,以炼腊月猪脂二斤文火煎,候白芷赤黑色为度,绵滤去渣,下蜡,入瓷器内盛。

功能主治治风邪毒气外客皮肤,熏发成肿,所起不定,游走往来,时发痒痛,或风毒势盛,攻注成疮,赤多脓,疮边紧急,但是风肿,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用,取少许摩之令热,日三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乌蛇膏

药方名称乌蛇膏

处方乌蛇120克当归60克黄耆45克 生干地黄45克 乱发22克(烧灰)防风30克(去芦头)甘草60克 黄丹180克 胡粉120克 蜡60克 松脂60克

制法上药都细锉,以清油1.25千克,于铛内入蜡、松脂及药末,煎令黑色,绵滤去滓,都纳铛中,下黄丹,便于武火上不住手搅,候黑色,滴水中如珠子,硬软得所,即成,摊干故帛上。

功能主治治一切远年恶性毒疮,发背,冷漏疔疮,刀箭所伤。

用法用量贴患处,一日换二次,以愈为度。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乌蛇膏

药方名称乌蛇膏

处方吴茱萸藁本独活细辛僵蚕(去丝嘴,炒)半夏蜀椒(去目,炒)防风赤芍当归桂心川芎白芷各15克乌蛇黄蜡各60克 干蝎附子(去皮、尖)各30克

制法上药细锉,以炼腊月猪脂1千克,文火煎,候白芷赤黑色为度,绵滤去滓,下蜡,人瓷器内盛。

功能主治治风邪毒气,外客皮肤,熏发成肿,游走不定,时发痒痛;成风毒势盛,攻注成疮,焮赤多脓,疮边紧急。

用法用量每次用少许,涂患处,摩之令热,一日三次。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猜你喜欢

  • 掠髭鬓方

    药方名称掠髭鬓方处方白檀香1钱,香白芷1钱,白及1钱,滑石(研),零零香2钱,三奈子3钱(面包烧熟为度),青黛1钱(研),百药煎1钱(另研),甘松1钱(去土)。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乌髭鬓。主用法用量

  • 养血清火汤

    药方名称养血清火汤处方当归川芎各2.1克白芍(酒炒)生地黄(酒洗)黄连(酒炒)各3克 片芩(去朽)2.4克栀子(炒)2.4克酸枣仁(炒)麦门冬(去心)各30克远志(去心)2克 辰砂1.5克(另研调服)

  • 鸡胵汤

    药方名称鸡胵汤处方生鸡内金4钱(去净瓦石糟粕,捣碎),于术3钱,生杭芍4钱,柴胡2钱,广陈皮2钱,生姜3钱。功能主治气郁成臌胀,兼治脾胃虚而且郁,饮食不能运化。用法用量水煎服。若小便时觉热,且色黄赤者

  • 双和散

    药方名称双和散处方白芍药75克黄耆熟地黄川芎当归各30克甘草(炙)官桂各22.5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补血益气。治虚劳少力。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至175毫升,

  • 人参饮子

    药方名称人参饮子处方麦门冬0.6克人参(去芦)当归身各0.9克黄耆白芍药甘草各3克五味子5个制法上药研为粗末。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呼吸气促,精神短少,衄血吐血。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

  • 地金汤

    药方名称地金汤处方生干地黄(焙)2两,生干藕节2两。制法上锉细,如麻豆大。功能主治鼻衄。用法用量每眼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

  • 黑金丸

    《圣惠》卷八十五:黑金丸药方名称黑金丸别名黑金丹处方黑铅半两,水银半两,天南星半两(炮裂,为末)。制法先熔铅为汁,次下水银,结为砂子,为细末,与天南星末和匀,以糯米饭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小儿风痫,

  • 抵圣雄黄膏

    药方名称抵圣雄黄膏处方雄黄1两(细研),黄丹2两,乳香1分(细研),没药1分(细研),麒麟竭1分(细研),密陀僧半两(细研),麝香半分(细研),丁香半分(末),红芍药1分(锉),白及1分(锉),白蔹1

  • 缩砂丸

    药方名称缩砂丸处方缩砂30克(去皮)黄连30克(去须,微炒)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干姜15克(炮裂,锉)木香15克吴茱萸30克(汤浸七遍,焙干,微炒)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用醋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

  • 还元秋石乳酥丸

    《万氏家抄》卷四:还元秋石乳酥丸药方名称还元秋石乳酥丸别名还元秋石丸(《医学入门》卷七)。处方秋石240克 白茯苓500克天门冬麦门冬生地黄熟地黄人参地骨皮人乳粉各120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