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槐根

槐根

《中药大辞典》:槐根

药材名称槐根

拼音Huái Gēn

出处《别录》

来源为豆科植物

性状干燥的根粗壮而呈圆柱形,略弯曲。外表黄色或黄褐色。质坚硬。断面黄白色,木质,纤维性。

化学成分含d-山槐素葡萄糖甙和dl-山槐素。

功能主治治痔疮,喉痹,蛔虫病。

①《别录》:"主喉痹寒热。"

②《医林纂要》:"洗痔,杀虫。"

③《昆明药植调查报告》:"健胃。驱蛔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外用:煎水洗。

复方①疗五痔:煮槐根洗之。(《姚僧坦集验方》)

②治女子痔疮:槐花根二两,葛菌二两。炖猪大肠服。(《重庆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槐根

药材名称槐根

拼音Huái Gēn

英文名Root of Japanese Pagodatree

别名槐花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槐Sphora japonica L.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hora japonica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取根部,洗净,晒干。

原形态槐 落叶乔木,高8-20m。树皮灰棕色,具不规则纵裂,内皮鲜黄色,具臭味;嫩枝暗绿褐色,近光滑或有短细毛,皮孔明显。奇数现状复叶,互生,长15-25cm,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7-15,柄长约2mm,密生白色短柔毛;托叶镰刀状,早落;小叶片卵状长圆形,长2.5-7.5cm,宽1.5-3cm,先端渐尖具细突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上面绿色,微亮,背面优生白色短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5-30cm;萼钟状,5浅裂;花冠蝶形,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脉微紫,翼瓣和龙骨瓣均为长方形;雄蕊10,分离,不等长;于房筒状,有细长毛,花柱弯曲。荚果肉质,串珠状,长2.5-5cm,黄绿色,无毛,不开裂,种子间极细缩。种子1-6颗,肾形,深棕色。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栽培于屋边、路边。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长短粗细不一,有的略弯曲。表面黄色或黄褐色。质坚硬。折断面黄白色,纤维性,木部占大部分。气微,味微苦涩。

化学成分根含右旋-山槐素葡萄糖甙(d-maackain-mono-β-D-glucoside),消旋-山槐素(dl-maacdiain),槐根甙(sophoraside)A即野葛醇B-5-O-葡萄甙(puerol B-5-O-glucoside),野葛醇(puerol)A、B。

性味味苦;性平

归经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杀虫。主痔疮;喉痹;蛔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含漱。

复方①疗五痔: 煮槐根洗之。 (《姚僧坦集验方》)②治女子痔疮:槐花根二两,葛菌二两。炖猪大肠服。(《重庆草药》)

各家论述1.《别录》:主喉痹寒热。

2.《医林纂要》:洗痔,杀虫。

3.《昆明药植调查报告》:健胃。驱蛔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胆地丁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胆地丁药材名称龙胆地丁拼音Lóng Dǎn Dì Dīng别名蓝花草、紫花地丁[四川]来源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华南龙胆Gentiana loureiri Griseb 及鳞叶龙胆G

  • 白萆薢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萆薢药材名称白萆薢拼音Bái Bì Xiè别名刺萆薢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铁叶菝葜Smilax siderophylla Hand.-Mazz.,以根

  • 丝瓜

    《中药大辞典》:丝瓜药材名称丝瓜拼音Sī Guā别名天丝瓜、天罗、蛮瓜(《本事方》),绵瓜(《续本事方》),布瓜(《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天罗瓜(《普济方》),鱼螆(《奇效良方》),天吊瓜、纯阳瓜、倒

  • 绣线菊叶

    《中药大辞典》:绣线菊叶药材名称绣线菊叶拼音Xiù Xiàn Jú Yè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粉花绣线菊的叶。春、秋采收,鲜用或晒干研末用。原

  • 五气朝阳草

    《中药大辞典》:五气朝阳草药材名称五气朝阳草拼音Wǔ Qì Zhāo Yánɡ Cǎo别名追风七、见肿消、追风草、乌金丹(《陕西中草药》)。出处《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来源为蔷薇科植物

  • 绵毛金腰

    药材名称绵毛金腰拼音Mián Máo Jīn Yāo英文名Shortwoolled Goldsaxifrage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绵毛金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

  • 萍蓬草子

    《中药大辞典》:萍蓬草子药材名称萍蓬草子拼音Pínɡ Pénɡ Cǎo Zǐ别名水粟包(《纲目》),萍蓬子(姚可成《食物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睡莲科檀物萍蓬草的种子。秋季果热

  • 干饧糟

    药材名称干饧糟拼音Gān Tánɡ Zāo别名干糖糟(《摘元方》)。出处《纲目》来源为制饴糖后所余之渣滓,经晒干而成。性味《纲目》:"甘,温,无毒。"功能主治《纲目》:&

  • 野三七

    药材名称野三七拼音Yě Sān Qī别名香刺、土三七、竹节七、白三七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屏边三七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ax stipuleanatus Tsai et Feng采收和储

  • 金线草根

    《中药大辞典》:金线草根药材名称金线草根拼音Jīn Xiàn Cǎo Gēn别名海根(《本草拾遗》),铁棱角三七、铁箍散(《浙江天日山药植志》),蓼子七(《四川常用中草药》),土三七、铁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