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椰子瓤

椰子瓤

《中药大辞典》:椰子瓤

药材名称椰子瓤

拼音Yē Zi Ránɡ

出处本草衍义

来源棕榈科植物椰子胚乳(椰肉)。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椰子皮"条。

化学成分椰子含油35~45%,碳水化物15%,蛋白质不到5%,中有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食部含维生素B1_173微克%,B5_103微克%,B2微迹,α-生育酚700微克%,γ-生育酚250微克%。维生素C的含量以未成熟果中较高。椰子中含有水苏糖、蔗糖、葡萄糖,果核含甘露聚糖。

药理作用内胚乳有杀绦虫作用,饮其汁而食其肉可驱虫。

性味《纲目》:"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①《开宝本草》:"益气,去风。"

②《本草求原》:"消疳积白虫,小儿青瘦。合蜜食。"

临床应用治疗姜片虫病:将椰子去外皮,在内皮上钻孔取出椰水,加0.25%安息香酸防腐;或将椰壳锯开,取椰肉刨成丝,加半量开水,浸1小时后压滤取汁,使1毫升等于椰肉1克,加安息香酸防腐。成人服100毫升,11~15岁服75毫升,6~10岁服50毫升,1~5岁服25毫升。只服1次,时间不限,服后饮食照常,不需另服泻剂。亦可取椰肉直接服用,成人1次0.5~1个(约重105~210克),儿童酌减。于清晨空腹时服,服后数小时再进食物。全日均食流质。临床以椰水试治18例,2例排虫;椰肉汁治疗123例,24例排虫;全椰治疗69例,30例排虫。大部分患者于排虫后自觉症状减轻。排虫数最少为1条,最多为417条,平均为76条。均在服药当日斌第二日排虫,虫体大多数尚能活动。治疗中未发现副作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椰子瓤

药材名称椰子瓤

拼音Yē Zi Ránɡ

英文名Coconut endosperm

出处出自《本草衍义

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果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cos nucifera L.

采收和储藏:果实成熟时采收,剥开,取出果肉,鲜用或粉碎晒干。

原形态椰子,大乔木,高15-30m,茎粗壮,有环状叶痕,基部增粗,常有簇生小根。叶簇生茎顶;叶柄粗壮,长达1m以上;叶片羽状全裂,长3-4m;裂片多数,外向折叠,线状披针形,长65-100cm,宽3-4cm;先端渐尖,革质。肉穗花序腋生,长1.5-2m,多分枝,雄花聚生于分枝上部,雌花散生于下部;佛焰苞纺锤形,厚木质,最下部的长60-100cm或更长,老时脱落;雄花萼片3,鳞片状,长3-4mm;花瓣3片,卵状长圆形,长1-1.5cm;雄蕊6,长4mm;雌花:基部有小苞片数枚;萼片阔圆形,宽约2.5cm;花瓣与萼片相似,但较小。坚果倒卵形或近球形,长15-25cm,先端微具3棱,外果皮薄,中果皮厚纤维质,内果皮木质坚硬,近基处有3萌发孔。种子1颗,种皮薄,紧贴着白色坚实的胚乳,胚乳内有一富含液汗空腔;胚基生。花、果期主要在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长热带地区海岸。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南部诸岛及雷州半岛、海南、广西及云南。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高温高湿气候,喜光。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宜选择排水良好的海滨冲积土或河岸冲积土栽培,不宜在积水的粘土或沼泽地栽种。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法。采收盛产季充分成熟的果实作种果,在半荫蔽的预备倩圃地,开沟将种果外排放于沟底成45度角,埋上至种果的1/2或2/3催芽。当种果芽长10-15cm时,按行株距0cm×40cm移植进苗床。在苗床培育1年,在雨季,按行株距8m×7m开穴,施足基肥,“深种浅培土”定植。

田间管理 幼龄树,应稍加遮荫,间种短期作物或绿肥,每年中耕除草2-3次;挖环状沟,施有机肥为主配合少量化量化肥2次;成龄期,用化肥和有机肥混合施用,增加氮、磷、钾的施肥量,尤其是钾肥的施肥量。

