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亚黑管菌

亚黑管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亚黑管菌

药材名称亚黑管菌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亚黑管菌Bjerkandera fumosa (Pers. ex Fr.) Karst.,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部生于阔叶树的倒木上。

功能主治治子宫颈癌。

用法用量切成饮片,饭后熬煎或开水冲浸服用(只服浸出液),每2个为1个疗程。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亚黑管菌

药材名称亚黑管菌

拼音Yà Hēi Guǎn Jūn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烟色烟管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jerkandera fumosa(Pers.ex Fr.)Karst.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采摘后切片,晒干。

原形态子实体一年生,平伏贴生至平伏而反卷,常上下叠生并左右连生。菌盖半圆形至贝壳形或扁扇形,(2-7)cm×(3-9)cm,厚4-10mm;盖面淡灰色至淡黄色,有灰色与黄褐色的绒毛相间排列形成的同心环纹,近基部生有小疣;盖缘薄、锐,全缘,波状,淡褐色至黑色。管口面近白色至灰白色或灰褐色,擦后变为黑色;管口近圆形至多角形,每1mm间3-5个,管壁厚,全缘。菌肉白色至材白色,软木栓质,干后成木栓质,厚2-6mm。在菌管与菌肉之间有一层明显的暗褐色分界线。孢子椭圆形至近圆形,无色,光滑,(5-7)μm×(2.5-4)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阔叶树的枯立木、倒木及枯枝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西南及河北、陕西、青海、江苏、福建、湖南、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子实体无柄。菌盖贝壳形或扁扇形,长径3-9cm,短径2-7cm,厚2-10mm。表面赭石色、类白色、淡黄色或淡灰色,具细微绒毛,同心环节不明显,边缘薄,波状。管口面类白色或黑褐色,管口多角形,每1mm间3-5个。木栓质。气微,味淡。

性味微涩;平

功能主治抗癌。主子宫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开水浸。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毛蓼

    药材名称小毛蓼拼音Xiǎo Máo Liǎo别名小蓼子草、红蓼子草、小红蓼子草、细刺毛蓼来源蓼科小毛蓼Polygonum barbarum L. var. gracile (Dans.)St

  • 姜露

    药材名称姜露拼音Jiānɡ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姜科植物姜的鲜根茎的蒸馏液。功能主治辟寒,解中霜雾毒,驱瘴,消食化痰。用法用量内服:炖温,3~5钱。摘录《中药大辞典》

  • 桂丁

    《中药大辞典》:桂丁药材名称桂丁拼音Guì Dīnɡ别名肉桂子(《百草镜》),桂子(《中药志》),桂丁香(《上海饮片炮制规范》)。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幼嫩果实。10~11月采

  • 山萝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萝花药材名称山萝花来源玄参科山萝花Melampyrum roseum Maxim.,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江苏、云南及甘肃以东南北各地。功能主治全草:清热解毒。主治痈肿疮

  • 亮叶桦

    药材名称亮叶桦拼音Liànɡ Yè Huà别名光皮桦、尖叶桦、大叶榔、红桦树、桦角、花胶树、狗啃木来源桦木科亮叶桦Betula luminifera Winkl.,以叶入

  • 贝母兰

    《中药大辞典》:贝母兰药材名称贝母兰拼音Bèi Mǔ Lán别名止血果(《文山中草药》),石巴蕉、对叶果、果上叶(《云南中草药选》),小绿芨(《全展选编·外科》)。出处《

  • 水马齿苋

    药材名称水马齿苋拼音Shuǐ Mǎ Chǐ Xiàn别名碌耳草、水泉来源药材基源:为千屈菜科植物节节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tala indica(Willd)Koehne[Peplis i

  • 天鹅毛

    药材名称天鹅毛拼音Tiān é Máo别名天鹅、大鹄来源雁行目鸭科大天鹅Cygnus cygnus (L.),以羽毛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止血。主治刀伤出血。用法用量天鹅毛烧

  • 柳叶鬼针草

    药材名称柳叶鬼针草拼音Liǔ Yè Guǐ Zhēn Cǎo英文名Spanishneedles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柳叶鬼针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dens

  • 理石

    《中药大辞典》:理石药材名称理石拼音Lǐ Shí别名立制石(《本经》),肌石(《别录》)。出处《本经》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石膏中的纤维石膏。原形态纤维石膏:为白色纤维状,或针状,而具有绢丝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