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香秋海棠

香秋海棠

药材名称香秋海棠

拼音Xiānɡ Qiū Hǎi Tánɡ

别名铁米

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短茎秋海棠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handelii Irmsch.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草本,高达15cm。叶互生;叶柄约与叶片等长或为叶片的2倍,无毛或被锈色粗毛;托叶宿存,长圆状卵形,长达1cm,急尖;叶片膜质,卵形,偏斜,长10-17cm,宽6-11cm,先端短渐尖,基部心形,不对称,两面无毛或在背面被疏小柔毛,边缘具不整齐的疏锯齿;掌状脉背面的锈色。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总花梗极短;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花梗长4-11cm,花被片2,长3-6.5cm花瓣2,长1.3-4.5cm,骨机2片长圆状宽椭圆形,长约3.6cm;子房陀螺形,长和宽近相等,近四棱形,无翅花柱4,基部稍合生,上部2叉裂,直立而旋扭,具小乳头状突起。蒴果4室。花期4-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消食健胃。主咽喉肿痛;疮疖;疥癫;跌打肿痛;食滞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狼杷草

    药材名称狼杷草拼音Lánɡ Pá Cǎo英文名Bur Beggarticks别名乌阶、乌杷、郎耶草、狼反映草、小鬼叉、豆渣草、针包草、引钱包、引线包、狼耻草、切才曼巴、叉子草、老蟹叉、田边菊、鬼叉出处

  • 凫肉

    《中药大辞典》:凫肉药材名称凫肉拼音Fú Ròu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绿头鸭的肉。原形态绿头鸭,又名:凫(《诗经》),鸫8、沈凫(《尔雅》),松凫(《南越志》),野鸭、野鹜、晨

  • 山大刀

    《中药大辞典》:山大刀药材名称山大刀拼音Shān Dà Dāo别名大丹叶、暗山公(《生草药性备要》),暗山香、山大颜、吹筒管(《岭南采药录》),刀斧伤(《陆川本草》),血丝罗伞、大退七(《广

  • 毛叶巴豆

    《中药大辞典》:毛叶巴豆药材名称毛叶巴豆拼音Máo Yè Bā Dòu别名刹埂(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毛叶巴豆的全株。全年可采。原形态灌木,高约2

  • 蛇葡萄

    《全国中草药汇编》:蛇葡萄药材名称蛇葡萄拼音Shé Pú Tɑo别名蛇白蔹、假葡萄、野葡萄、山葡萄、绿葡萄、见毒消来源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蛇葡萄Ampelopsis breviped

  • 鹧鸪脂

    《中药大辞典》:鹧鸪脂药材名称鹧鸪脂拼音Zhè Gū Zhī别名鹧鸪脂膏(《纲目》)。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雉科动物鹧鸪的脂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鹧鸪"条。功能主治《本草

  • 甜远志

    药材名称甜远志拼音Tián Yuǎn Zhì别名远志、神砂草、瓜子金、小丁香、紫花地丁、蓝花地丁、地丁、万年青(《云南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远志科植物宽叶远志的根。原形

  • 惊风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惊风草药材名称惊风草拼音Jīnɡ Fēnɡ Cǎo别名小青草、喜花草、披麻草来源毛茛科白蓬草属植物惊风草Thalictrum esquirolii Levl. et Van.的全草

  • 乌头附子尖

    《中药大辞典》:乌头附子尖药材名称乌头附子尖拼音Wū Tóu Fù Zǐ Jiān别名川乌头尖(《养生必用方》),附子尖(《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川乌尖(《澹寮方》)。出处《纲目》

  • 熊掌

    《全国中草药汇编》:熊掌药材名称熊掌拼音Xiónɡ Zhǎnɡ来源食肉目熊科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G. Cuvier);马熊Ursus pruinosus 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