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毛脉酸模

毛脉酸模

药材名称毛脉酸模

拼音Máo Mài Suān Mó

出处始载于《东北草本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毛脉酸模的根及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mex gmelini Turc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肥厚,多支根;茎高30-120cm,直立,粗壮,具沟槽,全草无毛,中空,微红色或淡黄色。根生叶与茎下部叶具长柄,柄长可达30cm,具沟;叶片三角状卵形或三角状心形,长8-14cm,基部宽7-13cm,叶形变化幅度较大,先端钝头,基部深心形,裂片圆形,表面无毛,下面脉上被糙硬短毛,全缘或微皱波状;茎上部叶较小,三角状狭卵形或披针形,基部微心形;托叶鞘 长筒状,易破裂。花序圆锥状,通常多少具叶,花两性,花具长小梗,中下部有关节,花被片6,外花被片卵形,长约2mm,内花被片果期时椭圆状卵形、广卵形或圆形,长3.5-6mm,宽3-4mm;雄蕊6,花药大,花丝短;花柱3,侧生。小坚果三棱形,深褐色,有光泽。花果期6-8月。

生境分部分布于东北、华北等地。

化学成分根及根茎含大黄素(emodin),大黄素甲醚(physcion),大黄酚(chrysophanol)[1]。

药理作用本品根粉水浸液(1g/ml)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次于土霉素,对乙型链球菌和白喉杆菌的抑菌效果与土霉素相当[1]。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泻下;解毒消肿。主热结便秘;痈肿疮毒;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及根茎:内服清热。外用治疥癣及痈肿疮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团叶槲蕨

    药材名称团叶槲蕨拼音Tuán Yè Hú Jué别名肉碎补、骨碎补、石蜈蚣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槲蕨科植物团叶槲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naria bonii Chr

  • 葱汁

    《中药大辞典》:葱汁药材名称葱汁拼音Cōnɡ Zhī别名葱苒(陶弘景),葱涕(《千金·食治》),空亭液(《石药尔雅》),葱涎(《百一选方》),葱油(《现代实用中药》)。出处《别录》来源为百合

  • 芦荟花

    《中药大辞典》:芦荟花药材名称芦荟花拼音Lú Huì Huā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斑纹芦荟的花。功能主治治咳嗽,吐血,白浊。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外用:煎水洗。

  • 鸭舌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鸭舌草药材名称鸭舌草拼音Yā Shé Cǎo别名水玉簪、肥菜、合菜来源雨久花科雨久花属植物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 (Burm. f.)Presl,

  • 蒲葵根

    药材名称蒲葵根拼音Pú Kuí Gēn出处蒲葵之名始见于《南方草木状》。《纲目》载:“上古以羽为扇,故字从羽。后人以竹及纸为箑,故字从竹……东人多以蒲为之,岭南以蒲葵为之。

  • 复叶耳蕨

    药材名称复叶耳蕨拼音Fù Yè ěr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刺头复叶耳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chniodes exilis(Hance)Ching[Aspidium exil

  • 鲸蜡

    药材名称鲸蜡拼音Jīnɡ Là别名鲸脑油、抹香鲸脑油来源鲸目鲸科抹香鲸Physeter catodon L.,以鲸骨腔中油质之固形成份精制后入药。生境分部发布全球,栖于远洋暖流。性状鲸脑油为

  • 砂漏芦

    药材名称砂漏芦拼音Shā Lòu Lú英文名Root of Gmelin Globethistle别名刺甲盖、恶背火草、火绒草、刺头出处出自《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药材基源:为区科植物砂蓝刺头的

  • 山枇杷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枇杷药材名称山枇杷拼音Shān Pí Pá别名野枇杷、川鄂冬青来源冬青科山枇杷Ilex franchetiana Loes.,以叶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四川、云

  • 美汉草

    药材名称美汉草拼音Měi Hàn Cǎo英文名Root of Farges Meehania别名水升麻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华西龙头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e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