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土木贼

土木贼

药材名称土木贼

拼音Tǔ Mù Zéi

别名木贼(《滇南本草》),纤弱木贼、接骨蕨、马人参、笔塔草(《广西野生资源植物》),节节草、斗眼草、豆根草、锁眼草(《滇南本草》整理本),笔头草、塔草、毛筒草、博节草(《广西中药志》)。

出处《广东中药》

来源木贼科植物笔管草全草。秋季选择身老体大者,割取地上部分,拣除杂草,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营养茎和孢子囊茎相似,单出或簇生,分枝或不分枝,细长有节,节间多半中空,通常高可达1米,直径约2~15毫米,表面有肋棱6~30条,平滑或有1列密集的小刺状突起,沟中有2列气孔。小枝1条或为2~3条一组,很少4~5条的,小枝可能再分枝。叶退化,轮生,细小,与叶鞘连接,叶鞘常呈管状或漏斗状,紧贴,短或略伸长,先端呈齿牙状,齿宿存或脱落,而遗留一截头状、浑圆或三角形的基部。孢子囊穗长约2.5厘米,顶端短尖或有小突尖;孢子囊6~9个,在孢子叶下面边缘排成1列,孢子圆球形,有2条丝状弹丝,十字形着生,卷绕在孢子上,遇水即弹开,以便繁殖。

生境分部生于溪边、沟边、沙壤或粘土上半阴湿地方。分布华南、西南、长江中上游各地。

性状干燥全草为细长分枝的圆柱状茎条,淡绿色至黄绿色,长约60厘米不等。表面粗糙有纵沟,多节,节间长5~8厘米,亦有长至13厘米的。干时易断,潮湿时坚韧,中空,叶鞘呈短筒状,紧贴于茎,基部及钝头的齿片呈黑褐色。以粗条、青绿色、身长肉厚者为佳。

产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当地作木贼使用,参见"木贼"条。

性味甘微苦,凉。

①《滇南本草》:"性微寒,味辛酸微苦。"

②《广西中药志》:"味甘微苦,性凉无毒。"

功能主治利湿清热,明目。治目赤胀痛,翳膜胬肉,急性黄疸型肝炎,淋病。

①《滇南本草》:"散肝家郁结。(治目)暴亦、胀痛,退翳膜,消胬肉攀睛。兼治五淋,玉茎疼痛,亦白便浊。(根治)妇人赤白带下,破血积,通月经。止大肠下血。"

②《广西中药志》:"疏表,利湿。治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

临床应用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成人每天用鲜草1~2两或干草1两,煎水当茶饮。据82例观察,大部分病例服药后尿量增多,食欲好转,黄疸明显消退。可能与本品有利湿、退黄、清热作用有关。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六月合

    药材名称六月合拼音Liù Yuè Hé别名小水药、水惊风、冷草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长圆楼梯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oblongifoliu

  • 短瓣女娄菜

    药材名称短瓣女娄菜拼音Duǎn Bàn Nǚ Lóu Cài别名兴安女娄菜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准噶尔蝇子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lene songarica(Fisc,Mey.etAv

  • 鮠鱼

    《中药大辞典》:鮠鱼药材名称鮠鱼拼音Wéi Yú别名魾、鳠(《尔雅》),魤(《本草拾遗》),懒鱼(《本草图经》),蛔鱼、蜾鱼(《纲目》),白戟鱼(姚可成《食物本草》),阔口鱼(《本

  • 岩椒草

    《中药大辞典》:岩椒草药材名称岩椒草拼音Yán Jiāo Cǎo别名臭节草(《植物名实图考》),松风草(《植物学大辞典》),石胡椒、臭沙子(《四川中药志》),猩锈臭草、臭草、苦黄草、大羊不食

  • 蟛蜞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蟛蜞菊药材名称蟛蜞菊拼音Pénɡ Qí Jú别名黄花蟛蜞草、黄花墨菜、黄花龙舌草、田黄菊、卤地菊来源菊科蟛蜞菊属植物蟛蜞菊Wedelia chinen

  • 山莓

    药材名称山莓拼音Shān Méi别名三月泡[湖南、四川]、五月泡[广东]、刺葫芦、吊杆泡、薅秧泡、黄莓、大麦泡、猪母泡、高脚泡来源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 L.

  • 泽泻叶

    《中药大辞典》:泽泻叶药材名称泽泻叶拼音Zé Xiè Yè出处《别录》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泽泻"条。化学成分含少量维生素C(

  • 桔梗芦头

    药材名称桔梗芦头拼音Jú Gěnɡ Lú Tóu出处《纲目》来源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茎。功能主治吐上膈风热痰实,生研末,白汤调服一钱,探吐。摘录《中药大辞典》

  • 菊叶三七

    药材名称菊叶三七拼音Jú Yè Sān Qī别名土三七、水三七、紫背三七、血当归、破血丹来源为菊科土三七属植物土三七Gynura segetum (Lour.)Merr.,以根或全

  • 甘菊花露

    药材名称甘菊花露拼音Gān Jú Huā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菊花的蒸馏液。原形态形态详"菊花"条。性味《中国医学大辞典》:"甘苦:微寒,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