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风引汤

风引汤

金匮要略》卷上:风引汤

药方名称风引汤

别名紫石煮散(《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癫痫汤(《普济方》卷三七八)。

处方大黄干姜龙骨各56克桂枝42克甘草牡蛎各28克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84克

制法上十二味,杵末粗筛,以韦囊盛之。

功能主治清热熄风,镇惊安神。主治癫痫、风瘫。突然仆卧倒地,筋脉拘急,两目上视,喉中痰鸣,神志不清,舌红苔黄腻,脉滑者。

用法用量每服6~9克,用井花水300毫升,煮三沸,温服100毫升。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备急千金要方)卷七:风引汤

药方名称风引汤

别名风饮汤(《普济方》卷二四四)。

处方麻黄石膏独活茯苓各6克吴茱萸秦艽细辛桂心人参防风芎劳防己甘草各3克干姜4.5克白术9克杏仁6枚附子3克

制法上十七味,哎咀。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主治两脚疼痹,肿或不仁,拘急,屈不得行。

用法用量以水1.6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服。取汗佳。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七

《外台》卷十九引唐临方:风引汤

药方名称风引汤

别名风引大豆汤

处方大豆3升,附子3两(炮),枳实(炙)4两,泽泻4两,橘皮4两,甘草(炙)2两,茯苓2两,防风2两。

功能主治脚气,痹满上气,遍身胀,膝疼,并去风湿痛。

用法用量风引大豆汤(《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注意猪肉、冷水、海藻菘菜、酢物。

摘录《外台》卷十九引唐临方

《金匮》卷上:风引汤

药方名称风引汤

别名紫石煮散、紫石汤、引风汤、紫石散、癫痫汤

处方大黄4两,干姜4两,龙骨4两,桂枝3两,甘草2两,牡蛎2两,寒水石6两,滑石赤6两,石脂6两,白石脂6两,紫石英6两,石膏6两。

制法上为粗末,以韦囊盛之。

功能主治除热瘫痫;除热镇心。主大人风引,小儿惊痫瘛疭,日数十发,医所不药者。

用法用量紫石煮散(《千金》卷十四)、紫石汤(《外台》卷十五引《崔氏方》)、引风汤(《御药院方》卷十一)、紫石散(《普济方》卷一○○)、癫痫汤(《普济方》卷三七八)。《千金》本方用法有:大人顿服,未百日儿服一合,未能者,绵沾着口中,热多者日四五服。

注意海藻菘菜、生葱。

各家论述1.《千金方衍义》:此方引风内泄,故用大黄甘草、桂心、滑石石膏以化风热;干姜以为反谍,使火无拒格之虞;紫石英寒水石以润血燥;赤、白石脂龙骨牡蛎以补其空,绝风火复来之路。

2.《成方切用》:风邪内并则火热内生,五脏亢盛,逆归于心,故以桂、甘、龙、牡通阳气,安心肾为君;然厥阴风木与少阳相火同居,火发必风生,风生必挟木势侮其脾土,故脾气不行,聚液成痰,流注四末,因成瘫痪,故用大黄以荡涤风火湿热之邪为臣;随用干姜之止而不行者以补之为反佐;又取滑石石膏清金以伐其木,赤、白石脂厚土以除其湿,寒水石以助肾水之阴,紫石英以补心神之虚为使。

3.《兰台轨范》:此乃脏腑之热,非草木之品所能散,故以金石重药清其里。

临床应用风痫:永嘉二年,大人、小儿频行风痫之病,得发例不能言,或发热,半身掣缩,或五六日或七八日死。张思唯合此散,所疗皆愈。

摘录《金匮》卷上

《千金》卷七:风引汤

药方名称风引汤

别名风饮汤

处方麻黄2两,石膏2两,独活2两,茯苓2两,吴茱萸1两,秦艽1两,细辛1两,桂心1两,人参1两,防风1两,芎藭1两,防已1两,甘草1两,干姜1两半,白术3两,杏仁60枚,附子1两。

功能主治两脚疼痛痹肿,或不仁拘急,屈不得行。

用法用量风饮汤(《普济方》卷二四四)。

摘录《千金》卷七

圣济总录》卷十四:风引汤

药方名称风引汤

处方大黄(锉,炒)4两,干姜(炮)4两,龙骨4两,桂(去粗皮)3分,甘草(炙)半两,牡蛎(熬)半两,凝水石1两半,赤石脂1两半,白石脂1两半,紫石英1两半,滑石1两半。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惊邪风痫厥癫,口有涎沫,牵引口眼,手足少小惊瘛疭,医所不治。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四

猜你喜欢

  • 石膏竹茹汤

    药方名称石膏竹茹汤处方石膏60克竹茹(焙)人参白茅根半夏(汤洗七遍,炒)各30克玄明粉桔梗(炒)甘草(炙,锉)葛根(锉)各15克制法上九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清热降逆,益气和中。治上焦热壅,见食呕吐,头

  • 补理煎

    药方名称补理煎处方人参5分,川连6分(酒炒),当归5分,甘草5分(炙),白术5分(土炒),条芩6分(酒炒),白芍4分(酒炒),橘红6分。制法上咀片,如法炮制。功能主治痢延至月余,脾胃弱而虚滑。用法用量

  • 附子六物汤

    药方名称附子六物汤处方附子4钱,防己4钱,甘草(炙)2钱,白术3钱,茯苓3钱,桂枝4钱。功能主治风寒湿邪流注四肢,关节烦痛,四肢拘急,恶寒自汗,小便不利;亦治骨疽、咬骨疽;兼治五痹。用法用量上作2剂。

  • 川芎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川芎汤药方名称川芎汤处方当归(去芦.洗.焙)、川芎,各等分。炮制上粗散。功能主治治产后去血过多,运闷不省,及伤胎去血多,崩中去血多,金疮去血多,拨牙齿去血多,不止,

  • 经验胆槐丹

    药方名称经验胆槐丹处方槐角子(10月上已日取,拣肥嫩结实者)。功能主治远年近日痔疮。用法用量用新黄瓦盆2个如法固济,埋于背阴墙下约二三尺深,预先寻取黑牛胆5-6个,腊月8日取出槐子,装入胆内高悬阴干,

  • 百药煎散

    药方名称百药煎散处方百药煎5钱,硼砂1钱5分,甘草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咽痛。用法用量每服1钱,米饮调,食后细细咽之。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 知柏四物汤

    药方名称知柏四物汤处方当归川芎知母黄柏白芍药 熟地黄功能主治治腹痛,阴虚火旺,脉细数,妊娠胎动,脉洪虚数。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巴豆方

    《普济方》卷五十九引《经验良方》:巴豆方药方名称巴豆方处方巴豆1枚(去油取霜)。功能主治伤寒后不能转摄,舌出不收者。用法用量用纸捻卷之,纳入鼻中,其舌即收。摘录《普济方》卷五十九引《经验良方》方出《肘

  • 不惊丹

    药方名称不惊丹处方枳壳(去瓤,麸炒微黄)1两,淡豆豉(焙干)半两,茯神(去皮木根)半两,南星半两,蝎梢50尾(去尖毒),净芜荑2钱半(先入乳钵内,极细研烂)。制法上除芜荑外,余5味焙为末,再同芜荑乳钵

  • 搐鼻通天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搐鼻通天散药方名称搐鼻通天散处方川芎(一钱)细辛(一钱)藜芦(一钱)白芷(一钱)防风(一钱)薄荷(一钱)猪牙皂角(炙.去皮.三个)功能主治治卒中风倒地,牙关紧急,人事