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五龙根

五龙根

药材名称五龙根

拼音Wǔ Lónɡ Gēn

别名五爪龙(《生草药性备要》),九龙根(《本草求原》)。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为桑科植物掌叶榕根皮。8月后采收。

原形态掌叶榕,又名:丫枫小树、鸦枫(《植物名实图考》),火龙叶(《岭南采药录》),佛掌榕、牛奶子、毛桃树、三龙爪、熊掌草、三叉刀、牛奶水。

灌木或小乔木,高2~8米,有乳汁,枝、叶、叶柄和花托均被锈色或淡黄色刚毛。单叶互生;卵形、椭圆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8~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狭,浑圆或心形,边缘有锯齿,全缘或3~5深裂,两面均粗糙,但沿主脉上有刚毛,基生叶脉3~7条,侧脉5~7对;叶柄粗壮,长2~7厘米;托叶卵状披针形,长12~18毫米。花托(隐头花序)球形,成对腋生,无柄或近无柄,直径8~20毫米;基生苞片卵形,渐尖;雄花和雌花生在不同的花序托中;花被片各引雄花有雄蕊2或3。小成果,骨质,有粗毛。

生境分部多生于山谷、水旁、密林及旷地上。分布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性味甘微苦,平.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甜辛,性平。"

②《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苦,温。"

③《陆川本草》:"甘,平。"

功能主治祛风湿,壮筋骨,去瘀,消肿。治风湿痿痹,劳伤,浮肿,跌打损伤,妇人经闭,白带,乳少。

①《生草药性备要》:"消毒疥。洗疳痔。去皮肤肿痛;根:治热咳痰火,理跌打刀伤;浸酒:祛风,壮筋骨。"

②《植物名实图考》:"治风气,去红肿。"

③《福建民间草药》:"祛风解毒,化湿行气。"

④《陆川本草》:"强壮,通乳。治风湿骨痛,跌打驳骨,妇人乳少。"

⑤《南宁药物志》:"根皮:行气,去风湿,利关节,壮筋骨。治跌打接骨,风湿痿痹,去瘀生新。"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煎水洗。

复方①治风湿痛:佛掌榕根二两,猪蹄(七寸)半斤,黄酒二两。加水适量,煎取半腕,分两次服,每隔四至六小时服一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劳力过度:佛掌榕根一两,墨鱼一只。酌加黄酒二两,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经闭,产后瘀血腹痛:佛掌榕根一至二两。酒水煎服。

④治睾丸肿大:粗叶榕鲜根二至四两。水煎服。

⑤治白带:粗叶榕干根二两。水煎服。

⑥治瘰疬:粗叶榕干根二至三两。水煎服。(③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米来瓜

    药材名称米来瓜别名南葛、苦瓜、苦瓜蒌来源葫芦科米来瓜Thladiantha henryi Hemsl.,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功能主治败火,温补,调气。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

  • 疔毒草

    《中药大辞典》:疔毒草药材名称疔毒草拼音Dīnɡ Dú Cǎo别名亚尔母堂(藏名)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堇菜科植物裂叶堇菜的全株。春、秋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

  • 土茶

    药材名称土茶拼音Tǔ Chá别名苦丁茶、茶盖。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红芽木的嫩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atoxylumformosum(Jack)Dyersubsp.pruniflorum(K

  • 猴接骨草

    药材名称猴接骨草拼音Hóu Jiē Gǔ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短叶赤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llionia brevifolia Benth.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

  • 黄连

    《中国药典》:黄连药材名称黄连拼音Huánɡ Lián英文名RHIZOMA COPTIDIS别名云连、雅连、川连、味连、鸡爪连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

  • 向日葵茎髓

    《中药大辞典》:向日葵茎髓药材名称向日葵茎髓拼音Xiànɡ Rì Kuí Jīnɡ Suǐ别名向日葵梗心(苏医《中草药手册》),向日葵茎心(江西《草药手册》),向日葵瓤(

  • 铁华粉

    《中药大辞典》:铁华粉药材名称铁华粉拼音Tiě Huá Fěn别名铁胤粉(《日华子本草》),铁艳粉、铁霜(《纲目》)。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铁与醋酸作用后生成的锈末。制法《开宝本草》:&qu

  • 海风藤

    《中国药典》:海风藤药材名称海风藤拼音Hǎi Fēnɡ Ténɡ英文名CAULIS PIPERIS KADSURAE别名爬岩香、风藤来源本品为胡椒科植物风藤Piper kadsura (Ch

  • 太白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太白花药材名称太白花拼音Tài Bái Huā别名高山石蕊来源地衣类石蕊科石蕊属植物山岭石蕊Cladonia alpestris (L.)Rabenh.,以全株

  • 树腰子

    《中药大辞典》:树腰子药材名称树腰子拼音Shù Yāo Zi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楝叶吴茱萸的果实或根、叶。原形态楝叶吴茱萸,又名:红花树(《植物名实图考》),臭油林、野米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