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风闭

风闭

病名。①清·刘甫斋《妇科三字经》:“产时血去太多,经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忽然口噤昏倒,角弓反张,此名风闭。”治详产后痉风条。②闷瘄之一。麻疹在出疹的时候,复感风邪,汗孔闭塞,疹出不透。症见洒淅恶寒,毛窍竖起,鼻塞气粗,喘闷不宁,甚至角弓反张,手足拘挛眼白足冷,大便清利。治宜疏风透疹,用宣毒发表汤加羚羊角,锉为末,煎水兑汤药服。

猜你喜欢

  • 初生吐乳

    见《本草纲目》。小儿初生偶然作吐,吐量不多,一般不属病态。如果呕吐不止,或者进乳即吐,可由初生拭口不净,秽液内拭(参见生下吐条);或胎前寒热偏盛;或产时外伤等原因所形成。应结合起病缓急,呕吐与哺乳的关

  • 紫老干熟舌

    全舌紫而干老,如煮熟猪肝色。为脏腑热极,热邪传厥阴危候,宜大剂清热解毒之品(见《伤寒舌鉴》)。

  • 杏苑

    指医学学府或医学园地。因医界有杏林之美称,故称培养造就医学人才或传播医学学术知识的地方为杏苑。

  • 韩祗和

    【介绍】:北宋医家。精心研究伤寒学,于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著《伤寒微旨论》二卷,专门辨析《伤寒论》的辨证用药,间附方论,对仲景学说颇有发挥,受到后世医家的推崇。

  • 拧痧

    推拿手法名。即提痧。见该条。

  • 顺生丹

    见《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七。即催生丹。见该条。

  • 啜脓膏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雾水葛之别名,详该条。

  • 阴虚阳浮

    真阴不足,津血亏损而致阳气浮越于上的病机。症见头目眩晕、面色潮红、目赤、咽干、喉痛、牙痛等。治宜滋阴降火。

  • 樗散生

    【介绍】:见李调条。

  • 饮食汗

    证名。指饮食后随即汗出,甚至汗下如雨。多因正虚胃热所致。《证治汇补·汗病章》:“饮食汗者,因正气空虚,反为饮食慓悍之气所胜,故食入汗出。”治宜安胃汤、二甘汤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