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紫楠叶

紫楠叶

药材名称紫楠叶

拼音Zǐ Nán Yè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紫楠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ebe sheareri(Hemsl.)Gambl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晒干。

原形态紫楠大灌木至乔木,高5-15m。小枝、叶柄及花序密被黄褐色或灰黑色柔毛或绒毛。单叶互生,革质;叶柄长1-2.5cm;叶片倒卵形、椭圆状倒卵形或阔倒披针形,长8-27cm,宽3.5-9cm,先端突渐尖或尾尖,基部渐狭,上面无毛或沿脉上有毛,下面密被黄褐色长柔毛。圆锥花序生于幼枝叶腋;花两性;花破裂片6,近等大,卵形,长约3mm,两面被毛;能育雄蕊9枚,3轮,各轮花丝被毛,花药4室,退化雄蕊花丝全被毛;子房球形,无毛,花柱通常直,柱头不明显或盘状。果卵形,长约1cm,直径5-6mm;果梗略增粗,被毛;宿存花被片卵形,两面被毛,松散。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地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栽培1.生物学特性 耐阴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在山谷坡地有林的阴湿环境。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而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生长健壮,中性土壤也能适应,耐寒力较强,但幼苗期易受日灼和冻伤。

2.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11月上、中旬采种,堆放后熟,搓洗果皮,再用草木灰揉去附于种皮的油脂,因种子保存期短,种皮又薄,即使阴晾,几天就要开裂,宜洗净略阴干后即播或混沙贮藏,发芽率80%-90%。2-3月条播,行距15-20cm,每1hm2播种量约450kg,覆土2cm,盖草,平地光照充足处育苗要遮荫4个月左右,如苗密,在雨后间苗,苗期加强松土、除草、浇水、追肥等抚育工作,9月中下旬可拆除荫棚,入冬搭暖棚防寒。第2年继续留床,亦可分栽大苗,在3月间进行移栽,栽后并立支柱。

3.田间管理 幼树期生长缓慢,3~4年期间要加强林地管理,每年4-5月和7-8月要进行中耕、除草,未成活的要及时补栽。幼林严禁打枝,不得损伤树皮。

化学成分紫楠枝、叶含挥发油。种子含油0.6%,内月桂酸(lauric acid)0.2%,肉豆蔻酸(myrislie acid)0.2%,棕榈酸(palmitic acid)13.8%,十六碳烯酸(hexadecenoic acid)0.8%,硬脂酸(stearic acid)0.4%,油酸(oleic acid) 32.9%,亚油酸(linoleic acid)49.8%,亚麻酸(linolenic acid)1.8%,癸酸(capricacid)微量。

性味辛;微温

功能主治顺气;暖胃;祛湿;散瘀。主气滞脘腹胀痛;脚气浮肿;转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注意孕妇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背马蓝

    药材名称红背马蓝拼音Hónɡ Bèi Mǎ Lán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红背马蓝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robilanthes dyerianus Mast. [Per-ilepta dy

  • 杜仲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杜仲藤药材名称杜仲藤拼音Dù Zhònɡ Ténɡ别名藤杜仲、藤仲、土杜仲、鸡腿藤、牛腿子藤、白皮胶藤来源为夹竹桃科杜仲藤属植物毛杜仲藤Parabar

  • 钓樟枝叶

    药材名称钓樟枝叶拼音Diào Zhānɡ Zhī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红果钓樟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a erythrocarpa Makino[L.umbelata Bl.]

  • 山慈菇

    《中国药典》:山慈菇药材名称山慈菇拼音Shān Cí Gu来源本品为兰科植物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 (D.Don)Makino、独蒜兰Pleione bulbo

  • 蒸饼

    药材名称蒸饼拼音Zhēnɡ Bǐnɡ别名馒头饼(《肘后方》)。出处《纲目》来源为小麦面和以酵糟的加工制成品。性味《纲目》:"甘,平,无毒。"归经《本草撮要》:"入足太阴、

  • 人参条

    药材名称人参条拼音Rén Shēn Tiáo出处《本草从新》原作"参条"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根茎上的不定根。功能主治《本草从新》:"生津,止渴,补气。

  • 华无柱兰

    药材名称华无柱兰来源兰科华无柱兰Amitostigma chinense (Rolfe) Schlechter,以全草、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性味微甘,凉。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止血。主治毒蛇咬伤,

  • 林荫千里光

    药材名称林荫千里光拼音Lín Yīn Qiān Lǐ Guānɡ别名黄菀来源菊科林荫千里光Senecio nemorensis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我国北部、中部、东部、东北部、西北部

  • 豆角柴

    《中药大辞典》:豆角柴药材名称豆角柴拼音Dòu Jiǎo Chái出处《贵州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西南杭子梢的根。夏、秋采收。原形态灌木,高1~3米。小枝有棱,被贴生绢毛。3出复叶;

  • 白英

    药材名称白英拼音Bái Yīnɡ别名白毛藤、白草、毛千里光、毛风藤、排风藤、毛秀才、葫芦草、金线绿毛龟来源本品为茄科茄属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 [S. du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