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鸭脚罗伞

鸭脚罗伞

药材名称鸭脚罗伞

拼音Yā Jiǎo Luó Sǎn

别名空壳桐、有勒鸭脚、刺鸭脚木、七加皮、掌叶木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罗伞的根、树皮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aiopsis glomerulata(Bl.)Regel[Ar-alia glomerulata Bl.]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冬季剥取树皮或挖出根部,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叶全年均可采,多鲜用。

原形态灌木或乔木,高3-20cm。树皮灰棕色,小枝具皮刺,幼枝密被红锈色绒毛。掌状复叶;叶柄长至70m,无毛或上端残留有红锈色绒毛;小叶5-9,小叶柄长2-9cm;小叶片薄革质,椭圆形至宽披针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15-35cm,宽6-15cm,先端渐尖,基部通常楔形至圆形,幼时两面均疏生红锈色星状绒毛,不久毛脱落变几无毛;边缘全缘或疏生细锯齿;侧脉7-9对,明显,网脉不甚明显。伞形花序聚生在茎顶,组成下垂的大型圆锥花序,长达40cm,或更长,主轴及分枝有红锈色绒毛,后毛渐脱落;伞形花序直径2-3cm,有花20-40朵;总花梗长2-5cm,花后延长;萼简短,长约1mm,有红锈色绒毛,边缘有5个尖齿;花瓣5,白色,长圆形,初被红锈色绒毛,后毛脱落变无毛;雄蕊5,长约2mm;子房2室,花盘隆起,半下位,花柱合生成柱状。浆果阔扁球形或半球形,直径7-9mm,熟时紫黑色,宿存花柱长1-2mm,果梗长1.2-1.5cm。花期6-8月,果期翌年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数百米至2400m的森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地区。

性味味精微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痛。主感冒发热;咳嗽;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脘腹痛;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用量加倍。外用:适量,煎汤洗;或鲜品捣烂,酒炒热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石松

    药材名称小石松拼音Xiǎo Shí Sōnɡ别名伸筋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松科植物矮小石松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phasiastrum veitchii(Christ)Holub.[Lycop

  • 羊舌树

    药材名称羊舌树拼音Yánɡ Shé Shù别名狗舌头叶来源药材基源:为山矾科植物羊舌树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mplocos glauca(Thunb.)Koidz.[Lau-rus Thun

  • 山木通根

    药材名称山木通根拼音Shān Mù Tōnɡ Gēn别名威灵仙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山木通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matis finetiana Lévl.et Vant.[C

  • 幌伞枫

    药材名称幌伞枫拼音Huǎnɡ Sǎn Fēnɡ别名大蛇药、五加通、凉伞木来源五加科异参属植物幌伞枫Heteropanax fragrans (Roxb.) Seem.,以根、树皮入药。全年可采,晒干。

  • 白檀根

    药材名称白檀根拼音Bái Tán Gēn别名***子、蛤蟆涎(《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为山矾科植物白檀的根。原形态落叶灌木或乔木。嫩枝和叶背通常疏生白色毛

  • 韭根

    《中药大辞典》:韭根药材名称韭根拼音Jiǔ Gēn别名韭黄(《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韭的根及鳞茎。化学成分韭菜的根含硫化物、甙类和苦味质。性味辛,温。①《纲目》:"温。&qu

  • 无患子树皮

    药材名称无患子树皮拼音Wú Huàn Zǐ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pindus mukoro

  • 虉草

    药材名称虉草拼音Yì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Reed canarygrass别名草芦、马羊草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2卷2期》。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虉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栾犀

    药材名称栾犀拼音Luán Xī别名格杂树(《广州植物志》)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菊科植物阔苞菊的茎叶。夏季采收。原形态直立多枝灌木,高1~2米。叶矩圆状倒卵形至矩圆状椭圆形,长1.5~5厘

  • 美丽胡枝子花

    药材名称美丽胡枝子花拼音Měi Lì Hú Zhī Zǐ Huā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美丽胡枝子的花。秋季采收。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治肺热咳血,便血。用法用量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