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山刺柏

山刺柏

《中药大辞典》:山刺柏

药材名称山刺柏

拼音Shān Cì Bǎi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柏科植物刺柏果实。根,秋冬采收。果实,成熟时采收。

原形态刺柏,又名:刺松、短柏木、杉柏。

常绿乔木或灌木。小枝下垂,常有棱脊;冬芽显着。3叶轮生,线状披针形,长1.2~2.5厘米,宽1.2~2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有关节,不下延,上面稍凹,中脉微隆起,绿色,其两侧各有1条白色气孔带,较绿色边缘稍宽,两条白色气孔带在叶片之先端合为1条;下面有纵钝脊。球花单生于叶腋。球果近球形或宽卵形,长O.6~1厘米,径0.6~0.9厘米,成熟时淡红色或淡红褐色,有***,顶端有时开裂。种子通常3粒,半月形,无翅,有3~4棱脊。花期4~5月。果期次年10~11月。

生境分部生于向阳杂木林间,亦有栽培。分布于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台湾、湖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江西《草药手册》:"苦,寒。"

功能主治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治皮肤癣症,低热不退。"

复方治麻疹发透至手足出齐后,疹点不按期收没,身热不退:山刺柏根四至五钱,金银花藤、夏枯草各三至四钱。水煎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山刺柏

药材名称山刺柏

拼音Shān Cì Bǎi

别名叶如针、刺人、故称刺柏、刺松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刺柏的根及根皮或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uniperus formosana Hayata

采收和储藏:根,秋、冬季采收,或剥取根皮;枝叶,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或灌木,高达12m。树皮褐色,枝斜展或近直展。树冠窄塔形或窄圆锥形。小枝下垂,常有棱脊,冬芽显着。叶全为刺形,3叶轮生,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2-2cm,稀达3.2cm,宽1-2cm,先端渐尖,具锐尖头,具锐尖头,上面微凹,中脉隆起,绿色,两侧各有1条白色、稀为紫色或淡绿色气孔带,气孔带较绿色边带稍宽,在叶端汇合,下面绿色,有光泽,具纵钝脊。球花单生叶腋。球果近球形或宽卵圆形,长6-10mm,径6-9mm,先端有时开裂,熟时淡红色或淡红褐色,被***或脱落。种子半月形,具3-4棱脊,近基部有3-4树脂槽。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中或成小片稀疏纯林。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青海、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性状心材含α-欧侧柏酚(α-thujaplicin),β-欧侧柏酚和香柏素(nootkatin)等。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主麻疹高热;湿疹;癣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煎水洗。

各家论述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治皮肤癣症,低热不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竹叶

    《中药大辞典》:竹叶药材名称竹叶拼音Zhú Yè别名淡竹叶(《别录》)。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随时采鲜者入药。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竹茹"条。性状叶

  • 万丈深

    《全国中草药汇编》:万丈深药材名称万丈深拼音Wàn Zhànɡ Shēn别名瘦地草、马尾参来源为菊科还阳参属植物万丈深Crepis lignea (Vant.)Babc.和竹叶万丈

  • 风轮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风轮菜药材名称风轮菜拼音Fēnɡ Lún Cài别名落地梅花、九塔草、红九塔花、熊胆草、野凉粉草、苦刀草来源唇形科风轮菜属植物风轮菜Clinopodium ch

  • 新疆紫草

    药材名称新疆紫草拼音Xīn Jiānɡ Zǐ Cǎo英文名Arnebia Root别名软紫草来源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0ma(Royle)Johnst.的根。春、秋季采挖,晒干

  • 海菜

    药材名称海菜拼音Hǎi Cài别名龙爪菜、水白菜、海花菜、海茄子、水青菜、水莴苣出处海菜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谓:“海菜,生云南水中。长茎长叶,叶似车前叶而大,皆藏水内。抽葶作长苞,十数花同一苞。花

  • 蛇头细辛

    药材名称蛇头细辛拼音Shé Tóu Xì Xīn别名蜘蛛香、水臭草、阿计欧、岩边香来源药材基源:为几酱科植物柔垂缬草的根、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aleriana flaccidissima Ma

  • 过山枫

    药材名称过山枫拼音Guò Shān Fēnɡ英文名Aculeate Staff-tree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过山枫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acu

  • 松橄榄

    药材名称松橄榄拼音Sōnɡ Gǎn Lǎn英文名Cryptoporus volvatus别名树疙瘩、荷色菌、木鱼菌、香木菌、香木兰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隐孔菌的子实体

  • 卵叶贝母

    药材名称卵叶贝母拼音Luǎn Yè Bèi Mǔ别名有瓜石斛、卜谢恣罗玛切瓦(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卵叶贝母兰的全草。7~9月采收。原形态多年生附生草本。根状茎

  • 鸦葱

    《全国中草药汇编》:鸦葱药材名称鸦葱拼音Yā Cōnɡ别名罗罗葱、谷罗葱、兔儿奶、笔管草、老观笔来源菊科鸦葱属植物鸦葱Scorzonera glabra Rupr.[S. austriaca W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