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鱵鱼

鱵鱼

《中药大辞典》:鱵鱼

药材名称鱵鱼

拼音Zhēn Yú

别名箴鱼(《山海经》),铜哾鱼(《临海异物志》),姜公鱼(《纲目》),针工鱼(《医林纂要》),针鱼(《动物学大辞典》),单针鱼、针扎鱼(《黄渤海伍类调查报告》)。

出处《纲目》

来源为鱵科动物鱵鱼

原形态体细长,略呈圆柱形,背腹缘微凸,尾部渐细。体长约16~24厘米,头长,前端尖,顶部及两侧面平坦,腹面较狭。口小。眼较大,距上领尖端和鳃盖后缘的距离相等,眼间隔宽而平坦。鼻孔大,位于眼的前上方。上颌尖锐,呈三角形的片状,中央微有线状隆起。下颌延长呈一扁平针状喙。牙细小,有3牙尖,在两颌排列成一狭带。鳃孔宽,鳃盖膜分离,不与颊部相连。鳞圆形,薄而易脱落。侧线很低,位于体两侧近腹缘;侧线鳞102~112。背鳍15~17,与臀鳍相对,其起点微在臀鳍前。臀鳍16~18,与背鳍同形,臀鳍基短于背鳍基。胸鳍短宽。腹鳍小,腹位。尾鳍分叉。体银白色,背面暗绿色,体背中央自后颈起有一淡黑色线条。体侧各有一银灰纵带,头部及上下颌皆呈黑色。胸鳍的基部及尾鳍有细微的黑色点。

栖息于浅海、河口,有时亦入淡水中,常跃出水面。

生境分部分布我国沿海和长江等各大河流中。

性味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苦,平。"

功能主治《医林纂要》:"滋阴,能穿溃痈毒,作汤服之。"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鱵鱼

药材名称鱵鱼

拼音Zhēn Yú

英文名Japanese halfbeak

别名箴鱼、铜吮鱼、姜公鱼、针工鱼、针鱼、针扎鱼、单针鱼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1.《山海经》:恂状之山,只水出焉,北流注千湖水,其中多箴鱼,其状如YOU,其喙如箴。

2.《纲目》:鱵鱼生江湖中,大小形状井同minUI残,但喙尖有一细黑骨如针为异耳。

来源药材基源:为鱵科动物鱵鱼等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mirhamphus sajori Temminck et Schlegel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取肉,洗净,鲜用。

原形态鱵鱼,体细长,略呈圆柱形,体长约16-24cm。头长尖,顶部及两侧面较平。眼较大。口中等,上颌尖锐,呈三角形的片状,中央略有线状隆起。下颌延长为一扁平针状喙。牙细小,每牙有3牙尖,于两颌排列成一狭带。鳃孔宽,鳃盖膜不与颊部相连。圆鳞薄而易脱落。侧线很低,位于体两侧近腹缘,侧线鳞102-112(9-10)/(4-5),背缘微凸,背鳍15-17,位于体后与臀鳍相对。臀鳍16-18。胸鳍13,短宽。腹鳍小。尾鳍叉状,体银白色,头部及上下颌皆呈黑色,下颌喙尖端鲜红色。体背暗绿色,中央自后头部起有一较宽的绿黑色线条。体侧各有一银灰色纵带。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近海、河口的中上层鱼类,也进入淡水,主食绿藻、浮游生物及小甲壳等动物。产卵期4-6月。

资源分布: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海、东海及长江等各大河口。

性味味甘;性微寒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养阴益气;解毒。主阴虚烦热;盗汗自汗;疮疖溃疡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50-100g。外用:适量,煎汤洗局部。

各家论述《医林纂要》:滋阴,能穿溃痈毒,作汤服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和血丹

    《中药大辞典》:和血丹药材名称和血丹拼音Hé Xuè Dān别名胡枝子(《植物名实图考》),大叶乌梢、大叶马料梢(《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豆科植物大叶胡枝

  • 空柄假牛肝

    药材名称空柄假牛肝别名杂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牛肝菌科空柄假牛肝Boletinus cavipes (Opat.) Kalchb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于夏秋两季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吉林、山西

  • 木天蓼子

    《中药大辞典》:木天蓼子药材名称木天蓼子拼音Mù Tiān Liǎo Zǐ出处《药性论》来源为猕猴槐科植物木天蓼的带有虫瘿的果实。性味①《药性论》:"味苦辛,微热,无毒。"

  • 猪蹄

    《中药大辞典》:猪蹄药材名称猪蹄拼音Zhū Tí别名猪四足(《本草经集庄》)。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蹄。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甘咸,平。

  • 石萝藦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萝藦药材名称石萝藦别名五来、水杨柳[广西]、南石萝藦、假了刁竹、满草来源萝藦科石萝藦属植物石萝藦Pentasacme championii Benth.,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挖,洗

  • 草蛛

    药材名称草蛛拼音Cǎo Zhū别名草蜘蛛、迷路漏斗网蛛来源节肢动物门蛛形纲漏斗网蛛科迷路漏斗网蛛Agelena labyrinhica (Clerck),以全体入药。生境分部北部地区。功能主治解毒。主

  • 柏树叶

    《中药大辞典》:柏树叶药材名称柏树叶拼音Bǎi Shù Yè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枝叶。全年可采,剪取枝叶,阴干。原形态柏木,又名:香柏(《三辅旧事》),香扁柏、垂

  • 螳螂跌打

    《中药大辞典》:螳螂跌打药材名称螳螂跌打拼音Tánɡ Lánɡ Diē Dǎ别名硬骨散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石柑子的茎、叶。全年可采。切碎晒干。原形态常绿附生藤

  • 方儿茶

    药材名称方儿茶拼音Fānɡ ér Chá别名棕儿茶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儿茶钩藤带叶嫩枝煎汁浓缩而成的干浸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ncaria gambier Roxb.原形态儿茶钩藤,常绿藤本

  • 檀香油

    《中药大辞典》:檀香油药材名称檀香油拼音Tán Xiānɡ Yóu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檀香科植物檀香的心材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檀香"条。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