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马草

马草

药材名称马草

拼音Mǎ Cǎo

别名烂衣草(《贵州民间药物》)。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皱叶狗尾草全草。秋后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秆直立,基部有时扩张。叶片椭圆形至矩圆形,有强皱折,长7~25厘米,宽1.2~3厘米,两端渐尖,两面的脉上被乳突状疏长毛或秃净;叶鞘秃净,鞘口有柔毛.圆锥花序尖塔形,疏散,长达30厘米或过之,绿色;分枝上举,疏离,长1~7厘米;小穗椭圆形,长约3毫米,短尖,紧密排列于短的小枝上而成中断、复生的总状花序;有些小穗的基部有刚毛1条,刚毛通常长不及1厘米;第1颖近圆形,长约1毫米,先端楔头形,3脉;第2颗椭圆形,长约2毫米,5脉;不孕小花中性;外稃椭圆形,长约3毫米,5脉;内稃狭,披针形,透明;结实小花的外稃长约2.5毫米,有皱纹,边缘较窄的内卷,包持着内稃。花、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阴湿地上斌林下。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性味性平,味淡,无毒。

功能主治解毒,杀虫,化腐肉。

复方①治铜钱癣:嫩马草,捶烂后,取汁点患处。

②治发丹:鲜马草一把,捶绒敷患处。(性味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大避债蛾

    药材名称大避债蛾拼音Dà Bì Zhài é英文名big bagworm moths别名皮虫、大蓑蛾、昂吊虫、袋蛾、袋子虫、吊袋蛾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蓑蛾科(避债蛾科)动物大

  • 莨菪根

    《中药大辞典》:莨菪根药材名称莨菪根拼音Lànɡ Dànɡ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茄科植物茛菪的根,秋季拔嫩全株,切下根部,洗净晒干。化学成分根中生物碱多于叶,除含天仙子胺和东莨

  • 下冈哇

    药材名称下冈哇拼音Xià Gānɡ Wā别名展毛翠雀花出处《晶珠本草》记载,德木萨止泻痢。德木萨分为三种,生长在山头,植株短,叶厚,花甚白,光泽不明显者称为洛赞青保;花小,淡蓝色,生长在浅山坡、山沟者

  • 博落回

    《全国中草药汇编》:博落回药材名称博落回拼音Bó Luò Huí别名号筒梗、三钱三、泡通珠、博落筒来源罂粟科博落回属植物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 (Will

  • 条叶垂头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条叶垂头菊药材名称条叶垂头菊别名线叶点头菊来源菊科条叶垂头菊Cremanthodium lineare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青海、甘肃、四川。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

  • 野京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京豆药材名称野京豆别名勒勒叶来源豆科野京豆Fordia microphylla Dunn,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截疟。主治间日疟,恶性疟,感冒,咽

  • 麦麸草根

    药材名称麦麸草根拼音Mài Fū Cǎo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细野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gracilis C.H.Wright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

  • 枇杷根

    《中药大辞典》:枇杷根药材名称枇杷根拼音Pí Pá Gēn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根。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无毒。"功能主治治虚痨久

  • 山蒜

    药材名称山蒜拼音Shān Suàn别名泽蒜(《本草拾遗》),小蒜(《救荒本草》),苦蒜果、野葱果(《贵州民间方药集》),野葱(《上海植物名录》)。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山蒜的鳞茎。

  • 罗裙带根

    《中药大辞典》:罗裙带根药材名称罗裙带根拼音Luó Qún Dài Gēn出处《广西药植图志》来源为石蒜科植物文殊兰的鳞茎及根。化学成分鳞茎含石蒜碱和多花水仙碱。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