病虫害防治椰子泻血病(又称茎流胶病),为害茎干,创纵裂、渗液、腐烂,可将病组织挖干净,伤口涂上煤焦油或波尔多液防治。红棕象虫,幼虫蛀干为害,发现严重为害植株,及时砍伐烧毁,以免传播或可用90%***500倍液喷杀成虫。二疣犀甲,成虫为害心叶,可用亚胺硫磷800倍液灌心叶防治。

化学成分椰子含油35-45%,碳水化物15%,蛋白质不到5%,中有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食部含维生素 B1 173mg%,B5 103mg%,B2 微迹。α-生育酚700mg%,γ-生育酚250mg%。维生素C的含量以未成熟果中较高。椰子中含有水苏糖、蔗糖、萄糖。果核含甘露聚糖(Mannan)。

药理作用内胚乳有杀绦虫作用,饮其汁而食其肉可驱虫。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杀虫;消疳。主疳积;姜片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食肉或肘滤取汁,75-100g。

注意《本草求原》:“患疮疥、喘咳者忌。”

各家论述1.《开宝本草》:益气,去风。

2.《本草求原》:消疳积白虫,小儿青瘦。合蜜食。

临床应用治疗姜片虫病。将椰子去外皮,在内皮上钻孔取出椰水,加0.25%安息香酸防腐;或将椰壳锯开,取椰肉刨成丝,加半量开水,浸1小时后压滤取汁,使1ml等于椰肉 1g,加安息香酸防腐。成人服100ml,11-15岁服75ml,6-10岁服50ml,1-5岁服25ml。只服1次,时间不限,服后饮食照常,不需另服泻剂。亦可取椰肉直接服用,成人1次0.5-1个(约重105-210g),儿童酌减。于清晨空腹时服,服后数小时再进食物。日均食流质。临床以椰水试治18例,2例排虫;椰肉汁治疗123例,24例排虫;全椰治疗69例,30例排虫。大部分患者于排虫后自觉症状减轻。排虫数最少为 1条,最多为417条,平均为76条。均在服药当日或第二日排虫,虫体大多数尚能活动。治疗中未发现副作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苞叶木

    药材名称苞叶木别名沙达木、十两叶来源鼠李科苞叶木Chaydaia crenulata Hand.-Mazz.,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西、贵州、云南。性味淡,平。功能主治利胆退黄。主治黄疸型肝炎,肝硬化

  • 虎石头

    药材名称虎石头拼音Hǔ Shí Tou英文名all-grass of Greenflower Twayblade别名虾仔兰、草斛、石泥鳅出处始载于《云南种子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大花羊耳

  • 木麻黄种子

    药材名称木麻黄种子拼音Mù Má Huánɡ Zhǒnɡ Zi来源药材基源:为木麻黄科植物木麻黄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uarina equisetifolia .Forst.采收和储藏:秋

  • 狗蹄

    《中药大辞典》:狗蹄药材名称狗蹄拼音Gǒu Tí别名狗四足(《本草经集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足蹄。性味①《别录》:"平。"②《滇南本草》:"

  • 大毛桐子根

    《中药大辞典》:大毛桐子根药材名称大毛桐子根拼音Dà Máo Tónɡ Zǐ Gēn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毛桐的根。原形态毛桐,又名:红吊福、沉沙木、紫糠木、

  • 谷皮树

    药材名称谷皮树别名谷树、葡蟠、谷皮叶、女谷、纸皮、尖叶楮皮、冷丹藤、过里丹、丁字黄心羌、飞天龙、生藤腊皮树、黄疸藤、不闻症来源桑科构属植物小构树Broussonetia kazinoki Sieb.

  • 白牛胆根

    药材名称白牛胆根拼音Bái Niú Dǎn Gēn别名山白芷、土白芷、小茅香、黑骨风、寻骨风、铁杆香、白面风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ula cappa (Buch

  • 慈竹沥

    药材名称慈竹沥拼音Cí Zhú Lì别名慈竹油。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茎用火烤灼而流出的液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sinocalamus affinis(Rendli)Keng f.[

  • 阔叶十大功劳

    药材名称阔叶十大功劳拼音Kuò Yè Shí Dà Gōnɡ Láo英文名Leatherleaf Mahonia Leaf别名土黄柏、土黄连、八角刺、

  • 翅果藤

    药材名称翅果藤别名多翅果、野甘草、逗屁股果、奶浆果、大对节生来源萝藦科翅果藤Myriopteron extensam (Wight) K. Schum.,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贵州、云南。性味甘、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