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法半夏

法半夏

药材名称法半夏

英文名RHIZOMA PINELLIAE PREPARATUM

来源本品为半夏的炮制加工品。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质较松脆或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色,颗粒者质稍硬脆。气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鉴别(1) 本品粉末淡黄色至黄色。照半夏项下的〔鉴别〕(1) 项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2) 取本品粉末2g,加盐酸2ml,氯仿20ml,加热回流1 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0.5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次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苯-醋酸乙酯-冰醋酸(10:20:7:0.5)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暗红色斑点。

炮制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另取甘草适量,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搅匀,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浸泡,每日搅拌1~2次,并保持浸液pH值12以上,至剖面黄色均匀,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洗净,阴干或烘干,即得。每100kg净半夏,用甘草15kg、生石灰10kg。

性味辛、温。

归经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用法用量3~9g。

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冥楂

    药材名称冥楂拼音Mínɡ Zhā英文名Fructus Chaenomelis Sinensis别名光皮木瓜、土木瓜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冥楂Chaenomeles sinensis (Thouin

  • 剑叶玉簪

    药材名称剑叶玉簪拼音Jiàn Yè Yù Zān别名玉簪花、紫萼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东北玉簪的全草、根、叶及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sta ensata F. Maekawa [H. cla

  • 显子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显子草药材名称显子草拼音Xiǎn Zǐ Cǎo别名岩高粱、乌珠茅来源禾本科显子草Phaenosperma globosa Munro ex Bent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华东、

  • 芫荽茎

    药材名称芫荽茎拼音Yuán Suī Jīnɡ英文名Coriandrum satiuum L.别名芫荽棋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芫荽的茎梗。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iandrum satiuum L

  • 泡泡草

    《中药大辞典》:泡泡草药材名称泡泡草拼音Pào Pào Cǎo别名尖叶棘豆、山泡泡、羚羊蛋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豆科植物山棘豆的全草。夏、秋采集,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马铃薯

    药材名称马铃薯拼音Mǎ Línɡ Shǔ别名阳芋、山药蛋、洋番薯、土豆、洋芋、山洋芋、地蛋、洋山芋、荷兰薯、薯仔、茨仔出处马铃薯,原名阳芋,首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黔滇有之。绿茎青叶,叶大小、疏

  • 雷公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雷公藤药材名称雷公藤拼音Léi Gōnɡ Ténɡ别名黄藤、黄腊藤、菜虫药、红药、水莽草来源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 密毛桃叶珊瑚叶

    药材名称密毛桃叶珊瑚叶拼音Mì Máo Táo Yè Shān Hú Yè英文名Aucuba himalaica Hook.f .et Thoms .var.pilosissima Fang et S

  • 乔木五加

    药材名称乔木五加拼音Qiáo Mù Wǔ Jiā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锈毛吴茱萸五加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euodiaefolius Franch.var .fer

  • 羊蹄叶

    《中药大辞典》:羊蹄叶药材名称羊蹄叶拼音Yánɡ Tí Yè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蓼科植物羊蹄或尼泊尔羊蹄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羊蹄"条。化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