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一点红

一点红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点红

药材名称一点红

拼音Yì Diǎn Hónɡ

别名红背叶叶下红羊蹄

来源为菊科一点红属植物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 (L.)DC.,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

原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0-70厘米。茎直立,无毛或被疏毛,时有分枝。茎下部的叶片长5-10厘米,通常卵形,琴状分裂或具钝齿,上部的叶小,通常全缘,基部耳状,多少抱茎,无柄,叶背常为紫红色,故别名红背叶。花期长,春末至冬初开放,头状花序,长12-14毫米,具长柄,花枝通常二歧分枝。总苞绿色,圆柱状,基部稍膨大,苞片1列,约与花冠同长;花紫色,全为两性管状花,花冠先端5齿裂。瘦果圆柱形,长约4毫米,有棱,冠毛白色,柔软。

生境分部生长于村旁、路边、田畦或旷野草地上。分部于江西、福建、湖南、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等省区。

栽培喜温暖湿润环境,忌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疏松稍肥沃的土地栽种为好。种子繁殖,春季3、4月播种,条播,行距1尺,覆土2~3分。幼苗出现2~3片真叶时,间拔过密幼苗。生长期间应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化学成分据报道叶显黄铜甙、糖类的反应。全草尚显生物碱及酚类的反应。

药理作用抑菌试验:本品煎剂,对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炮制去杂质洗净,鲜用或干用。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口腔溃疡,肺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泌尿系统感染,睾丸炎,乳腺炎,疖肿疮疡,皮肤湿疹,跌打扭伤。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缚患处。

复方1、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一点红、古羊藤各等量,每斤煎取浓液500毫升。3个月~3岁,每次20~40毫升;三岁以上酌增。

2、大叶性肺炎:一点红、岗梅各1两,十大功劳0.5~1两。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3、泌尿系感染,睾丸炎:一点红、狗肝菜各1斤,车前草半斤。加水1500毫升,煎成500毫升。每服20毫升,每日3次。

4、麦粒肿:一点红、千里光、野菊花各5钱。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5、疖,蜂窝组织炎,脓肿,乳腺炎,甲沟炎:一点红、穿心莲白花蛇舌草、鸡骨香两面针各50克,共研细粉。高压消毒后,加凡士林至1000克,即成25%的药膏。敷患处,每日一次。

6、接断趾:一点红、千里光各等量。捣烂,加红糖少许外敷。治疗前首先清创,正确复位,皮肤缝合,小夹板固定,每日换药1次。换药时用25%穿心莲溶液清洗伤口。

备注小一点红(细红背叶)Emilia prenanthoides DC.,其主要特征为柔弱草本,茎细弱,叶卵形或窄倒卵形,茎下部叶较少,有短柄,上部叶无柄,叶基窄缩,稍耳状抱茎。分布于广西及南方各省区。在广西与前种同等入药。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一点红

药材名称一点红

拼音Yì Diǎn Hónɡ

英文名Emilia Herb

别名叶下红羊蹄草、红背叶

来源为菊科植物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 (L.)DC.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趁鲜切段,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0~50cm。茎分枝,枝柔弱,粉绿色。叶互生,稍带肉质,茎下部叶卵形,攀状分裂,长4~9cm,上部叶较小,抱茎,上面绿色,下面多紫红色。头状花序直径1~1.3cm,有长梗,花枝常2歧分枝; 总苞圆柱形,苞片1层,约与花冠等长;花管状,红色,两性。瘦果圆柱形,长5~6mm,有棱,冠毛白色,柔软。花期春至秋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路旁、村边。主产广东、广西、福建、贵州、江西。

化学成分含微量氢氰酸、生物碱、酚类。

性味性凉,味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利尿。用于肠炎、痢疾、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结膜炎、口腔溃疡、疮痈。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带叶报春花

    药材名称带叶报春花拼音Dài Yè Bào Chūn Huā别名报春花、藏报春花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偏花报春的花朵。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secundiflora Franch.

  • 中华赛爵床

    药材名称中华赛爵床拼音Zhōnɡ Huá Sài Jué Chuánɡ别名杜根藤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圆苞杜根藤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ophanoides chinensis (Ben

  • 秋枫木

    《中药大辞典》:秋枫木药材名称秋枫木拼音Qiū Fēnɡ Mù别名秋风(《桂海虞衡志》),胡杨、红桐、茄苳树、赤木(《中国树木分类学》),水梁木、三叶红、鸭脚枫、千金不倒、丢了棒(《广西药植

  • 秋葡萄茎

    药材名称秋葡萄茎拼音Qiū Pú Tɑo Jīnɡ别名扁担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秋葡萄的茎或茎中液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romanetii Roman.采收和储藏:秋、冬季割取茎

  • 杜松

    《全国中草药汇编》:杜松药材名称杜松拼音Dù Sōnɡ别名刺柏、杜松子、崩松、棒松来源柏科杜松Juniperus rigida Sieb. et Zucc. [J. utilis Koidz

  • 大叶云实

    《中药大辞典》:大叶云实药材名称大叶云实拼音Dà Yè Yún Shí别名铁藤、刺藤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大叶云实的枝、果、根。秋季采收。原形态有刺藤本

  • 蟛蜞

    《中药大辞典》:蟛蜞药材名称蟛蜞拼音Pénɡ Qí别名螃蜞(《集韵》)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方蟹科动物无齿相手蟹或其同属近缘动物的肉、内脏和脂肪。原形态全体被坚硬的甲壳。头胸甲长

  • 珍珠莲根

    药材名称珍珠莲根拼音Zhēn Zhū Lián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桑科植物珍珠莲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石彭子"条。功能主治治乳痈,慢性关节痛风。复方①

  • 五代同堂根

    药材名称五代同堂根拼音Wǔ Dài Tónɡ Tá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枫科植物阔叶八角枫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angium faberi Oliv. Var.Pary-phyllu

  • 北细辛

    药材名称北细辛拼音Běi Xì Xīn英文名Asarum, Chinese Wild Ginger别名烟袋锅花、细参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ldes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