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东风菜根

东风菜根

药材名称东风菜根

拼音Dōnɡ Fēnɡ Cài Gēn

别名钻山狗(《湖南药物志》),疙瘩药、草三七(《贵州草药》)。

出处《中国药植志》

来源菊科植物东风菜

性味辛,温。

①《湖南药物志》:"辛香,无毒。"

②《贵州草药》:"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疏风,行气,活血,止痛。治肠炎腹痛,骨节疼痛,跌打损伤。

①《中国药植志》:"治疗喉痛及肚痛,有祛风的效用。"

②《湖南药物志》:"疏风,祛湿,行气,健脾,消食。治骨节疼痛,寒痧腹痛。"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热,疗蛇伤。治毒蛇咬伤,目赤肿痛,咽喉肿痛,肠炎腹痛。"

④《贵州草药》:"活血调气,止血生肌,消食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研末、浸酒。外用:研末撒或捣敷。

复方①治腰痛:东风菜根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跌打损伤:疙瘩药泡酒服。(《贵州草药》)

③治刀伤:疙瘩药捣绒敷伤处。(《贵州草药》)

④治蛇伤、疖疮:东风菜干根研粉外敷。(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治毒蛇咬伤:先对病人常规处理和在八风穴(或八邪穴)放血排毒,然后用东风菜鲜根捣烂敷伤口周围,并用鲜根1两(干药用1/3量)煎水内服,每日2次。一般每日敷药1次,严重病人增加服药及换药次数。服药后个别病人有呕吐现象,加糖矫味便可改善。部分病例曾配合使用乌蔹莓半边莲佛甲草木芙蓉鬼针草天南星穿心莲等,以提高疗效。治疗150余例,除3例发病迅猛病情较重,改用他法治疗外,余均治愈。疗程最短3天,一般6~7天。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油桐

    药材名称油桐拼音Yóu Tónɡ别名三年桐、罂子桐、虎子桐来源大戟科油桐属植物油桐Vernicia fordii (Hemsl.)Airy Shaw,以根、叶、花、果壳及种子油入药

  • 肾子草

    《中药大辞典》:肾子草药材名称肾子草拼音Shèn Zǐ Cǎo别名灯笼草(《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波斯婆婆纳的全草。夏季采收。原形态波斯婆婆纳,又名:波斯水苦

  • 诃子核

    药材名称诃子核拼音Hē Zǐ Hé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果核。功能主治①刘禹锡《传信方》:"取其核入白蜜研注目中,治风赤涩痛。"②《纲目》:"

  • 猪耳掌

    药材名称猪耳掌拼音Zhū ěr Zhǎnɡ出处始载于《广西民族药简编》。来源药材基源:为仙人掌科植物猪耳掌的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puntia brasiliensis(Willd.)Haw.采收

  • 九连灯

    药材名称九连灯别名石梅、石杨梅、石虾、石仙桃、七仙桃、鬼子头、穿线草、疳肿药、烂疮草来源兰科九连灯Liparis plicata Franch. et Sav.,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功能主治清凉

  • 柿子

    《中药大辞典》:柿子药材名称柿子拼音Shì Zi出处《滇南本草图说》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霜降至立冬间采摘,经脱涩红熟后,食用。化学成分果实含蔗糖、葡萄糖、果糖。未熟果实含鞣质,其组成主要

  • 棕树根

    药材名称棕树根拼音Zōnɡ Shù Gē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涩,

  • 石蚕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蚕药材名称石蚕别名石上藕来源兰科斑叶兰属植物偏花斑叶兰Goodyera secundiflora Lind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甘、淡、微涩,凉。功能

  • 狮子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狮子七药材名称狮子七拼音Shī Zi Qī别名狮子头、狮子草、九头狮子七、涩疙疸来源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狭叶红景天Rhodiola kirilowii (Regel)Regel [S

  • 垂丝卫矛果

    药材名称垂丝卫矛果拼音Chuí Sī Wèi Máo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垂丝卫矛Euonymus oxyphyllus Miq.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oxy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