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红背桂

红背桂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背桂

药材名称红背桂

别名叶背红、金琐玉

来源大戟红背桂Excoccaria cochinchinensis Lour.,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广西。

性味辛、微苦,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通经活络,止痛。主治麻疹,腮腺炎,扁桃体炎,心绞痛,肾绞痛,腰肌劳损。

用法用量2~3钱。

备注毒箭木为其变种,产云南,有大毒。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红背桂

药材名称红背桂

拼音Hónɡ Bèi Guì

英文名all-grass of Cochinchinese Excoecaria

别名叶背红、金锁玉、箭毒木、天青地红

出处始载于《云南药用植物名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红背桂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 Lou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红背桂花 灌木,高可达1m。小枝具皮孔,光滑无毛。叶对生,稀3枚轮生,稀互生;叶柄长3-10mm;托叶小,近三角形,边缘具稍显着撕裂小齿;叶片薄,长圆形或倒披针状长圆形,长5-13cm,宽1.5-4cm,先端渐尖,基部钝或楔形,边缘疏生浅细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紫红色,侧脉6-12对,略明显。花单性异株;雄花序长约1-2cm;苞片卵形,比花梗长,基部两侧各具1枚腺体,小苞片2枚,线形,基部具2枚腺体;雄花萼片3,披针形,缘具撕裂状小齿,花丝分离;雌花序极短,由3-5朵花组成,花梗长l-2mm;苞片卵形,比花梗短;小苞片与雄花同;雌花萼片3,阔卵形,边缘具小齿,子房球形,无毛,花柱3,分离,基部多少连合,长约2.2mm,外弯而先端卷曲,紧贴于子房上。蒴果球形,顶部凹陷,基部截平,直径约8.5-10mm,高约7mm,红色,带肉质。种子卵形,光滑。花果期全年。

生境分部我国各地有盆栽。

栽培生物学特性 性喜温暖、湿润,宜栽植于砂壤土,耐半荫。

栽培技术 用扦插繁殖。春季剪取1-2年生壮枝,长约10cm,插于砂中,保持20-25℃,约1个月左右即可生根。广州露地栽培,宜选局部荫蔽处丛栽。冷凉地区只能温室盆栽。

田间管理 生长期间每月施液肥1-2次,并以过磷酸钙1%水液或硫按0.5%水液,加少量硫酸亚铁与液肥相间施用。

病虫害防治 注意介壳虫为害。

性状鸡尾木常绿灌木,高达3m。全株无毛。叶对生或近对生;叶柄极短;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14cm,宽1.5-3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两面绿色,边缘有浅锯齿,幼叶背脉常紫红色,羽状脉弧形连接,不达叶缘。花腋生,绿色。蒴果小,近球形,柱头宿存。花期3-4月。

化学成分从同属植物土沈香 E. Aga-llocha L. 中分离出二萜原酸酯。

性味辛;微苦;平;有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辛、微苦、性平,有小毒。有通经活络,止痛的功能。用于麻疹、腮腺炎、扁桃体炎、心绞痛、肾绞痛;腰肌劳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百解薯

    药材名称大百解薯拼音Dà Bǎi Jiě Shǔ别名金银袋、大总管、萝卜防己、大青木香。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广西马兜铃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tolochia kwangsiens

  • 小构树叶

    药材名称小构树叶拼音Xiǎo Gòu Shù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小构树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oussonetia kazinoki Sieb.et Zucc.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叶

  • 观音莲

    《中药大辞典》:观音莲药材名称观音莲拼音Guān Yīn Lián别名海草(《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羽裂星蕨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左右。根

  • 山茶叶

    药材名称山茶叶拼音Shān Ch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红山茶CamelliajahoicaL.、西南红山茶C.pitardiiCoh.-St.、窄叶西南红山茶C.pitardiiCoh.-

  • 苦蘵果实

    《中药大辞典》:苦蘵果实药材名称苦蘵果实拼音Kǔ Zhī Guǒ Shí出处《江西民间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苦蘵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取。性味《扛西民间草药验方》:"性平,味酸,无

  • 长春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长春七药材名称长春七拼音Chánɡ Chūn Qī别名长虫七来源为伞形科邪蒿属植物长春七Seseli giraldii Diels,以根入药。夏秋采挖,洗净,晒干备用。性

  • 药材名称玉拼音Yù别名玉英、白玉、玄真、纯阳主、赤玉、天妇、延妇出处玉,药用首载于《本经》上品“玉泉”条,谓:“玉泉……一名玉札。生山谷。”1.《吴普本草》曰:“玉泉一名玉

  • 云南柴桂

    药材名称云南柴桂拼音Yún Nán Chái Guì别名柴桂、荷花香、香叶树、三股筋、楠木香来源樟科新樟属植物新樟Neocinnamomum delavayi

  • 山飘儿草

    《中药大辞典》:山飘儿草药材名称山飘儿草拼音Shān Piāo ér Cǎo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龙胆科植物紫红獐牙菜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40厘米。茎

  • 地柏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柏叶药材名称地柏叶拼音Dì Bǎi Yè别名地柏枝、金花草、凤凰尾、避风草、奶子草、石灰草来源蕨类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华中铁角蕨Asplenium sar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