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酸猴儿

酸猴儿

药材名称酸猴儿

拼音Suān Hóu ér

英文名Faber Fordiophyton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异药花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rdiophyton faberi Stapf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草本或亚灌木,高30-80cm。茎四棱,有槽,无毛,不分枝。叶对生;叶柄长1.5-4.3cm,常被白色小腺点,顶端与叶柄连接处具短缺少毛;叶片膜质,广披针形到卵形,长5-14.5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浅心形,边缘具不甚明显的细锯齿,叶面被紧贴的微柔毛,背面几无毛或被极不明显的微柔毛及白色不腺点;基脉5条。聚伞花序或被极不明显的微柔毛及白色小腺覆瓦状排列的苞片,通常带紫红色,透明:花4,花萼长漏斗形,具4棱,长1.4-1.5cm,被腺毛及白色小腺点,裂片长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约4.5mm,具腺毛状缘毛;花瓣红色或紫红色,长圆形,先端偏斜,具腺毛状小尖头,长约1.1cm,外面被紧贴的疏糙伏毛及白小腺点;雄蕊4长4短,长者花丝长1.1cm,花药线形,长约1.5cm,弯曲,基部呈羊角状伸长,短者花丝长约7mm,花药长圆形,长约3mm;子房下位,先端具膜质冠,冠檐具缘毛。蒴果倒圆锥形,顶孔4裂,最大处直径约5mm,宿萼与蒴果同形,无毛,膜质冠伸出萼处。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800m的林下、沟边或路边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叶对生,多皱缩破碎,展开后呈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7-14cm,宽2.5-5cm,边缘有细锯齿,主脉5-7条,横支脉不明显,上面疏生短糙伏毛,下面无毛,有长柄,叶片外面呈黄绿色,内面显深绿色。

性味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肺解毒。主风湿热痹,肺热咳嗽,漆疮

用法用量外用:煎汤6-15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叶:用于漆疮、外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蒴藋

    药材名称蒴藋拼音Shuò Diào别名接骨草(《履巉岩本草》),接骨木(《东医宝鉴》),真珠花、珊瑚花、排风藤、铁篱笆(《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吴草(《草木便方》),英雄草(《分类

  • 蚌壳草

    药材名称蚌壳草拼音Bànɡ Ké Cǎo别名咳嗽草、大铁树把、半灌木千斤拔来源豆科蚌壳草Moghania fruticulosa (Wall. ex Call.) Wang et

  • 楼梯草根

    药材名称楼梯草根拼音Lóu Tī Cǎo Gēn别名龙含珠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楼梯草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involucratum Franch.Franch.et

  • 龙眼肉

    《中国药典》:龙眼肉药材名称龙眼肉拼音Lónɡ Yǎn Ròu英文名ARILLUS LONGAN别名龙眼、桂圆、圆眼来源本品为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

  • 雪山甘草

    药材名称雪山甘草别名土甘草[云南丽江]、假秦艽来源唇形科雪山甘草Phlomis betonicoides Diels,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四川。性味甘、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理气健脾。主治消

  • 三分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分三药材名称三分三拼音Sān Fēn Sān别名大搜山虎、山野烟、山茄子来源为茄科赛莨菪属植物三分三Anisodus acutangulus C. Y. Wu et C. Che

  • 胡桐泪

    《中药大辞典》:胡桐泪药材名称胡桐泪拼音Hú Tónɡ Lèi别名胡桐律(《汉书》颜师古注),石律(《日华子本草》),石泪(《岭表录异》),胡桐碱(《纲目》)。出处《唐本

  • 裂叶秋海棠

    药材名称裂叶秋海棠拼音Liè Yè Qiū Hǎi Tánɡ别名岩红、红孩儿、血蜈蚣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裂叶秋海棠Begonia laciniata Roxb.,以全

  • 通花花

    《中药大辞典》:通花花药材名称通花花拼音Tōnɡ Huā Huā别名马蔺花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花蕾。8~9月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通草"条。功能主治治男子阴囊

  • 阔叶石韦

    药材名称阔叶石韦拼音Kuò Yè Shí Wéi英文名Wide-leaf Pyrrosia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孢子植物》。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阔叶石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yrro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