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小地松

小地松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地松

药材名称小地松

别名星苞火绒草、绵蒿、细火草、黄花粑粑叶、火草、羊头火草、绵羊头

来源菊科小地松Leontopodium wilsonii Beauvd.,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四川。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驱虫止泻。主治感冒,咳嗽,哮喘,蛔虫症,小儿腹泻。外用治外伤出血。还可治高血压,癫痫,风湿等症。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研末外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小地松

药材名称小地松

拼音Xiǎo Dì Sōnɡ

别名绵蒿、细火草、黄花枇杷叶、火草、羊头火草、绵羊头、星苞火绒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川西火绒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ontopodium wilsonii Beauv.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晾干。

原形态川西火绒草多年生草本,长害25cm或更长。根出条细长,坚硬,有分枝,有枯萎宿存的叶及顶生的莲座状叶丛,在叶丛上生长花茎。花茎细长,无分枝,被白色茸毛,下部渐脱毛,全部有密生的叶,叶狭披针形,长2-4cm,宽2-3.5mm,稀较大,先端有细长尖头,边缘平或稍反折,基部狭,无柄,上面有细伏毛,后近无毛,下面被白色薄层密茸毛。苞叶多数,与上部叶等长或较短,但较宽,上面被白色厚密的茸毛,下面稍灰绿色,被薄茸毛,较花序长2-3倍,密集,开燕尾服成径约6cm的苞叶群,或疏散而较宽大的复苞叶群。头状花序,径4-5mm,7-11个,疏散,花序梗长2-3mm,与苞叶基部合着;总苞长约4mm,被白色长柔毛;总苞片2-3层,无色或浅褐色,稍超出茸毛之上;小花雌雄异株;花冠长3mm;雄花花冠管状,上部漏斗状;雌花花冠丝状,冠毛白色,粗厚,下部有锯齿;雄花冠毛上部较粗,有齿;雌花冠毛上部近无齿。不育的子房和瘦果无毛。花期6-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3000m的高山山谷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

性味味甘;淡;性平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驱虫;止泻。主感冒咳嗽;哮喘;蛔虫症;小儿腥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研末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带刺马鞭

    药材名称带刺马鞭拼音Dài Cì Mǎ Biān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浙江蝎子草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irardinia chingiana Chien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晒干或鲜用

  • 打火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打火草药材名称打火草拼音Dǎ Huǒ Cǎo别名香青、清明草来源菊科打火草Anaphalis nepalensis (Speng.) 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

  • 剪红纱花

    《中药大辞典》:剪红纱花药材名称剪红纱花拼音Jiǎn Hónɡ Shā Huā别名汉宫秋、地黄连(《群芳谱》),散血沙(《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纲目》来源为石竹科植物剪秋罗的带根全草。夏

  • 落霜红根

    《中药大辞典》:落霜红根药材名称落霜红根拼音Luò Shuānɡ Hónɡ Gēn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冬青科植物落霜红的根。性味甘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肺痈,汤火

  • 虎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骨药材名称虎骨拼音Hǔ Gǔ来源猫科动物虎Panthera tigris L.的骨骼。性味甘、辛,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通络,强筋健骨。用于风湿痹痛,脚膝酸软。用法用量

  • 羊角草

    《中药大辞典》:羊角草药材名称羊角草拼音Yánɡ Jiǎo Cǎo别名羊角桃、蛇舌草(《贵州草药》),蛇儿草(《贵州药植目录》),田素香、田香蕉(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出处福建晋江《中草

  • 女儿红叶

    《中药大辞典》:女儿红叶药材名称女儿红叶拼音Nǚ ér Hónɡ Yè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鼠李科植物云南勾儿茶的叶。功能主治①《分类草药性》:"治吐血。&q

  • 吴茱萸根

    《中药大辞典》:吴茱萸根药材名称吴茱萸根拼音Wú Zhū Yú Gēn出处《本经》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根或根的韧皮部。9~10月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吴茱萸&quo

  • 破头风

    药材名称破头风拼音Pò Tóu Fēnɡ别名云雾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莲叶点地梅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drosace henryi Oliv.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全草,洗净,鲜用或晒

  • 鱼串草

    药材名称鱼串草别名鼠妇草来源禾本科鱼串草Eragrostis chariis (Schult.) Hitch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华南、云南。性味甘、淡,微辛,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治暑热病,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