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唐古特青兰苗

唐古特青兰苗

药材名称唐古特青兰苗

拼音Tánɡ Gǔ Tè Qīnɡ Lán Miáo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甘青青兰的幼苗。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acocephalum tanguticum Maxim.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幼苗,晾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45cm。有多数须根,直径1-2mm,表面黑褐以。茎直立,四棱形,带紫红色,被倒向柔毛。叶对生;基生叶具长柄,茎生叶柄长3-8mm;叶片羽状全裂,长2-2.5cm,宽1.5-3cm,裂片线形,2-3对,与中脉成钝角斜展,长1-3cm,宽1-3mm,先端裂片较长,两面被白色柔毛,全缘,边缘内卷。轮伞花序生于枝上部,具4-6朵花,形成间断的穗状;苞片似叶,长5-15mm,有3-5刺状裂片,两面被短毛及睫毛;花萼长1-1.5cm,常带紫色,上唇3裂齿,下唇2裂齿,外面密被白色柔毛及金黄色腺点;花冠唇形,长2-2.8cm,外面被短毛,上唇稍弯,先端2裂,下唇3裂,中央裂片最大;雄蕊4,后一对较长,花药2室,叉状分开,花丝有毛;子房4裂,花柱细长,柱头2裂,伸出花冠外。小坚果长圆形,光滑。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900-4000m的干燥河谷的谷岸、山坡路旁、草滩、高山草地或松林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醛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主小便不利;水肿;腹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接骨木根

    《中药大辞典》:接骨木根药材名称接骨木根拼音Jiē Gǔ Mù Gē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根或根皮。9~10月采挖。洗净,晒干。性味①《分类草药性》:"甘,平,

  • 鬼羽箭

    《中药大辞典》:鬼羽箭药材名称鬼羽箭拼音Guǐ Yǔ Jiàn别名黑草(《广西野生资源植物》),幼克草、克草(《南宁市药物志》),黑骨草、羽箭(《广东中药》)。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玄参

  • 端哼

    药材名称端哼拼音Duān Hē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大叶火筒树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ea macrophylla Roxb.ex Hornem.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根,洗净,切片

  • 丝瓜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丝瓜根药材名称丝瓜根拼音Sī Guā Gēn来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L.)Roem.的根。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鼻炎

  • 五指茄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指茄药材名称五指茄别名五指丁茄、五角茄来源茄科五指茄Solanum mammosum L.,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苦,涩,寒。有毒。功能主治散瘀消肿。主治淋巴结炎,疮疖肿

  • 柳兰叶风毛菊

    药材名称柳兰叶风毛菊拼音Liǔ Lán Yè Fēnɡ Máo Jú英文名all-grass of Willowweedleaf Saussurea出处始载于《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柳叶菜

  • 水流豆

    《中药大辞典》:水流豆药材名称水流豆拼音Shuǐ Liú Dòu别名水流兵(《生草药性备要》),水罗豆、水刀豆(《广东中医》5(12):556,1960)。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

  • 黄蜀葵子

    《中药大辞典》:黄蜀葵子药材名称黄蜀葵子拼音Huánɡ Shǔ Kuí Zǐ出处《本草衍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性味甘,寒,滑。①《纲目》:"

  • 枇杷

    《中药大辞典》:枇杷药材名称枇杷拼音Pí Pá出处《别录》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果实。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3~8米。小枝粗壮,被锈色绒毛。单叶互生;叶片革质;长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

  • 苹果

    《中药大辞典》:苹果药材名称苹果拼音Pínɡ Guǒ别名柰(《说文》),频婆(《广志》),柰子(《千金·食治》),平波(《饮膳正要》),超凡子、天然子(《滇南本草》)。出处《滇南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